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试管收集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171518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06 23: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试管收集架,包括左隔板与右隔板,以左隔板相对于右隔板所处的方向为相对的左方向,左隔板与右隔板之间连接有顶板与底板,顶板位于底板的上方,顶板上设置有限位组件,限位组件包括滑动连接于顶板上的滑板、设置于顶板上的第一限位孔与第二限位孔,第一限位孔与第二限位孔沿前后方向间隔设置,第二限位孔的孔径与第一限位孔的孔径相等,滑板上设置有第三限位孔,第三限位孔的孔径大于第一限位孔的孔径,滑板可在顶板上沿前后方向滑动并使得第三限位孔正对于第一限位孔或第二限位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管理非常方便,不需要再另外对盖进行标记、整理,操作更加高效,并且大幅降低了交叉污染的风险。并且大幅降低了交叉污染的风险。并且大幅降低了交叉污染的风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试管收集架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医疗器械,尤其涉及一种试管收集架。

技术介绍

[0002]在医疗或实验操作中,经常需要使用到带有盖子的标本试管,在使用前,需要将标本试管上用于密封的盖子打开,由于收集架上有多个标本试管,当同时打开多个标本试管时,多个盖子容易相互混淆,难以分清每个盖与每个标本试管的对应关系,当需要将盖子盖回到标本试管时,则容易出现搭配错乱、交叉污染的问题,使用起来不够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试管收集架,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一个或多个技术问题,至少提供一种有益的选择或创造条件。
[0004]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的解决方案是:
[0005]一种试管收集架,包括左隔板与右隔板,以所述左隔板相对于所述右隔板所处的方向为相对的左方向,所述左隔板与所述右隔板之间连接有顶板与底板,所述顶板位于所述底板的上方,所述顶板上设置有限位组件,所述限位组件包括滑动连接于所述顶板上的滑板、设置于所述顶板上的第一限位孔与第二限位孔,所述第一限位孔与所述第二限位孔沿前后方向间隔设置,所述第二限位孔的孔径与所述第一限位孔的孔径相等,所述滑板上设置有第三限位孔,所述第三限位孔的孔径大于所述第一限位孔的孔径,所述滑板可在顶板上沿前后方向滑动并使得第三限位孔正对于所述第一限位孔或第二限位孔。
[0006]该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左隔板、底板、右隔板与顶板围成一个用于收集的架体结构,当需要收集没有盖的试管时,滑板上的第三限位孔可正对于第一限位孔或第二限位孔,外设的试管从第一限位孔或第二限位孔内放入,并由底板对试管进行承托,当需要收集带有盖的试管时,将滑板推向第二限位孔,使滑板上的第三限位孔正对于第二限位孔,由于盖是盖合到试管上的,其外径会比试管的外径大,因此对盖容纳的孔径也要比对试管容纳的孔径要大,此时只将试管放入到第一限位孔,而第二限位孔则不放入试管,将试管上的盖取下时,可将盖放入到与该试管所在的前后直线上的第三限位孔内,由于第三限位孔下方的第二限位孔无法供盖穿过,盖由顶板进行承托,而第三限位孔则对盖进行限位,同样的亦可将第三限位孔正对第一限位孔,而将试管放入到第二限位孔内,将盖放入到位于第一限位孔上方的第三限位孔内,如此同一个试管可对应该试管上的盖,管理非常方便,不需要再另外对盖进行标记、整理,操作更加高效,并且大幅降低了由于试管与管搭配错乱而导致的交叉污染的风险。
[0007]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滑板的底面设置有滑轨,所述顶板的顶面设置有滑槽,所述滑轨配合连接于所述滑槽内。利用滑轨与滑槽的配合,可实现滑板在顶板上沿前后方向滑动。
[0008]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滑轨的前端面设置有第一磁性块,所述滑
槽的前侧壁设置有第二磁性块,所述第一磁性块与所述第二磁性块相互吸引,所述第一磁性块与所述第二磁性块相抵时,所述第三限位孔正对于所述第二限位孔。将滑板向前推动以使得第三限位孔正对于第二限位孔时,利用第一磁性块与第二磁性块的相互吸引可使得滑板快速到位,并且滑板到位后不容易改变其状态,便于后续的放入试管盖的操作。
[0009]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滑轨的后端面设置有第三磁性块,所述滑槽的后侧壁设置有第四磁性块,所述第三磁性块与所述第四磁性块相互吸引,所述第三磁性块与所述第四磁性块相抵时,所述第三限位孔正对于所述第一限位孔。将滑板向后推动以使得第三限位孔正对于第一限位孔时,利用第三磁性块与第四磁性块的相互吸引可使得滑板快速到位,并且滑板到位后不容易改变其状态,便于后续的放入试管的操作。
[0010]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左隔板与所述右隔板之间连接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位于所述顶板与所述底板之间,所述限位板正对于所述第一限位孔与所述第二限位孔的位置均设置有第四限位孔,所述第四限位孔的孔径与所述第一限位孔的孔径相等。试管穿过第一限位孔或第二限位孔时,再穿过第四限位孔后才到达底板,利用第四限位孔可对试管的中部进行限位,使得试管放置时更加稳定,不容易晃动。
[0011]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底板的顶面正对于所述第四限位孔的位置设置有限位槽。试管穿过第四限位孔后再放置到限位槽内,由限位槽对试管进行限定,进一步提高试管放置时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0012]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说明。显然,所描述的附图只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设计方案和附图。
[0013]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俯视图;
[0014]图2是图1的A

