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超薄硬质RFID抗金属标签
[0001]本技术涉及RFID标签
,具体为一种超薄硬质RFID抗金属标签。
技术介绍
[0002]不同厂家制作的RFID抗金属标签都有各自的性能差异,深科STM系列的产品符合EPC Class 1Gen 2和18000
‑
6C协议,RoHS标准,防护等级为IP68,可以在北美,欧洲和日本标准的频率下工作,还可以对该款标签进行内部编码,编码进制为16进制,用户在使用时,只需要做一个进制转化的插件,用900M读写设备与做好的上位机软件就可以将各种数据存入电子芯片内部。型号为STM
‑
9011的超高频标签是这一标签系列中较长的一种,尺寸为90
×
11
×
3.4mm,其优异的线型设计方式,可胜任许多窄小环境下的金属物体识别。
[0003]现有的RFID抗金属标签体积小巧,在携带时易丢弃,从而造成信息丢失,而且现有的RFID抗金属标签内部无法进行防潮防水。使内部进水或受潮而影响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超薄硬质RFID抗金属标签,包括标签(1),其特征在于:所述标签(1)内开设有标签室(2),所述标签室(2)底部右侧固定连接有射频机构(3),所述标签(1)顶部中间开设有螺纹槽(4),所述螺纹槽(4)内螺纹连接有螺纹杆(5),所述螺纹杆(5)顶部转动连接有扣环(6),所述标签(1)正面中部固定连接有连接块(7),所述连接块(7)卡接有密封机构(8),所述密封机构(8)正面中部固定连接有标签块(9);所述密封机构(8)包括有第一密封条(803),所述第一密封条(803)固定连接于连接块(7)内底部,所述连接块(7)内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密封条(804),所述连接块(7)内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三密封条(805),所述连接块(7)内左侧固定连接有第四密封条(806),所述连接块(7)右侧在第二密封条(804)底部开设有第二卡槽(807),所述第二卡槽(807)卡接有第二卡扣(808),所述第二卡扣(808)正面固定连接有标签盖(802),所述标签盖(802)左侧中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卡扣(801),所述标签盖(802)底部固定连接有密封环(809)。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薄硬质RFID抗金属标签,其特征在于:所述射频机构(3)包括有第一连桥点(301),所述第一连桥点(301)固定连接于标签室(2)底部右侧,所述第一连桥点(301)顶部右侧固定连接有天线(302),所述第一连桥点(301)顶部中间固定连接有连桥(303),所述第一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月芬,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维芯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