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杨慧敏专利>正文

一种便于医护人员使用的治疗盘推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172308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06 23: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便于医护人员使用的治疗盘推车,包括前叉,前叉包括两竖板和一横板,两竖板的上端部固定连接放置架,放置架上安装治疗盘;两竖板的下部间设有穿过两竖板的前轮轴,前轮可旋转的设置于前轮轴上,前轮一侧固设有链盘I;横板的上方固设有电机,电机连接设有链盘II的转杆,链盘I和链盘II之间通过链条传动连接;底架设于前轮上方,底架与横板之间通过连接杆可转动连接,底架的后部向左右两侧延伸,底架的左右两侧延伸段上固定有脚踏板,底架的左右两侧延伸段下部均可转动安装有后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便于医护人员的站立,速度快,提高工作效率,减少了护理人员的体力消耗,节省了工作时间,以更多的时间为病人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护理服务。护理服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医护人员使用的治疗盘推车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材
,具体涉及一种便于医护人员使用的治疗盘推车。

技术介绍

[0002]治疗盘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工具,主要用于放置各类医疗器具和药品,以方便医护人员进行治疗、换药和诊断等过程;目前,医护人员在临床上进行输液等工作时使用的治疗盘通常是一个方形搪瓷托盘,托盘内放置注射器、消毒瓶和止血带等用品;目前医护人员使用治疗盘时一般都是手部端持治疗盘进行医护用品的更换和传递,这种方式浪费人力;在病人较多的情况下,进行输液换药等护理时,往往需要医护人员端着治疗盘穿梭于各病房之间,这就给医护人员带来了繁重的工作任务,频繁的行走会使他们感到劳累,从而较难维持较好的工作状态,进而可能影响到工作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部分有效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技术提供一种便于医护人员使用的治疗盘推车。
[0004]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便于医护人员使用的治疗盘推车,包括把手、前叉、前轮、底架、电机、脚踏板、后轮、放置架、治疗盘,上述前叉包括两个对称设置的竖板和连接在两竖板之间的横板,上述两竖板的上端部固定连接上述放置架,上述放置架上可拆卸安装上述治疗盘;上述两竖板的下部间设有依次穿过两竖板的前轮轴,上述前轮可旋转的设置于上述前轮轴上,上述前轮的一侧还设置有链盘I,上述链盘I与上述前轮固定连接;上述横板的上方固定设置上述电机,上述电机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连接有转杆,上述转杆上设置有链盘II,上述链盘I和上述链盘II之间通过链条传动连接;上述底架设置于上述前轮上方,上述底架与上述横板之间通过连接杆连接,上述连接杆上端固定连接在上述横板下方,上述连接杆下端可转动设置于上述底架上;上述底架的后部向左右两侧延伸,上述底架的左右两侧延伸段上固定上述脚踏板,上述底架的左右两侧延伸段下部均可转动安装上述后轮,上述前轮与两后轮所在点呈等腰三角状。
[0005]上述放置架上端面凸设有一柱型凸起和一环型凸起,上述治疗盘底部开设有与上述柱型凸起相适配的柱型凹槽,上述治疗盘底部还开设有与上述环型凸起相适配的环型凹槽,上述治疗盘通过相适配的凸起和凹槽可转动的设置在上述放置架上。
[0006]上述治疗盘为上部开口的盆体式结构;上述内部通过两个横向隔板分为消毒瓶放置区、输液用具放置区和其他区,上述其他区内通过一个竖向隔板分为锐器盒腔和用于放置针器的无菌盒腔。
[0007]上述把手对称安装在上述放置架的左右两侧,上述把手远离放置架的端部为手握持部,上述手握持部处设置有控制面板,上述控制面板上设置有用于控制上述电机运行的电机开关;上述手握持部设置有防滑套。
[0008]上述横板上开设有可供上述链条传动的通孔。
[0009]上述脚踏板距离地面5