A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5]附图中:100

左隔板、200

右隔板、300

顶板、400

底板、410

限位槽、510

滑板、511

第三限位孔、520

第一限位孔、530

第二限位孔、540

滑槽、600

限位板、610

第四限位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以下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技术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以充分地理解本技术的目的、特征和效果。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只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技术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其他实施例,均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另外,文中所提到的所有连接关系,并非单指构件直接相接,而是指可根据具体实施情况,通过添加或减少连接辅件,来组成更优的连接结构。本专利技术创造中的各个技术特征,在不互相矛盾冲突的前提下可以交互组合。
[0017]参照图1与图2,一种试管收集架,包括左隔板100与右隔板200,以所述左隔板100相对于所述右隔板200所处的方向为相对的左方向,所述左隔板100与所述右隔板200之间
连接有顶板300与底板400,所述顶板300位于所述底板400的上方,所述顶板300上设置有限位组件,所述限位组件包括滑动连接于所述顶板300上的滑板510、设置于所述顶板300上的第一限位孔520与第二限位孔530,所述第一限位孔520与所述第二限位孔530沿前后方向间隔设置,所述第二限位孔530的孔径与所述第一限位孔520的孔径相等,所述滑板510上设置有第三限位孔511,所述第三限位孔511的孔径大于所述第一限位孔520的孔径,所述滑板510可在顶板300上沿前后方向滑动并使得第三限位孔511正对于所述第一限位孔520或第二限位孔530。
[0018]在实际使用中,限位组件沿前后方向排列有多个,而同一个限位组件中,第一限位孔52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试管收集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左隔板(100)与右隔板(200),以所述左隔板(100)相对于所述右隔板(200)所处的方向为相对的左方向,所述左隔板(100)与所述右隔板(200)之间连接有顶板(300)与底板(400),所述顶板(300)位于所述底板(400)的上方,所述顶板(300)上设置有限位组件,所述限位组件包括滑动连接于所述顶板(300)上的滑板(510)、设置于所述顶板(300)上的第一限位孔(520)与第二限位孔(530),所述第一限位孔(520)与所述第二限位孔(530)沿前后方向间隔设置,所述第二限位孔(530)的孔径与所述第一限位孔(520)的孔径相等,所述滑板(510)上设置有第三限位孔(511),所述第三限位孔(511)的孔径大于所述第一限位孔(520)的孔径,所述滑板(510)可在顶板(300)上沿前后方向滑动并使得第三限位孔(511)正对于所述第一限位孔(520)或第二限位孔(53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试管收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板(510)的底面设置有滑轨,所述顶板(300)的顶面设置有滑槽(540),所述滑轨配合连接于所述滑槽(540)内。3.根据权利要求2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静李启欣杨洁飞关丽芬郭凡潘洁茹吴智刚李炜煊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中山大学附属佛山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