一种弹性按摩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173356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06 23: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弹性按摩头,包括按摩头本体和设在所述按摩头本体上末端的按摩部,还包括设在所述按摩头本体下末端的弹性底座,由所述弹性底座对所述按摩头本体产生沿着所述按摩头本体的中心轴线方向的弹力。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整体结构简单,使得按摩头本体可沿自身的中心轴线进行上下伸缩,让安装在按摩头本体上末端的按摩部相对身体部位进行上下伸缩确保与身体保持舒适的弹性贴合以获得较佳的按摩使用效果。摩使用效果。摩使用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弹性按摩头


[0001]本技术涉及按摩器具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弹性按摩头。

技术介绍

[0002]在按摩枕、按摩椅嫩肤仪、护颈仪、筋膜枪、理疗按摩器等各种按摩器具中通常设有按摩头,由按摩头直接作用于身体部位进行按摩。
[0003]例如,中国专利申请CN201911223350.3公开一种散热型按摩头,包括按摩触头,按摩触头的下末端刚性固定在上壳体上,导致按摩触头相对上壳体不能伸缩,由于身体各部分凹凸不平,导致在使用过程中难以确保按摩触头能贴合在身体上进行按摩,且按摩触头生硬的抵触在肌肤上,按摩体验较差甚至容易出现按摩触头损伤肌肤。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提出一种弹性按摩头,结构简单,通过设置弹性底座以使按摩头在使用过程中能够与身体保持舒适的弹性贴合以提高按摩效果。
[0005]本技术提出一种弹性按摩头,包括按摩头本体和设在所述按摩头本体上末端的按摩部,还包括设在所述按摩头本体下末端的弹性底座,由所述弹性底座对所述按摩头本体产生沿着所述按摩头本体的中心轴线方向的弹力。
[0006]其中,所述弹性底座包括弹簧,或者,所述弹性底座由弹性形变材料制成。
[0007]其中,所述弹性底座一体成型结构,所述弹性底座为筒状且其中心设有通孔。
[0008]其中,所述弹性底座包括固定部及连接在所述固定部与所述按摩头本体之间的弹性部,由所述弹性部对所述按摩头本体在所述中心轴线方向产生弹力。
[0009]其中,在所述固定部的周缘向外侧凸出设有至少一个限位部。
[0010]其中,所述弹性部包括至少一个形变部,所述形变部包括其中一末端相连设置的第一倾斜部和第二倾斜部,所述第一倾斜部相对所述中心轴线以第一方向倾斜设置,所述第二倾斜部相对所述中心轴线以第二方向倾斜设置,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相反。
[0011]其中,所述第一倾斜部与所述第二倾斜部的截面为相对所述中心轴线内凹或外凸的V形。
[0012]其中,在所述第一倾斜部与所述第二倾斜部之间设有连接部,由所述第一倾斜部、所述连接部及所述第二倾斜部构成的所述弹性部的截面为相对所述中心轴线内凹或外凸的U形。
[0013]其中,所述弹性部可以按需设置多个所述形变部;多个所述形变部依次连接,或者,相邻两个所述形变部之间设有过渡部。
[0014]其中,所述弹性部的横截面的壁厚小于所述固定部的横截面的壁厚,或/和,所述弹性部的横截面的壁厚小于所述过渡部的横截面的壁厚。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6]本技术公开的按摩头,整体结构简单,是通过在按摩头本体的下末端设置弹性底座,利用弹性底座对按摩头本体产生弹力,使得按摩头本体可沿自身的中心轴线进行上下伸缩。这样,当按摩头运用在具体的按摩器具之中时,按摩头通过弹性底座固定在按摩器具上,由于按摩头本体可沿自身的中心轴线进行上下伸缩,从而让安装在按摩头本体上末端的按摩部相对身体部位进行上下伸缩确保与身体保持舒适的弹性贴合以获得较佳的按摩使用效果。
附图说明
[0017]图1是本技术的弹性按摩头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8]图2是本技术的弹性按摩头的外形结构示意图。
[0019]图3是图2中剖面线A

A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为更进一步阐述本申请为达成预定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在下述说明中,不同的“一实施例”或“实施例”指的不一定是同一实施例。此外,一或多个实施例中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点可由任何合适形式组合。
[0021]结合图1

