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转位刀夹式镗刀的微调整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166237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06 23: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转位刀夹式镗刀的微调整机构,属于镗刀技术领域,其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左右两侧面均卡接有固定架,所述固定架的左侧面卡接有转动组件。该可转位刀夹式镗刀的微调整机构,通过设置转头、第一转轴、第一齿轮、第二齿轮、螺杆和螺纹筒,使得本装置由两个不同大小的第一齿轮可以改变与第二齿轮不同的传动比,通过左侧大型第一齿轮可以加快第二齿轮转速,进而可以快速进行较大程度调节的工作,同时右侧小型第一齿轮可以减慢第二齿轮的转速,进而可以进行精细程度调节的工作,使得本装置可以根据需求调整镗刀的不同程度的行进速度,节省了时间,从而保障了本装置良好的使用效果。好的使用效果。好的使用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转位刀夹式镗刀的微调整机构


[0001]本技术属于镗刀
,具体为一种可转位刀夹式镗刀的微调整机构。

技术介绍

[0002]在实际镗孔加工生产中,经常会遇到因图纸设计变更而导致孔径公差变化这样的情况,这时就需要刀具实现径向的调整来配合这一变化。
[0003]申请号为CN201120133094.1的中国技术公开了一种可转位刀夹式镗刀的微调整机构,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微调,但是为了调节更加精细,调节的螺纹往往设置的较为密集,所以当需要进行微调时调动位置较为精细,而当需要进行稍大程度的调节时,就需要往复的转动很多次才能完成调节,较为浪费时间,使得使用效果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5]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可转位刀夹式镗刀的微调整机构,解决了为了调节更加精细,调节的螺纹往往设置的较为密集,所以当需要进行微调时调动位置较为精细,而当需要进行稍大程度的调节时,就需要往复的转动很多次才能完成调节,较为浪费时间,使得使用效果较差的问题。
[0006](二)技术方案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转位刀夹式镗刀的微调整机构,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左右两侧面均卡接有固定架,所述固定架的左侧面卡接有转动组件,所述转动组件的外表面卡接有第一齿轮,两个所述第一齿轮与驱动组件啮合,所述驱动组件卡接在壳体内壁的上表面,所述驱动组件的底端固定连接有螺杆,所述螺杆的外表面螺纹连接有螺纹筒,所述螺纹筒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活动板,所述活动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件,所述固定件的下表面设置有镗刀。
[0008]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壳体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安装板,所述螺纹筒的正面设置有指针。
[0009]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转动组件包括第一轴承,所述第一轴承卡接在固定架的左侧面,所述第一轴承内套接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的右端固定连接有转头,所述第一转轴卡接在第一齿轮内。
[0010]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驱动组件包括第二轴承,所述第二轴承卡接在壳体内壁的上表面,所述第二轴承内套接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外卡接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与两个第一齿轮啮合,所述第二转轴固定连接在螺杆的顶端。
[0011]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壳体内壁的左右两侧面均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内滑动连接有滑块,两个所述滑块的相对面分别与活动板的左右两侧面固定连接。
[0012]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壳体的正面设置有刻度窗。
[0013](三)有益效果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0015]1、该可转位刀夹式镗刀的微调整机构,通过设置转头、第一转轴、第一齿轮、第二齿轮、螺杆和螺纹筒,转头通过第一转轴带动第一齿轮转动,使得第二齿轮通过螺杆带动螺纹筒移动,使得镗刀可以进行调节的工作,使得本装置由两个不同大小的第一齿轮可以改变与第二齿轮不同的传动比,通过左侧大型第一齿轮可以加快第二齿轮转速,进而可以快速进行较大程度调节的工作,同时右侧小型第一齿轮可以减慢第二齿轮的转速,进而可以进行精细程度调节的工作,使得本装置可以根据需求调整镗刀的不同程度的行进速度,节省了时间,从而保障了本装置良好的使用效果。
[0016]2、该可转位刀夹式镗刀的微调整机构,通过设置螺杆和螺纹筒,且螺杆转动可以带动螺纹筒达到行进的工作,使得本装置通过转动方式可以控制镗刀进行调整的工作,且螺杆和螺纹筒之间具有结构简单和连接可靠的特点,从而可以达到自锁的功能,保障镗刀的调整后位置的牢固性。
[0017]3、该可转位刀夹式镗刀的微调整机构,通过设置滑块和滑槽,且滑块可以在滑槽内上下滑动的更加平稳,避免活动板产生旋转的问题,从而可以保障活动板上下移动的平稳性,同时避免镗刀出现角度转动,保障了镗刀顺利进行加工的工作。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技术正视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本技术右视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3为本技术正视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中:1壳体、2固定架、3转动组件、31转头、32第一转轴、33第一轴承、4第一齿轮、5驱动组件、51第二轴承、52第二转轴、53第二齿轮、6螺杆、7螺纹筒、8活动板、9镗刀、10滑块、11滑槽、12指针、13安装板、14刻度窗、5固定件。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0023]如图1

