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指形闸控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162871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06 23:04
本申请涉及一种指形闸控制装置,包括由无杆腔和有杆腔构成的风缸(1)、由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构成的阀座(10)以及分别与所述第一腔体、所述第二腔体连通的进风管路;所述风缸(1)的无杆腔与所述第一腔体连通,有杆腔与所述第二腔体连通,所述第一腔体和所述第二腔体均设有出气管路;所述进风管路、所述出气管路以及用于连通所述风缸(1)与所述阀座(10)的管路上均设有控制开闭的球阀。本申请中,将原来的电磁阀控制改为球阀控制,球阀能够较好地适应卸载站现场复杂的环境,有效降低故障率。此外,将原来的通风胶管改为耐腐蚀、强度高、耐疲劳的钢丝编制胶管(2),延长管路寿命。延长管路寿命。延长管路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指形闸控制装置


[0001]本申请涉及机械
,尤其涉及一种指形闸控制装置。

技术介绍

[0002]850m1、2#卸载站承担着1000m~850m中心溜井内矿石和850m矿石的转运任务,通过安装在中心溜井底部的振动给矿机将溜井内的矿石转运至卸载站,为便于给矿机的检修、放矿过程中出现冒矿等异常情况以及提高溜井内检修作业的安全性,在给矿机上方安装有指形闸。
[0003]指形闸依靠风缸活塞杆的伸缩实现闭开,原风缸控制元件设计为电磁阀控制、管路为通风胶管,一个风缸由一个电磁阀控制,四个电磁阀并列安装,电磁阀由阀体和阀芯组成,通过电磁阀阀芯的动作实现风缸的动作。但是,在实际应用中,由于卸载站现场环境潮湿、粉尘较大、井下高压风含水及颗粒杂质较多纯净度较低,电磁阀故障率较高、通风胶管寿命短,设备运行维护工作量大、劳动强度高、对生产的影响较大;另外,备件费较高,不利于生产成本的降低。选择运行稳定、便于操作及维护的控制装置对于提高生产作业的安全性、生产效率和降低运行成本,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申请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故障率低的指形闸控制装置,以提高运行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同时降低备件成本。
[0005]为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指形闸控制装置,包括由无杆腔和有杆腔构成的风缸、由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构成的阀座以及分别与所述第一腔体、所述第二腔体连通的进风管路;所述风缸的无杆腔与所述第一腔体连通,有杆腔与所述第二腔体连通,所述第一腔体和所述第二腔体均设有出气管路;所述进风管路、所述出气管路以及用于连通所述风缸与所述阀座的管路上均设有控制开闭的球阀。
[0006]优选的,所述阀座中所述第一腔体和所述第二腔体集成为整体结构。
[0007]优选的,所述进风管路包括进风总路和从所述进风总路分出的分别连通所述第一腔体、所述第二腔体的两支进风分路,所述进风总路上设置有过滤器。
[0008]优选的,所述进风管路、所述出气管路以及用于连通所述风缸与所述阀座的管路均采用钢丝编制胶管。
[0009]本申请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0010]本申请中,将原来的电磁阀控制改为球阀控制,球阀能够较好地适应卸载站现场复杂的环境,有效降低故障率。此外,将原来的通风胶管改为耐腐蚀、强度高、耐疲劳的钢丝编制胶管,延长管路寿命。
附图说明
[0011]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12]图1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指形闸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2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阀座以及相连管路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中:1—风缸,2—钢丝编制胶管;3

9、11

16、18—球阀;10—阀座,17—过滤器。
具体实施方式
[0015]参考图1和图2,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指形闸控制装置,风缸1中活塞杆的伸缩由球阀以及相应结构实现控制,通过打开/关闭各管路和阀座上的球阀,可实现控制指形闸的动作。具体地,四个风缸1并列设置,每个风缸1由无杆腔(图中左边)和有杆腔(图中右边)构成,本申请指形闸控制装置装置包括风缸1、由第一腔体(图中左边)和第二腔体(图中右边)构成的阀座10以及分别与第一腔体、第二腔体连通的进风管路,风缸1的无杆腔与第一腔体连通,有杆腔与第二腔体连通,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均设有出气管路。
[0016]进风管路、出气管路以及用于连通风缸1与阀座10的管路上均设有控制开闭的球阀。如图,阀座10中第一腔体上的出气管路上设置球阀13,第二腔体上的出气管路上设置球阀12;连通风缸1无杆腔与阀座10第一腔体的管路上设置球阀3、4、5、6,连通风缸1有杆腔与阀座10第二腔体的管路上设置球阀7、8、9、11。
[0017]与阀座10中第一腔体、第二腔体连通的进风管路包括进风总路和从进风总路分出的分别连通第一腔体、第二腔体的两支进风分路,进风总路上设置有过滤器17,用于过滤掉进风空气中的水分、颗粒物等杂质。共用一个进风总路和一个过滤器,简化结构,降低成本。在进风总路上,过滤器17前方设置球阀18,后方设置球阀16;在进风分路上,连向第一腔体的进风分路设置球阀15,连向第二腔体的进风分路设置球阀14。
[0018]为保证风缸1正常动作,进风侧和出风侧之间需隔离,因此制作了含有两个独立腔体的阀座10。阀座10中两个腔体可以是分体结构,也可以如图集成为整体结构,相较前者,后者结构紧凑、占地面积小。
[0019]在实际制作时,可以用φ70mm、φ25mm的焊管和管接头,焊接制作阀座10,焊接后进行打压试验,不能有泄漏,保证耐压10bar。所有管路采用钢丝编制胶管带快速接头,耐腐蚀、密封性好、便于安装。球阀选用耐压等级为16bar。
[0020]工作原理:
[0021](1)打开总阀18、16以及分阀3、4、5、6、7、8、9、11、12、15,关闭球阀13、14,可实现风缸1有杆腔中活塞杆的伸出,进而将指形闸关闭。
[0022](2)打开总阀18、16以及分阀3、4、5、6、7、8、9、11、13、14,关闭球阀12、15,可实现风缸1有杆腔中活塞杆的收回,进而将指形闸打开。
[0023]以上对本申请所提供的技术方案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申请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申请的结构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申请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申请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指形闸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由无杆腔和有杆腔构成的风缸(1)、由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构成的阀座(10)以及分别与所述第一腔体、所述第二腔体连通的进风管路;所述风缸(1)的无杆腔与所述第一腔体连通,有杆腔与所述第二腔体连通,所述第一腔体和所述第二腔体均设有出气管路;所述进风管路、所述出气管路以及用于连通所述风缸(1)与所述阀座(10)的管路上均设有控制开闭的球阀。2.如权利要求1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范君银周贤龙
申请(专利权)人:金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