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幕墙的生成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本申请涉及建筑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幕墙的生成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技术介绍
在施工队建设幕墙时,出于建设难度与建设成本的考虑,通常是将一个幕墙划分为多个子幕墙,通过拼接子幕墙的方式得到成品幕墙。因此,幕墙的划分方式直接决定了最终得到的成品幕墙是否符合施工队的实际建设需求。由于有些幕墙的表面带有一定曲度,故拼接该幕墙的子幕墙的设计难度更高,如果由人力统计每一块子幕墙的各项参数,那么将大大提升施工队的建设成本。因此,亟需一种幕墙的生成方法,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幕墙的生成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解决幕墙参数统计效率低且统计成本高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幕墙的生成方法,所述生成方法包括:获取立体子幕墙的当前塑形指令,其中所述塑形指令用以指示立体子幕墙调整为无曲面子幕墙和/或有曲面子幕墙,所述立体子幕墙可组成立体幕墙;确定立体子幕墙的当前塑形指令;当确定立体子幕墙的当前塑形指令为曲面塑形指令时,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幕墙的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生成方法包括:/n获取立体子幕墙的当前塑形指令,其中所述塑形指令用以指示立体子幕墙调整为无曲面子幕墙和/或有曲面子幕墙,所述立体子幕墙可组成立体幕墙;/n确定立体子幕墙的当前塑形指令;/n当确定立体子幕墙的当前塑形指令为曲面塑形指令时,获取每一立体子幕墙的点的数量;以及/n根据每一立体子幕墙的点的数量,构建立体子幕墙模型。/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幕墙的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生成方法包括:
获取立体子幕墙的当前塑形指令,其中所述塑形指令用以指示立体子幕墙调整为无曲面子幕墙和/或有曲面子幕墙,所述立体子幕墙可组成立体幕墙;
确定立体子幕墙的当前塑形指令;
当确定立体子幕墙的当前塑形指令为曲面塑形指令时,获取每一立体子幕墙的点的数量;以及
根据每一立体子幕墙的点的数量,构建立体子幕墙模型。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立体子幕墙的当前塑形指令的步骤之前,包括:
通过预设的降维模型,转换立体幕墙为平面幕墙;
通过预设的平面分割模型,划分所述平面幕墙为多个平面子幕墙;以及
通过预设的升维模型,转换平面子幕墙为立体子幕墙。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立体子幕墙的当前塑形指令的步骤中,当确定立体子幕墙的当前塑形指令为平面塑形指令,则执行以下步骤:
根据立体子幕墙的所有点,获得平均中心点和平均法向量;
根据所述平均中心点和所述平均法向量,转换立体子幕墙为无曲面子幕墙。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立体子幕墙的当前塑形指令的步骤中,若立体子幕墙的当前塑形指令为曲面塑形指令,则执行以下步骤:
判断同一立体子幕墙中相邻的两条线段的最小夹角是否在一预设角度内;以及
若判定同一立体子幕墙中相邻的两条线段的最小夹角在所述预设角度内,合并相邻的两条线段。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每一立体子幕墙的点的数量,构建立体子幕墙模型的步骤,包括:
计算立体子幕墙的点的数量;
根据预设的幕墙模型库,生成与立体子幕墙的点的数量对应的立体子幕墙模型;以及
调整所述立体子幕墙模型的位置,以使所述立体子幕墙模型的中心点与立体子幕墙的中心点重合。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立体子幕墙的当前塑形指令的步骤之前,包括:
获取轴网面;以及
根据所述轴网面以及预设的分割参数,得到立体子幕墙。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轴网面以及预设的分割参数,得到立体子幕墙的步骤之后,包括:
判断同一立体子幕墙中相邻的两条线段的最小夹角是否在一预设角度内;以及
若判定同一立体子幕墙中相邻的两条线段的最小夹角在所述预设角度内,合并相邻的两条线段。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轴网面的步骤包括:
获取立体幕墙的两条初始轴网线;
获取两条初始轴网线之间的所有轴网线;以及
根据两条初始轴网线以及两条初始轴网线之间的所有轴网线生成相应的轴网面。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两条初始轴网线之间的所有轴网线的步骤包括:
获取两条初始轴网线的中心点;
根据两条初始轴网线的中心点,生成初始向量;
标记所有轴网线为待判断轴网线,并获取待判断轴网线的数量;
判断待判断轴网线的数量是否为零;
若判定待判断轴网线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尤勇敏,其他发明人请求不公开姓名,
申请(专利权)人:久瓴江苏数字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