3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可转位刀夹式镗刀的微调整机构,包括壳体1,壳体1的左右两侧面均卡接有固定架2,固定架2的左侧面卡接有转动组件3,转动组件3的外表面卡接有第一齿轮4,两个第一齿轮4与驱动组件5啮合,驱动组件5卡接在壳体1内壁的上表面,驱动组件5的底端固定连接有螺杆6,螺杆6的外表面螺纹连接有螺纹筒7,通过设置螺杆6和螺纹筒7,且螺杆6转动可以带动螺纹筒7达到行进的工作,使得本装置通过转动方式可以控制镗刀9进行调整的工作,且螺杆6和螺纹筒7之间具有结构简单和连接可靠的特点,从而可以达到自锁的功能,保障镗刀9的调整后位置的牢固性,螺纹筒7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活动板8,活动板8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件15,通过设置固定件15,且固定件15可以对镗刀9进行定位,保障镗刀9的正常工作,同时可以将镗刀9进行拆卸,方便进行更换的工作,固定件15的下表面设置有镗刀9。
[0024]具体的,如图1所示,壳体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安装板13,通过设置安装板13,且通过安装板13可以对本装置进行安装固定,保障本装置放置的牢固性,螺纹筒7的正面设置有指针12,转动组件3包括第一轴承33,第一轴承33卡接在固定架2的左侧面,第一轴承33内
套接有第一转轴32,通过设置第一转轴32和第一轴承33,且第一转轴32可以在第一轴承33内进行稳定转动,从而可以保障第一齿轮4转动的稳定性,第一转轴32的右端固定连接有转头31,通过设置转头31,从而方便控制第一转轴32进行旋转的工作,第一转轴32卡接在第一齿轮4内,驱动组件5包括第二轴承51,第二轴承51卡接在壳体1内壁的上表面,第二轴承51内套接有第二转轴52,通过设置第二转轴52和第二轴承51,使得第二转轴52可以在第二轴承51内进行稳定旋转,从而使得第二齿轮53可以正常旋转的工作,第二转轴52外卡接有第二齿轮53,第二齿轮53与两个第一齿轮4啮合,通过设置第一齿轮4,且两个第一齿轮4大小不同,使得两个第一齿轮4可以改变与第二齿轮53不同的传动比,通过左侧大型第一齿轮4可以加快第二齿轮53转速,进而可以快速进行较大程度调节的工作,同时右侧小型第一齿轮4可以减慢第二齿轮53的转速,进而可以进行精细程度调节的工作,第二转轴52固定连接在螺杆6的顶端,壳体1内壁的左右两侧面均开设有滑槽11,滑槽11内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转位刀夹式镗刀的微调整机构,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左右两侧面均卡接有固定架(2),所述固定架(2)的左侧面卡接有转动组件(3),所述转动组件(3)的外表面卡接有第一齿轮(4),两个所述第一齿轮(4)与驱动组件(5)啮合,所述驱动组件(5)卡接在壳体(1)内壁的上表面,所述驱动组件(5)的底端固定连接有螺杆(6),所述螺杆(6)的外表面螺纹连接有螺纹筒(7),所述螺纹筒(7)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活动板(8),所述活动板(8)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件(15),所述固定件(15)的下表面设置有镗刀(9)。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转位刀夹式镗刀的微调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安装板(13),所述螺纹筒(7)的正面设置有指针(12)。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转位刀夹式镗刀的微调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组件(3)包括第一轴承(33),所述第一轴承(33)卡接在固定架(2)的左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晓飞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山田刀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