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化换刀的铝合金壳体直角铣头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166083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06 23:11
一种自动化换刀的铝合金壳体直角铣头结构,用于机床铣削。传动轴与主轴垂直,传动轴外部凸缘带有定位环;连接板固定在壳体上部直角凸台上,连接轴底端与连接板固定在一起,定位键与连接轴滑动连接,定位键一端对向定位环,定位销套装在定位键另一端与连接板孔内,弹簧压套装入定位销内孔中,顶在定位销底部内孔中的强力弹簧上,压在弹簧压套上的调整螺钉与定位销头部内螺纹连接,紧定螺钉将定位键与弹簧压套锁紧,定位销外侧带有长形槽;壳体为铝合金铸件制作。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有利于直角铣头角度定位,提高了其与机床连接刚性及扭矩,符合刀库对刀具最大重量和最大尺寸要求,使自动化更换直角铣头、并使其进入刀库管理成为可能,易于实现机床自动化。实现机床自动化。实现机床自动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动化换刀的铝合金壳体直角铣头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机床工具
,具体是一种自动化换刀的铝合金壳体直角铣头结构。

技术介绍

[0002]直角铣头主要用于加工中心和龙门铣床,采用手动装卸方式,将其固定在滑枕端面,由机床主轴驱动直角铣头主轴旋转,其刀具旋转中心线与主轴旋转中心线成角度,以方便工件不同面上的加工,可以实现立式加工机床的立卧转换,广泛应用于航空、汽车、模具等机械加工的各个领域。使用直角铣头,无需改变机床结构就可以增大其加工范围和适应性,使一些传统方法难以完成的加工,如狭小空间深腔内加工等得以实现,并能减少被加工工件的重复装夹,实现立卧转换和五面体加工,显著提高加工精度和效率。
[0003]而传统的直角铣头整体质量均在50kg以上,本体部分材质采用铸件(球墨铸铁)或合金钢,由于其大壁厚和高比重的设计,很难生产出轻量化的本体壳件,即使能生产出来,其合格率也很低,这将严重影响其在立式及卧式加工中心和龙门加工中心的应用。同时,在安装与拆卸直角铣头,以及直角铣头与其它刀具的交换时,存在很大缺陷,比如,传统直角铣头是利用人工手动获取后,再借助起吊工具将其安装在机床的滑枕端面,利用千分表等量具,先打表找正,拆除心棒,固定铣头箱体,再安装刀具,费工费时,还需配备专业调试人员;另外,传统直角铣头因为体积和质量大的原因,无法进入刀库进行加工过程的自动化管理。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专利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化换刀的铝合金壳体直角铣头结构,以铝合金铸件为本体,并可实现自动化换刀。
[0005]为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技术的传动轴与主轴垂直,传动轴的外部凸缘带有定位环;连接板固定在壳体上部的直角凸台上,连接轴的底端与连接板通过螺纹固定在一起,定位键与连接轴滑动连接,定位键的一端对向定位环,定位销套装在定位键的另一端与连接板的孔内,弹簧压套装入定位销的内孔中,顶在定位销底部内孔中的强力弹簧上,压在弹簧压套上的调整螺钉与定位销头部的内螺纹连接,紧定螺钉将定位键与弹簧压套锁紧在一起,所述定位销的外侧带有用于定位键安装的导向长形槽;所述壳体为铝合金铸件制作。
[0006]所述传动轴从锥齿轮套筒的上方装入,锥齿轮套筒套装在传动轴的下部外圆上,通过锁紧螺母一紧固,轴承一,轴承二装入锥齿轮套筒,锥齿轮套筒从壳体的下方窗口装入垂直孔系,由锁紧螺母二紧固,轴承一、轴承二通过锁紧螺母一、锁紧螺母二、锥齿轮套筒和壳体上的轴肩定位。
[0007]锥齿轮通过键装入所述主轴上,锥齿轮与锥齿轮套筒啮合,主轴的两端经轴承三、轴承四与壳体的水平孔系连接,锥齿轮、轴承三、轴承四通过隔套、锁紧螺母、主轴与壳体上的轴肩定位,后透盖由壳体的右端装入壳体和主轴,密封圈装在左端的主轴与端盖之间,端
盖用螺钉与壳体连接固定,底盖用螺钉固定在壳体的底部,端面与壳体平齐,刀具通过拉杆连接在主轴的前端。
[0008]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0009](1)本直角铣头的刚性好,能承受较大负荷,热变形小;采用锥齿轮传动方式,具有效率高、结构紧凑、工作可靠、寿命长、传动比准确等优点。
[0010](2)增加了自动拉刀功能,便于传动轴的定心和紧固,使传动轴的扭矩值稳定一致。
[0011](3)设置有定位块和定位销,有利于直角铣头的角度定位,提高了其与机床的连接刚性,同时相应地提高了可传递的扭矩。
[0012](4)壳体采用高强度、高韧性的铝合金壳体制造,直角铣头整个部件全长368毫米,重量为22.09kg,符合龙门加工中心、立式卧式加工中心等机床对刀具最大重量和最大尺寸的要求(以台面规格长3000x宽2000的龙门加工中心为例,其刀库容量规定许用的最大刀具长度为400毫米,最大刀具重量为25kg),相比同尺寸采用球墨铸铁的直角铣头减重60%,使自动化更换直角铣头、并使其进入刀库管理成为可能,易于实现机床的自动化,减少了手动更换直角铣头人为因素的影响,并可减轻操作者的劳动强度。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简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4]如图1所示,本技术的传动轴2与直角铣头的主轴19垂直,传动轴2的外部凸缘带有定位环3;连接板10通过螺钉和定位销固定在壳体14上部的直角凸台上,连接轴4的底端与连接板10通过螺纹固定在一起,定位键8与连接轴4滑动连接,定位键8的一端对向定位环3,定位销5套装在定位键8的另一端与连接板10的孔内,弹簧压套9装入定位销5的内孔中,顶在定位销5底部内孔中的强力弹簧11上,压在弹簧压套9上的调整螺钉6与定位销5头部的内螺纹连接,紧定螺钉7将定位键8与弹簧压套9锁紧在一起,所述定位销5的外侧带有用于定位键8安装的导向长形槽;所述壳体14采用高强度、高韧性优质铝合金壳体制作,可显著降低壳体14的重量。
[0015]传动轴2从锥齿轮套筒12的上方装入,锥齿轮套筒12套装在传动轴2的下部外圆上,通过锁紧螺母一28紧固,轴承一13,轴承二27装入锥齿轮套筒12,锥齿轮套筒12从壳体14的下方窗口装入垂直孔系,由锁紧螺母二26紧固,轴承一13、轴承二27通过锁紧螺母一28、锁紧螺母二26、锥齿轮套筒12和壳体14上的轴肩定位。
[0016]锥齿轮21通过键22装入所述主轴19上,锥齿轮21与锥齿轮套筒12啮合,主轴19的两端经轴承三29、轴承四18与壳体14的水平孔系连接;锥齿轮21、轴承三29、轴承四18通过隔套、锁紧螺母16、主轴19与壳体14上的轴肩定位,后透盖15由壳体14的右端装入壳体14和主轴19,密封圈24装在左端的主轴19与端盖23之间,端盖23用螺钉与壳体14连接固定,底盖20用螺钉固定在壳体14的底部,端面与壳体14平齐,刀具25通过拉杆17连接在主轴19的前端。
[0017]把刀库中的直角铣头安装到机床上之前,机床滑枕需要安装定位块(定位块未画
出)。通过千分表测量壳体14上部的直角凸台和连接板10的尺寸精度后,使直角铣头定位销5的位置对准机床定位块的定位槽,连接板10通过螺钉和定位销固定在壳体14上部的直角凸台上;然后旋转调整螺钉6,通过弹簧压套9调整强力弹簧11,使定位键8与定位环3接触贴合,直角铣头进入机床主轴的内孔并定位;机床铣削加工时,与传动轴2连接的机床拉钉1拉紧直角铣头,此时直角铣头定位销5的位置对准机床定位块的定位槽,插销完成后使壳体14的方向定位,定位键8与定位环3脱离并保有间隙1

