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钢灭弧的高压直流继电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165405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06 23: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磁钢灭弧的高压直流继电器,包括两个分别用来提供电流流入、流出的静触头和一个动簧片,动簧片的两端分别与两个静触头相配合;在动簧片的两端分别配置有中间位置能够与触头配合位置正相对的磁钢部件;且磁钢部件的具有极性的一面朝向对应的触头配合位置;所述磁钢部件由两块磁钢通过叠置或嵌置或拼接方式组合而成,并使组合后的磁钢部件的中间位置至少出现其中一块磁钢的端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既能够增加磁钢部件的中间位置的磁场强度,以满足高压、大电流的灭弧需要,又能使得产品的制作成本不会大幅升高,同时,还能够根据灭弧需要,灵活地配置灭弧方案。灵活地配置灭弧方案。灵活地配置灭弧方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磁钢灭弧的高压直流继电器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直流继电器,特别是涉及一种磁钢灭弧的高压直流继电器,以用于切断高压、大电流直流负载。

技术介绍

[0002]继电器是一种电子控制器件,它具有控制系统(又称输入回路)和被控制系统(又称输出回路),通常应用于自动控制电路中,它实际上是用较小的电流去控制较大电流的一种“自动开关”。故在电路中起着自动调节、安全保护、转换电路等作用。高压直流继电器是继电器中的一种,现有的高压直流继电器大多采用动簧片直动式结构,即利用两个静触头与一个动簧片的配合,实现负载电流由一个静触头流入,从另一个静触头流出。
[0003]随着新能源汽车、储能项目对系统电压的提升需求,对电子元件的抗高电压能力进一步提高要求,在开关灭弧上需要更大的空间,更强的磁场空间。现有技术的这种高压直流继电器通常采用磁钢灭弧,一种典型的磁钢灭弧设置方式,是将两块磁钢设在动簧片的长度的两端的外侧,并在两块磁钢处分别加装U型轭铁夹,图1为现有技术的高压直流继电器的磁钢分布示意图;如图1所示,这种高压直流继电器包括两个静触头100和一个动簧片200,在动簧片200的长度的两端的外侧分别设有一块磁钢300,磁钢300处还装有U型轭铁夹400,U型轭铁夹400的两端分别设在动簧片200的宽度的两边,并且是与静触头100相对的位置处。如图1所示,申请人通过实验发现,磁钢300中,处于中部位置处的磁力线较为稀少,处于两端位置处的磁力线较为密集,也就是说,磁钢300中部位置处的磁场强度较弱,磁钢300两端位置处的磁场强度较强,然而,磁钢300分布时,通常是将磁钢300的中部正对触点,这样,磁钢300两端位置往往就离触点较远,从而降低磁钢300的灭弧能力。为了提高灭弧能力,现有技术中,通常是通过加大磁钢的厚度或者是替换为更强磁场强度的磁钢的方式来满足灭弧要求,这样势必会造成产品的制作成本大幅升高,从而不利于产品的竞争。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之不足,提供一种磁钢灭弧的高压直流继电器,通过结构改进,既能够增加磁钢部件的中间位置的磁场强度,以满足高压、大电流的灭弧需要,又能使得产品的制作成本不会大幅升高,同时,还能够根据灭弧需要,灵活地配置灭弧方案。
[0005]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磁钢灭弧的高压直流继电器,包括两个分别用来提供电流流入、流出的静触头和一个动簧片,所述动簧片的两端分别与两个静触头对应相配合;在动簧片的两端分别配置有中间位置能够与触头配合位置正相对的磁钢部件,且磁钢部件的具有极性的一面朝向对应的触头配合位置;所述磁钢部件由两块磁钢通过叠置或嵌置或拼接方式组合而成,并使组合后的磁钢部件的中间位置至少出现其中一块磁钢的端部,以利用该块磁钢的端部的磁场强度大于该块磁钢的中部的磁场强度来增强组合后的磁钢部件的中间位置的磁场强度,形成更好的吹弧效果。
[0006]所述两块磁钢为一大一小,且小块磁钢的整体尺寸小于大块磁钢的整体尺寸,小块磁钢的周边尺寸与大块磁钢的中间位置相当;所述小块磁钢叠置在所述大块磁钢的朝向触头的一面的中间位置,使组合后的磁钢部件的中间位置出现小块磁钢的端部,以利用小块磁钢的端部的磁场强度大于小块磁钢的中部的磁场强度来增强组合后的磁钢部件的中间位置的磁场强度。
[0007]所述两块磁钢为一大一小,且小块磁钢的周边尺寸小于大块磁钢的周边尺寸,小块磁钢的周边尺寸与大块磁钢的中间位置相当;所述大块磁钢的朝向触头的一面的中间位置设有凹槽,所述小块磁钢嵌置在所述凹槽中,使组合后的磁钢部件的中间位置出现小块磁钢的端部,以利用小块磁钢的端部的磁场强度大于小块磁钢的中部的磁场强度来增强组合后的磁钢部件的中间位置的磁场强度。
[0008]所述凹槽的深度尺寸与所述大块磁钢的厚度尺寸相同,所述小块磁钢的厚度尺寸与所述凹槽的深度尺寸相同。
[0009]所述凹槽的深度尺寸与所述大块磁钢的厚度尺寸相同,所述小块磁钢的厚度尺寸大于所述凹槽的深度尺寸,以使得所述小块磁钢凸出在所述大块磁钢的朝向触头的一面。
[0010]所述两块磁钢的大小尺寸完全相同;所述两块磁钢通过侧面拼接在一起,使组合后的磁钢部件的正中间位置出现两块磁钢的各一个端部,以利用磁钢的端部的磁场强度大于磁钢的中部的磁场强度来增强组合后的磁钢部件的中间位置的磁场强度。
