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除COD和氨氮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162784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06 23: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污水处理技术领域的一种高效除COD和氨氮设备,包括絮凝箱和净化箱,絮凝箱的右侧壁下部连通有输液管,输液管远离絮凝箱的一端贯穿净化箱的左侧壁上部并连通有盘管一,净化箱的内壁固定有填料催化层,絮凝箱的右端上部固定有壳体,壳体的底端连通有输风管,输风管的底端连通有盘管二;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加入絮凝箱、净化箱个液泵等,絮凝箱中加入絮凝剂有利于将污水中的悬浮物和胶体物质进行聚集,有效去除水中的微生物和病原菌等,启动液泵,过滤后的污水进入净化箱,在氧气和催化剂的催化作用下,对污水予以催化氧化处理,进一步净化污水,通过絮凝箱和净化箱的设置,实现了污水中COD和氨氮的有效去除,设备的占地面积较小。占地面积较小。占地面积较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效除COD和氨氮设备


[0001]本技术涉及污水处理
,具体为一种高效除COD和氨氮设备。

技术介绍

[0002]化学需氧量COD(Chemical Oxygen Demand)是以化学方法测量水样中需要被氧化的还原性物质的量。废水、废水处理厂出水和受污染的水中,能被氧化剂氧化的物质(一般为有机物)的氧当量。在河流污染和工业废水性质的研究以及废水处理厂的运行管理中,它是一个重要的而且能较快测定的有机物污染参数,常以符号COD表示。氨氮是指以氨或铵离子形式存在的化合氮,即水中以游离氨和铵离子形式存在的氮。
[0003]污水在排出之前需要对其过滤净化,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现有技术中,通过需要将污水先过滤,再将污水引入曝气池内,该种处理污水的方式占地面积较大。
[0004]因此提出一种高效除COD和氨氮设备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效除COD和氨氮设备,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效除COD和氨氮设备,包括絮凝箱和净化箱,所述絮凝箱的左侧壁上部连通有进液管,且絮凝箱的顶壁左侧连通有投料管,所述絮凝箱的顶壁中心处转动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固定有搅拌棒,且转轴的顶端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与絮凝箱固定,所述絮凝箱的右侧壁下部连通有输液管,且絮凝箱的内壁对应输液管的位置固定有滤网一,所述输液管设有液泵,且输液管远离絮凝箱的一端贯穿净化箱的左侧壁上部,所述输液管的贯穿端连通有盘管一,所述净化箱的内壁对应盘管一的下侧位置固定有填料催化层,所述絮凝箱的右端上部固定有壳体,所述壳体内设有扇叶,所述扇叶的顶端固定有转杆,所述转杆与壳体的内壁转动连接,且转杆与转轴传动连接,所述壳体的底端连通有输风管,所述输风管的底端贯穿净化箱的左侧壁对应填料催化层的下侧位置,且输风管的贯穿端连通有盘管二,所述净化箱的顶壁连通有排气管,且净化箱的后侧壁下部连通带有阀门的排液管,所述盘管一和盘管二均与净化箱的内壁固定。
[0007]优选的,所述转轴的底端对称固定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底端对应滤网一的位置固定有清理刷。
[0008]优选的,所述转杆与壳体的内壁之间还设有支撑杆,所述转杆与支撑杆转动连接,所述支撑杆与壳体的内壁固定。
[0009]优选的,所述转杆的顶端固定有同步轮二,所述转轴对应同步轮二的位置固定有同步轮一,所述同步轮一和同步轮二之间套设有同步带。
[0010]优选的,所述净化箱的内壁对应盘管一的上侧位置固定有滤网二,所述滤网二为活性炭滤网。
[0011]优选的,所述絮凝箱的后端设有侧门。
[0012]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3]1、通过加入絮凝箱、净化箱个液泵等,絮凝箱中加入絮凝剂有利于将污水中的悬浮物和胶体物质进行聚集,有效去除水中的微生物和病原菌等,启动液泵,过滤后的污水进入净化箱,在氧气和催化剂的催化作用下,对污水予以催化氧化处理,进一步净化污水,通过絮凝箱和净化箱的设置,实现了污水中COD和氨氮的有效去除,设备的占地面积较小;
[0014]2、通过加入搅拌棒、连接杆和清理刷等,启动电机,带动转轴和搅拌棒转动,对絮凝箱内的液体予以搅拌,提高絮凝速度,同时,清理刷随之转动,对滤网一进行清理,避免滤网一的堵塞。
附图说明
[001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6]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图1中A结构放大示意图;
[0018]图3为本技术盘管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9]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0020]1‑
絮凝箱,2