8cm。
[0010]本技术一种便于医护人员使用的治疗盘推车,医护人员可以站立在脚踏板上,通过控制面板上的电机开关控制电机的运行,通过电机控制链盘II转动,并通过链条带动前轮一侧的链盘I的转动,进而使前轮转动并带动整个治疗盘推车的运行;速度快,提高工作效率,当病人按铃呼叫时,护理人员带着放置于治疗盘中的各种物品,可快速安全到达病人身边,进行各项护理,以满足患者需求;同时极大地方便了护理人员,减少了护理人员的体力消耗,节省了工作时间,以更多的时间为病人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后轮之间设置有空间,可以方便医护人员的步行,同时不影响治疗盘推车的使用;将治疗盘内部通过隔板划分为消毒瓶放置区、输液用具放置区、锐器盒腔和用于放置针器的无菌盒腔,用于医疗用具的分类放置,这样可避免医疗用具出现交叉感染;将锐器丢弃于锐器盒腔内集中收集,将针头或者头皮针等针器存放于无菌盒腔内,这样可防止未使用的针器受到外界污染,无菌盒腔具有隔离作用;治疗结束后,只需将集中收集于锐器盒腔内的锐器集中取出,有效避免了锐器随意丢弃而意外伤人的情况发生,缩短了治疗盘整理时间。
附图说明
[0011]图1为本技术一种便于医护人员使用的治疗盘推车的结构示意图;
[0012]图2为本技术一种便于医护人员使用的治疗盘推车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0013]图3为图1中放置架8的结构示意图;
[0014]附图标记说明:
[0015]1‑
把手;2

前叉;21

竖板;211

前轮轴;22

横板;3

前轮;31

链盘I;311

链条;4

底架;41

连接杆;5

电机;51

链盘II;6

脚踏板;7

后轮;8

放置架;81

柱型凸起;82

环型凸起;9

治疗盘。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为了使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17]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便于医护人员使用的治疗盘推车,包括放置架8,放置架8上可拆卸安装治疗盘9;放置架8上端面凸设有一柱型凸起81和一环型凸起82,治疗盘9底部开设有与柱型凸起81相适配的柱型凹槽,治疗盘9底部还开设有与环型凸起82相适配的环型凹槽,治疗盘9通过相适配的凸起和凹槽可转动的设置在放置架8上;治疗盘9为上部开口的盆体式结构;内部通过两个横向隔板分为消毒瓶放置区、输液用具放置区和其他区,其他区内通过一个竖向隔板分为锐器盒腔和用于放置针器的无菌盒腔;多空间的分隔设计可避免医疗用具出现交叉感染;将锐器丢弃于锐器盒腔内集中收集,将针头或者头皮针等针器存放于无菌盒腔内,这样可防止未使用的针器受到外界污染,无菌盒腔具有隔离作用;治疗结束后,只需将集中收集于锐器盒腔内的锐器集中取出,有效避免了锐器随意丢弃而意外伤人的情况发生,缩短了治疗盘整理时间;放置架8的左右两侧对称安装有把手1,把手1远离放置架8的端部为手握持部,手握持部处
设置有控制面板,控制面板上设置有用于控制电机运行的电机开关,可控制电机的正转和反转,手握持部设置有防滑套。
[0018]一种便于医护人员使用的治疗盘推车,还包括前叉2、前轮3、底架4、电机5、脚踏板6、后轮7、放置架8、治疗盘9,前叉2包括两个对称设置的竖板21和连接在两竖板21之间的横板22,两竖板21的上端部固定连接放置架8,横板22上开设有通孔;两竖板21的下部间设有依次穿过两竖板21的前轮轴211,前轮3可旋转的设置于前轮轴211上,前轮3的一侧还设置有链盘I31,链盘I31与前轮3固定连接;横板22的上方固定设置电机5,电机5的输出端通过联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医护人员使用的治疗盘推车,其特征在于:包括把手(1)、前叉(2)、前轮(3)、底架(4)、电机(5)、脚踏板(6)、后轮(7)、放置架(8)、治疗盘(9),所述前叉(2)包括两个对称设置的竖板(21)和连接在两竖板(21)之间的横板(22),所述两竖板(21)的上端部固定连接所述放置架(8),所述放置架(8)上可拆卸安装所述治疗盘(9);所述两竖板(21)的下部间设有依次穿过两竖板(21)的前轮轴(211),所述前轮(3)可旋转的设置于所述前轮轴(211)上,所述前轮(3)的一侧还设置有链盘I(31),所述链盘I(31)与所述前轮(3)固定连接;所述横板(22)的上方固定设置所述电机(5),所述电机(5)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连接有转杆,所述转杆上设置有链盘II(51),所述链盘I(31)和所述链盘II(51)之间通过链条(311)传动连接;所述底架(4)设置于所述前轮(3)上方,所述底架(4)与所述横板(22)之间通过连接杆(41)连接,所述连接杆(41)上端固定连接在所述横板(22)下方,所述连接杆(41)下端可转动设置于所述底架(4)上;所述底架(4)的后部向左右两侧延伸,所述底架(4)的左右两侧延伸段上固定所述脚踏板(6),所述底架(4)的左右两侧延伸段下部均可转动安装所述后轮(7),所述前轮(3)与两后轮(7)所在点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慧敏韩金辉范李
申请(专利权)人:杨慧敏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