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能源电池包液冷系统接头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9166105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06 23: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新能源电池包液冷系统接头,包括内部接头组件和外部接头组件,所述外部接头组件上具有内部流道,所述外部接头组件具有外部流道,电池包的面板上设有流孔,所述内部接头组件安装在面板的一侧,所述外部接头组件设置在所述面板的另一侧,并与所述内部接头组件可拆卸连接,且所述内部流道和所述内部流道的一端分别与所述流孔贯通,所述内部流道的另一端用以与电池包内部循环回路连通,所述外部流道的另一端用以与电池包外部整车的循环回路连通。在所述液冷系统接头损坏时,可随时拆换所述外部接头,无需对其他部件进行拆解,无需拆除所述电池包面板,避免损坏电池包内部零件,保证电池包的性能。保证电池包的性能。保证电池包的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能源电池包液冷系统接头


[0001]本技术涉及电池组的结构零件
,具体涉及一种新能源电池包液冷系统接头。

技术介绍

[0002]当前全球汽车工业面临着能源与环境问题的巨大挑战;能量利用率高,对环境无污染我国目前汽车工业面临着能源与环境问题的巨大挑战,对环境无污染的纯电动汽车日益成为未来汽车工业发展的方向。动力电池作为电动汽车的核心部件,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系统的密封尤为重要,同时液冷系统的密封性直接影响动力电池系统的安全性。
[0003]目前,动力电池系统多采用液冷方案,以保证动力电池在适宜的温度范围工作,动力电池液冷系统通过电池包外部接头与整车系统管路连接,实现系统的连接。通常情况下,液冷系统外露且难以设置保护装置,因此再生产、运输、以及整车装配与维修过程中,极易使液冷系统接头损坏,此时必须将液冷系统的冷却液完全排出,打开上盖,拆除高压连接、模组等才能对液冷接头进行更换,且开盖后多引发零部件损坏、无法保证密封等诸多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可靠性高,更换便捷液冷系统接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能源电池包液冷系统接头,其特征在于,包括内部接头组件(1)和外部接头组件(2),所述外部接头组件(2)上具有内部流道,所述外部接头组件(2)具有外部流道,电池包的面板(3)上设有流孔(31),所述内部接头组件(1)安装在面板(3)的一侧,所述外部接头组件(2)设置在所述面板(3)的另一侧,并与所述内部接头组件(1)可拆卸连接,且所述内部流道和所述外部流道的一端均与所述流孔(31)贯通,并将所述面板(3)夹设在二者之间,所述内部流道的另一端用以与电池包内部循环回路连通,所述外部流道的另一端用以与电池包外部整车的循环回路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能源电池包液冷系统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部接头组件(1)包括内部接头法兰(11)和筒形的内部接头(12),所述内部接头法兰(11)上设有贯穿其的内孔,所述内部接头法兰(11)安装在所述面板(3)上,且所述内孔的一端与所述流孔(31)内部贯通,所述内部接头(12)的一端与所述内孔的截面形状相匹配,所述内部接头(12)的一端插入所述内孔的另一端内,且与所述内部接头法兰(11)连接并密封,所述内部接头(12)的另一端用以与电池包内部的循环回路连通,所述内孔和所述内部接头(12)的内部空间构成所述内部流道。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能源电池包液冷系统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部接头组件(1)还包括环形的端面密封件(13),所述内部接头法兰(11)靠近所述面板(3)的一侧设有与所述端面密封件(13)的形状相匹配的安装槽,所述端面密封件(13)设置在所述安装槽内,并与所述面板(3)相抵。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能源电池包液冷系统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部接头(12)和所述内部接头法兰(11)焊接。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新能源电池包液冷系统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部接头法兰(11)与所述面板(3)可拆卸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新能源电池包液冷系统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板(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蕾孙国安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时代瑞程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