图3所示,本技术公开一种弹性按摩头(又简称“按摩头”),包括按摩头本体11、按摩部12和弹性底座13,所述按摩部12设在所述按摩头本体11的上末端,所述弹性底座13分别设在所述按摩头本体11的下末端,由所述弹性底座13对所述按摩头本体11产生沿着所述按摩头本体11的中心轴线方向的弹力,以使按摩头通过弹性底座13固定在按摩器具上时按摩部12能够与身体贴合来提高按摩效果。
[0022]所述弹性底座13有多种实现方式,所述弹性底座13包括弹簧或由弹性形变材料制成(例如,所述弹性底座13由硅胶或橡胶制成),利用弹簧或利用自身的弹性形变材料产生对所述按摩头本体11在其中心轴线方向产生弹性,使按摩头得以弹性固定以让按摩部12能够与身体保持舒适的贴合,既不会出现按摩部12无法与身体贴合的情况,又不会让按摩部12与身体生硬接触,更不会出现按摩部12损伤肌肤的情况,从而有利于来提高按摩效果。
[0023]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弹性底座13包括固定部131及连接在所述固定部131与所述按摩头本体11之间的弹性部132,按摩头通过所述固定部131固定在按摩器具上,由所述弹性部132对所述按摩头本体11在所述中心轴线方向产生弹力。其中,在所述固定部131的周缘向外侧凸出设有至少一个限位部1311,便于通过所述固定部131将按摩头固定在按摩器具上时,由所述限位部1311与按摩器具之间进行限位以提高按摩头的固定可靠性。
[0024]所述弹性部132包括至少一个形变部,所述形变部包括其中一末端相连设置的第一倾斜部1321和第二倾斜部1322,所述第一倾斜部1321相对所述中心轴线以第一方向倾斜设置,所述第二倾斜部1322相对所述中心轴线以第二方向倾斜设置,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相反。因此,所述第一倾斜部1321与所述第二倾斜部1322的截面为相对所述中心轴线内凹或外凸的V形,当所述第一倾斜部1321的第一末端受力时,利用所述第一倾斜部1321的第一末端朝向靠近或远离所述第二倾斜部1322第一末端之间运行,从而相应产生相互靠近或远离的弹力,实现所述按摩头本体11依据所述弹性部132能相对所述固定部131在
所述中心轴线方向具有弹性。
[0025]为了提高所述第一倾斜部1321与所述第二倾斜部1322之间在所述中心轴线方向的形变大小,在所述第一倾斜部1321与所述第二倾斜部1322之间设有连接部1323,从而所述第一倾斜部1321、所述连接部1323及所述第二倾斜部1322构成的所述弹性部132的截面为相对所述中心轴线内凹或外凸的U形。本实施例通过所述连接部1323增加所述第一倾斜部1321与所述第二倾斜部1322之间的距离,从而提高所述第一倾斜部1321与所述第二倾斜部1322之间发生形变时的最大形变空间,使得所述按摩头本体11依据所述弹性部132能相对所述固定部131在所述中心轴线方向具有较大范围的伸缩能力,以更好的满足所述按摩部12在按摩过程中与身体贴合能力。
[0026]其中,所述弹性部132可以按需设置多个所述形变部,多个所述形变部依次连接即可,或者,相邻两个所述形变部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弹性按摩头,包括按摩头本体(11)和设在所述按摩头本体(11)上末端的按摩部(1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在所述按摩头本体(11)下末端的弹性底座(13),由所述弹性底座(13)对所述按摩头本体(11)产生沿着所述按摩头本体(11)的中心轴线方向的弹力。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弹性按摩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底座(13)包括弹簧,或者,所述弹性底座(13)由弹性形变材料制成。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弹性按摩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底座(13)一体成型结构,所述弹性底座(13)为筒状且其中心设有通孔(130)。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弹性按摩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底座(13)包括固定部(131)及连接在所述固定部(131)与所述按摩头本体(11)之间的弹性部(132),由所述弹性部(132)对所述按摩头本体(11)在所述中心轴线方向产生弹力。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弹性按摩头,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固定部(131)的周缘向外侧凸出设有至少一个限位部(1311)。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弹性按摩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部(132)包括至少一个形变部,所述形变部包括其中一末端相连设置的第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游瑞煌王飞邵灿贤黄贵明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斐瑞智能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