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小型水厂的简易澄清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162102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06 23: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适用于小型水厂的简易澄清装置,包括设备基础、壳体、沉淀区、澄清水池、污泥浓缩区和反应区,反应区的上端连接有加药系统,反应区的下端设置有混合装置,混合装置内设置有进水管,进水管的端部设置有进水口;壳体内设置有进水井,进水井设置在反应区的外侧,反应区呈锥形设置,底端伸入至污泥浓缩区,澄清水池上连接有出水管;污泥浓缩区设置为锥形结构,锥形结构的底端与混合装置连接,混合装置固定在设备基础上,混合装置内设置有回流管,回流管向上延伸至加药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上述结构的一种适用于小型水厂的简易澄清装置,结构紧凑,占地面积较小,节能了资源,更加适用于用水量较少的城镇、村庄或人员较少的场所。员较少的场所。员较少的场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适用于小型水厂的简易澄清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澄清池
,尤其是涉及一种适用于小型水厂的简易澄清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城乡供水需求日益增加。随着地下水资源形势日益严峻,大力发展及利用地上水的水处理技术,保证水量、水质,满足安全饮水需求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然而地上及地下水资源水质恶化与人们对健康饮水要求提高之间的矛盾日益扩大,在国家的农村及城镇饮水安全的政策及环境之下,新建及改造适合农村及城镇的,节能、安全、投资及运营成本较低的中心型自来水厂对于整个行业是机遇,又是挑战。但是现有的水处理澄清装置不适用在用水量较少的城镇、村庄或人员较少的场所,现有的占地较大,浪费资源,且结构较为复杂。鉴于以上原因,设计一种适用于小型水厂的简易澄清装置是很有必要的。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适用于小型水厂的简易澄清装置,结构紧凑,占地面积较小,节能了资源,更加适用于用水量较少的城镇、村庄或人员较少的场所。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适用于小型水厂的简易澄清装置,包括设备基础、壳体、沉淀区、澄清水池、污泥浓缩区和反应区,所述反应区的上端连接有加药系统,所述反应区的下端设置有混合装置,所述混合装置内设置有进水管,所述进水管的端部设置有进水口;
[0005]所述壳体内设置有进水井,所述进水井设置在所述反应区的外侧,所述反应区呈锥形设置,底端伸入至所述污泥浓缩区,所述污泥浓缩区设置在所述沉淀区的下方,所述沉淀区设置在所述澄清水池的下方,所述澄清水池上连接有出水管,所述出水管的端部设置有出水口;
[0006]所述污泥浓缩区设置为锥形结构,锥形结构的底端与所述混合装置连接,所述混合装置固定在所述设备基础上,所述混合装置内设置有回流管,所述回流管向上延伸至加药区,所述加药区设置在所述澄清水池的上方,所述加药区与所述加药系统连接。
[0007]优选的,所述壳体的底端两侧设置有支撑腿,所述支撑腿的底端固定在所述设备基础上。
[0008]优选的,所述进水管设置为L型结构,且所述进水管固定在所述支撑腿上。
[0009]优选的,所述设备基础上设置有支撑架,所述加药系统固定在所述支撑架上。
[0010]优选的,所述加药系统的底端高于所述进水井的底端,所述进水井的顶端和所述壳体的顶端均固定在所述支撑架上。
[0011]因此,本技术采用上述结构的一种适用于小型水厂的简易澄清装置,结构紧凑,占地面积较小,节能了资源,更加适用于用水量较少的城镇、村庄或人员较少的场所。
[0012]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技术一种适用于小型水厂的简易澄清装置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4]以下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
[0015]除非另外定义,本技术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技术所属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本技术中使用的“第一”、“第二”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不同的组成部分。“包括”或者“包含”等类似的词语意指出现该词前面的元件或者物件涵盖出现在该词后面列举的元件或者物件及其等同,而不排除其他元件或者物件。“连接”或者“相连”等类似的词语并非限定于物理的或者机械的连接,而是可以包括电性的连接,不管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上”、“下”、“左”、“右”等仅用于表示相对位置关系,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后,则该相对位置关系也可能相应地改变。
[0016]实施例
[0017]图1为本技术一种适用于小型水厂的简易澄清装置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适用于小型水厂的简易澄清装置,包括设备基础1、壳体2、沉淀区3、澄清水池4、污泥浓缩区5和反应区6,反应区6的上端连接有加药系统7,反应区6的下端设置有混合装置8,混合装置8内设置有进水管9,进水管9的端部设置有进水口10;壳体2内设置有进水井11,进水井11设置在反应区6的外侧,反应区6呈锥形设置,底端伸入至污泥浓缩区5,污泥浓缩区5设置在沉淀区3的下方,沉淀区3设置在澄清水池4的下方,澄清水池4上连接有出水管12,出水管12的端部设置有出水口13;污泥浓缩区5设置为锥形结构,锥形结构的底端与混合装置8连接,混合装置8固定在设备基础1上,混合装置8内设置有回流管14,回流管14向上延伸至加药区15,加药区15设置在澄清水池4的上方,加药区15与加药系统7连接。本技术是利用混合装置水利紊流作用,使污泥混合区内部分需要回流泥渣吸入进水井内与待处理原水(简称:浑水)混合循环流动,在药剂的作用下,浑水在反应区充分反应,完成絮凝和澄清的过程。在加药区、反应区、混合装置的原水中胶体和回流泥渣进行充分接触絮凝,结成大块絮体后,在沉淀区中分离。清水向上澄清水池排出。下沉的泥渣一部分进入污泥浓缩区经排泥管排出,另一部分沿回流管再进入加药区、反应区进行循环絮凝。
[0018]壳体2的底端两侧设置有支撑腿16,支撑腿16的底端固定在设备基础1上。进水管9设置为L型结构,且进水管9固定在支撑腿16上。
[0019]设备基础1上设置有支撑架17,加药系统7固定在支撑架17上。加药系统7的底端高于进水井11的底端,进水井11的顶端和壳体2的顶端均固定在支撑架17上。
[0020]工作原理:通过混合装置,用于污泥循环以及在絮凝反应前将原水、污泥和药剂在反应区中充分混合,污泥浓缩区底部为锥斗使污泥更容易进入控制循环的混合装置中,因此不需要配置其他机械装置,进一步达到节能效果。该澄清池因占地面积小,结构紧凑,故当用于澄清沉淀时上升流速不能超过2.5m/h,用于软化作用时上升流速不能超过5~7m/h。
[0021]因此,本技术采用上述结构的一种适用于小型水厂的简易澄清装置,结构紧凑,占地面积较小,节能了资源,更加适用于用水量较少的城镇、村庄或人员较少的场所。
[0022]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进行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等同替换亦不能使修改后的技术方案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用于小型水厂的简易澄清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设备基础、壳体、沉淀区、澄清水池、污泥浓缩区和反应区,所述反应区的上端连接有加药系统,所述反应区的下端设置有混合装置,所述混合装置内设置有进水管,所述进水管的端部设置有进水口;所述壳体内设置有进水井,所述进水井设置在所述反应区的外侧,所述反应区呈锥形设置,底端伸入至所述污泥浓缩区,所述污泥浓缩区设置在所述沉淀区的下方,所述沉淀区设置在所述澄清水池的下方,所述澄清水池上连接有出水管,所述出水管的端部设置有出水口;所述污泥浓缩区设置为锥形结构,锥形结构的底端与所述混合装置连接,所述混合装置固定在所述设备基础上,所述混合装置内设置有回流管,所述回流管向上延伸至加药区,所述加药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天锦
申请(专利权)人:沧州市海诚水处理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