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164823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06 23: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研磨装置,用于研磨一工件,该研磨装置包括一滑轨模块、一滑动座、一致动模块、二调整机构以及二打磨机。该滑动座承载该工件,可动地设于该滑轨模块上。该致动模块可驱动该滑动座于该滑轨模块上移动。所述调整机构互相对应地邻设于该滑轨模块两侧,并分别具有一座体、一承载体及一弹性模块。所述打磨机分别对应地设置于所述承载体,每一打磨机具有一打磨面,用于接触该工件。其中,所述承载体受所述弹性模块所提供的弹性力而倾向于彼此靠近,使所述打磨面于常态下共同定义一初始间距,该初始间距小于该工件的宽度。该初始间距小于该工件的宽度。该初始间距小于该工件的宽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研磨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研磨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打磨长柱状工件的研磨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塑料射出成形后,产品容易出现毛边,尤其在公母模的接合缝隙间容易会产生合模线,使得制造出的工件表面不平滑。由于一般的打磨机台,是适合用于打磨刚性较强的实心对象,例如木材块或金属块,若用来磨去像是中空的塑料物件的合模线时,就会难以控制,常发生过磨(例如磨穿塑料件)或欠磨(例如合模线部分残留)的现象。因此,目前的处理方式,多以人工的方式磨去中空的塑料对象的合模线,然此种加工方式会需要较多的人力投入生产线,且相同样式的各工件经人工打磨后仍会具有些微差异,所生产的各工件外观不能维持一致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4]本技术的一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研磨装置,能够以固定的模式打磨去除工件产品上的合模线,使相同样式的各工件可以受到相同程度的研磨,因此各工件在打磨后的外观可以维持一致,且通过本技术的研磨装置,可减少加工处理的人力需求,有助于整体生产流程的自动化。
[0005](二)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研磨装置,用于研磨一工件的一外表面,该外表面具有相对应的二侧面区,其特征在于,该研磨装置包括:一滑轨模块,沿一轴向方向延伸;一滑动座,用于承载该工件,可动地设于该滑轨模块上;一致动模块,可驱动该滑动座于该滑轨模块上沿该轴向方向移动;二调整机构,互相对应地邻设于该滑轨模块两侧,并分别具有一座体、一承载体及一弹性模块,该承载体可枢转地设于该座体上,该弹性模块固设于该座体上,并抵顶该承载体;以及二打磨机,分别对应地设置于所述承载体,每一打磨机具有一打磨面,用于与所述侧面区分别对应接触;其中,所述承载体受所述弹性模块所提供的弹性力而倾向于彼此靠近,使所述打磨面于常态下共同定义一初始间距,该初始间距小于所述侧面区之间所定义的一间距。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研磨装置,其特征在于,各所述调整机构还包含一导轮件及一凸轮台,所述导轮件分别与所述打磨机连动,所述凸轮台对应所述导轮件形成于该滑动座,当该致动模块驱动该滑动座及该工件移动,且所述导轮件接触所述凸轮台时,所述打磨面彼此远离至一最大间距,该最大间距大于所述侧面区之间的该间距,以容许该工件位于所述打磨面之间,当该工件位于所述打磨面之间且所述凸轮台远离所述导轮件时,所述弹性模块使所述打磨面紧贴于该工件的该外表面。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研磨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座体具有一上段及一下段,该上段可相对该下段沿垂直该轴向方向移动,从而改变所述打磨面的该初始间距。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研磨装置,其特征在于,各所述承载体包含一板件及多个夹具,所述夹具固设于该板件上,用于夹持该打磨机。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研磨装置,其特征在于,各所述打磨面分别对应所述侧面区,且所述打磨面于该轴向方向与一重力方向所定义的一中央平面上的正投影至少局部重叠。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研磨装置,其特征在于,各所述座体还具有一定位柱及至少一止挡柱,分别设于该上段并贯穿该板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丞峰叶建成
申请(专利权)人:信锦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