[0011]所述两块磁钢的厚度尺寸和宽度尺寸相同而长度尺寸不相同;所述两块磁钢通过长度方向拼接在一起,并使拼接部位处在组合后的磁钢部件的中间位置的区域内,以利用磁钢的端部的磁场强度大于磁钢的中部的磁场强度来增强组合后的磁钢部件的中间位置的磁场强度。
[0012]所述磁钢部件为两个,两个磁钢部件分别配置在动簧片的长度的两端的外侧。
[0013]所述两个磁钢部件还分别配置一个U型轭铁夹;U型轭铁夹的U型底与对应的磁钢部件的背对触头的一面相接触,U型轭铁夹的U型的两侧臂分别配置在动簧片的宽度的两边,并使得所对应的触头容纳在U型轭铁夹的U型口内。
[0014]所述磁钢部件为四个,四个磁钢部件分别配置在动簧片的宽度的两边并与对应的触头正相对;且四个磁钢部件中,处于动簧片的宽度的同一边的两个磁钢部件的朝向触头的一面的极性设为相同,处于动簧片的宽度的不同边的两个磁钢部件的朝向触头的一面的极性设为相异。
[0015]所述四个磁钢部件还分别配置两个U型轭铁夹;每个U型轭铁夹分别连接两个磁钢部件,U型轭铁夹的U型的两侧臂分别配置在动簧片的宽度的两边,并分别与所对应的两个磁钢部件的背对触头的一面相接触,U型轭铁夹的U型底处在动簧片的长度的对应端的外侧。
[0016]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7]本技术由于采用了磁钢部件由两块磁钢通过叠置或嵌置或拼接方式组合而成,并使组合后的磁钢部件的中间位置至少出现其中一块磁钢的端部,以利用该块磁钢的端部的磁场强度大于该块磁钢的中部的磁场强度来增强组合后的磁钢部件的中间位置的磁场强度,形成更好的吹弧效果。本技术的这种结构,既能够增加磁钢部件的中间位置的磁场强度,以满足高压、大电流的灭弧需要,又能使得产品的制作成本不会大幅升高,同
时,还能够根据灭弧需要,灵活地配置灭弧方案。
[0018]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但本技术的一种磁钢灭弧的高压直流继电器不局限于实施例。
附图说明
[0019]图1是现有技术的高压直流继电器的磁钢分布示意图;
[0020]图2是本技术的实施例一的磁钢分布示意图;
[0021]图3是本技术的实施例一的磁钢分布的立体形状示意图;
[0022]图4是本技术的实施例二的磁钢分布示意图;
[0023]图5是本技术的实施例二的磁钢分布的立体形状示意图;
[0024]图6是本技术的实施例三的磁钢分布示意图;
[0025]图7是本技术的实施例三的磁钢分布的立体形状示意图;...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磁钢灭弧的高压直流继电器,包括两个分别用来提供电流流入、流出的静触头和一个动簧片,所述动簧片的两端分别与两个静触头对应相配合;在动簧片的两端分别配置有中间位置能够与触头配合位置正相对的磁钢部件,且磁钢部件的具有极性的一面朝向对应的触头配合位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磁钢部件由两块磁钢通过叠置或嵌置或拼接方式组合而成,并使组合后的磁钢部件的中间位置至少出现其中一块磁钢的端部,以利用该块磁钢的端部的磁场强度大于该块磁钢的中部的磁场强度来增强组合后的磁钢部件的中间位置的磁场强度,形成更好的吹弧效果。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钢灭弧的高压直流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两块磁钢为一大一小,且小块磁钢的整体尺寸小于大块磁钢的整体尺寸,小块磁钢的周边尺寸与大块磁钢的中间位置相当;所述小块磁钢叠置在所述大块磁钢的朝向触头的一面的中间位置,使组合后的磁钢部件的中间位置出现小块磁钢的端部,以利用小块磁钢的端部的磁场强度大于小块磁钢的中部的磁场强度来增强组合后的磁钢部件的中间位置的磁场强度。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钢灭弧的高压直流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两块磁钢为一大一小,且小块磁钢的周边尺寸小于大块磁钢的周边尺寸,小块磁钢的周边尺寸与大块磁钢的中间位置相当;所述大块磁钢的朝向触头的一面的中间位置设有凹槽,所述小块磁钢嵌置在所述凹槽中,使组合后的磁钢部件的中间位置出现小块磁钢的端部,以利用小块磁钢的端部的磁场强度大于小块磁钢的中部的磁场强度来增强组合后的磁钢部件的中间位置的磁场强度。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磁钢灭弧的高压直流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的深度尺寸与所述大块磁钢的厚度尺寸相同,所述小块磁钢的厚度尺寸与所述凹槽的深度尺寸相同。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磁钢灭弧的高压直流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的深度尺寸与所述大块磁钢的厚度尺寸相同,所述小块磁钢的厚度尺寸大于所述凹槽的深度尺寸,以使得所述小块磁钢凸出在所述大块磁钢的朝向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代文广苏礼季华文浩陈松生王萌洪尧山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宏发电力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