2mm,直角铣头的主轴19旋转开始对工件进行铣削加工。
[0018]本技术直角铣头的外形尺寸和整体重量,符合龙门加工中心、立式卧式加工中心等机床对刀具最大重量和最大尺寸的要求。直角铣头可放入机床刀库内,定位键8可与定位环3保持贴合,能使壳体14的方向准确定位。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化换刀的铝合金壳体直角铣头结构,其特征在于:传动轴(2)与主轴(19)垂直,传动轴(2)的外部凸缘带有定位环(3);连接板(10)固定在壳体(14)上部的直角凸台上,连接轴(4)的底端与连接板(10)通过螺纹固定在一起,定位键(8)与连接轴(4)滑动连接,定位键(8)的一端对向定位环(3),定位销(5)套装在定位键(8)的另一端与连接板(10)的孔内,弹簧压套(9)装入定位销(5)的内孔中,顶在定位销(5)底部内孔中的强力弹簧(11)上,压在弹簧压套(9)上的调整螺钉(6)与定位销(5)头部的内螺纹连接,紧定螺钉(7)将定位键(8)与弹簧压套(9)锁紧在一起,所述定位销(5)的外侧带有用于定位键(8)安装的导向长形槽;所述壳体(14)为铝合金铸件制作。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化换刀的铝合金壳体直角铣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轴(2)从锥齿轮套筒(12)的上方装入,锥齿轮套筒(12)套装在传动轴(2)的下部外圆上,通过锁紧螺母一(28)紧固,轴承一(13),轴承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卫东刘丽敏方江林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浩天博能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