投料管,3

进液管,4

转轴,5

搅拌棒,6

电机,7

滤网一,8

输液管,9

液泵,10

盘管一,11

盘管二,12

支撑杆,13

填料催化层,14

净化箱,15

排液管,16

壳体,17

转杆,18

扇叶,19

输风管,20

同步轮一,21

同步带,22

同步轮二,23

连接杆、24

清理刷,25

滤网二,26

排气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2]请参阅图1

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高效除COD和氨氮设备,包括絮凝箱1和净化箱14,絮凝箱1的后端设有侧门,絮凝箱1的左侧壁上部连通有进液管3,且絮凝箱1的顶壁左侧连通有投料管2,絮凝箱1的顶壁中心处转动连接有转轴4,转轴4固定有搅拌棒5,且转轴4的顶端连接有电机6,电机6与絮凝箱1固定,转轴4的底端对称固定有连接杆23,连接杆23的底端对应滤网一7的位置固定有清理刷24,对滤网一7进行清理,避免滤网一7的堵塞。絮凝箱1的右侧壁下部连通有输液管8,且絮凝箱1的内壁对应输液管8的位置固定有滤网一7,输液管8设有液泵9,且输液管8远离絮凝箱1的一端贯穿净化箱14的左侧壁上部,输液管8的贯穿端连通有盘管一10,净化箱14的内壁对应盘管一10的下侧位置固定有填料催化层(填料层内放置有催化剂)13,絮凝箱1的右端上部固定有壳体16,壳体16内设有扇叶18,扇叶18的顶端固定有转杆17,转杆17与壳体16的内壁转动连接,且转杆17与转轴4传动连接,转杆17的顶端固定有同步轮二22,转轴4对应同步轮二22的位置固定有同步轮一
20,同步轮一20和同步轮二22之间套设有同步带21。壳体16的底端连通有输风管19,输风管19的底端贯穿净化箱14的左侧壁对应填料催化层13的下侧位置,且输风管19的贯穿端连通有盘管二11,净化箱14的顶壁连通有排气管26,且净化箱14的后侧壁下部连通带有阀门的排液管15,盘管一10和盘管二11均与净化箱14的内壁固定。
[0023]转杆17与壳体16的内壁之间还设有支撑杆1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效除COD和氨氮设备,包括絮凝箱(1)和净化箱(14),其特征在于:所述絮凝箱(1)的左侧壁上部连通有进液管(3),且絮凝箱(1)的顶壁左侧连通有投料管(2),所述絮凝箱(1)的顶壁中心处转动连接有转轴(4),所述转轴(4)固定有搅拌棒(5),且转轴(4)的顶端连接有电机(6),所述电机(6)与絮凝箱(1)固定,所述絮凝箱(1)的右侧壁下部连通有输液管(8),且絮凝箱(1)的内壁对应输液管(8)的位置固定有滤网一(7),所述输液管(8)设有液泵(9),且输液管(8)远离絮凝箱(1)的一端贯穿净化箱(14)的左侧壁上部,所述输液管(8)的贯穿端连通有盘管一(10),所述净化箱(14)的内壁对应盘管一(10)的下侧位置固定有填料催化层(13),所述絮凝箱(1)的右端上部固定有壳体(16),所述壳体(16)内设有扇叶(18),所述扇叶(18)的顶端固定有转杆(17),所述转杆(17)与壳体(16)的内壁转动连接,且转杆(17)与转轴(4)传动连接,所述壳体(16)的底端连通有输风管(19),所述输风管(19)的底端贯穿净化箱(14)的左侧壁对应填料催化层(13)的下侧位置,且输风管(19)的贯穿端连通有盘管二(11),所述净化箱(1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磊徐国想侯廷建卞光明黄娟陈鸣杜荣荣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拓孚工程设计研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