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航标设备的雷电浪涌防护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155414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06 22: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用于航标设备的雷电浪涌防护电路,包括:依次连接的高压共模抑制电路、延时电路、高压差模抑制电路、滤波电路和关断电路;所述高压共模抑制电路的输入端与外部电源输入电路相连;所述关断电路的输出端与用电负载相连;所述高压共模抑制电路包括:气体放电管G1,所述延时电路包括电感L1、电感L2,所述高压差模抑制电路包括:电阻R1、电阻R2、二极管VD1、二极管VD2和气体放电管G2,所述滤波电路包括:电容C1、电容C2和电容C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能够有效地抑制雷电浪涌电流,可靠性较高的的有益效果,适用于航标设备安全防护的领域。领域。领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航标设备的雷电浪涌防护电路


[0001]本技术涉及航标设备保护的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航标设备的雷电浪涌防护电路。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我国现代化程度的提高,电子系统向网络化、智能化迅猛发展,而电子器件普遍存在绝缘强度低、过电压和过电流耐受能力差、对电磁干扰敏感等弱点,一旦受到直接雷击或其附近区域发生雷击,雷电过电压、过电流和脉冲电磁场会通过供电线、仪表信号线、电缆汇线槽、穿线管等途径到达电子设备,威胁电子设备的正常工作和安全运行。
[0003]尤其是航标设备,由于其安装在户外,当雷击浪涌到来时,浪涌能量很容易传输到设备里面,如果防护不当,轻则使仪表设备工作失灵,重则使仪表设备永久性损坏,威胁过往船舶的航行安全。
[0004]因此,一种能够有效地抑制雷电浪涌电流,可靠性较高的用于航标设备的雷电浪涌防护电路就显得尤为重要。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相关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有效地抑制雷电浪涌电流,可靠性较高的用于航标设备的雷电浪涌防护电路。
[000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0007]一种用于航标设备的雷电浪涌防护电路,包括:依次连接的高压共模抑制电路、延时电路、高压差模抑制电路、滤波电路和关断电路;所述高压共模抑制电路的输入端与外部电源输入电路相连;所述关断电路的输出端与用电负载相连。
[0008]优选地,所述高压共模抑制电路包括:气体放电管G1,所述延时电路包括电感L1、电感L2,所述高压差模抑制电路包括:电阻R1、电阻R2、二极管VD1、二极管VD2和气体放电管G2,所述滤波电路包括:电容C1、电容C2和电容C3;所述气体放电管G1的一端分别与电感L1的一端、外部电源输入电路的第一输出端相连,所述气体放电管G1的另一端分别与电感L2的一端、外部电源输入电路的第一输出端相连,所述气体放电管G1的接地端接地;所述电感L1的另一端串接电阻R1后分别与二极管VD1的一端、电容C1的一端、电容C2的一端、关断电路的第一输入端相连,所述二极管VD1的另一端分别与气体放电管G2的一端、二极管VD2的一端相连,所述气体放电管G2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电感L2的另一端串接电阻R2后分别与二极管VD2的另一端、电容C1的另一端、电容C3的一端、关断电路的第二输入端相连;所述电容C2的另一端并接电容C3的另一端后接地。
[0009]优选地,关断电路包括:二极管D1、二极管D2、电阻R3、电阻R4和电容C4;
[0010]所述二极管D1的正极与关断电路的第一输入端相连,所述二极管D1的负极并接三极管Q1的发射极后与场效应管Q2的漏极相连,所述三极管Q1的基极串接二极管D2、电阻R3后分别与电阻R4的一端、电容C4的一端、关断电路的第二输入端、用电负载的第二输入端相
连;所述电阻R4的另一端并接三极管Q1的集电极后与场效应管Q2的栅极相连,所述场效应管Q2的源极并接电容C4的另一端后与用电负载的第一输入端相连。
[0011]优选地,所述外部电源输入电路与高压共模抑制电路之间串接保险丝F1。
[0012]优选地,所述气体放电管G1为三端放电管,所述气体放电管G1的击穿电压为1000Vp~3000Vp;
[0013]所述气体放电管G2的击穿电压小于气体放电管G1的击穿电压。
[0014]优选地,所述二极管VD1、二极管VD2均为瞬态抑制二极管
[0015]优选地,所述电容C2和电容C3为共模滤波电容,其电容值为470pF。
[0016]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在于:
[0017]本技术包括高压共模抑制电路、延时电路、高压差模抑制电路、滤波电路和关断电路,使用时:当输入端出现浪涌电压时,通过高压共模抑制电路能够对高压共模浪涌进行脉冲抑制,通过高压差模抑制电路能够对高压差模浪涌进行脉冲抑制,通过滤波电路能够滤除线路上的共模干扰,通过关断电路能够实现关断功能,防止负向浪涌电流进入用电负载,大大提升防浪涌能力;此外,本技术中的延时电路是高压共模抑制电路和高压差模抑制电路之间的匹配电路,不仅起到延时作用,同时也能够消除并行线路上的共模干扰,能够有效提升高压差模抑制电路防浪涌能力,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0018]图1是本技术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0019]图2是本技术的电路原理图;
[0020]图中:10为高压共模抑制电路,20为延时电路,30为高压差模抑制电路,40为滤波电路,50为关断电路,60为外部电源输入电路,70为用电负载。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2]其次,本技术结合示意图进行详细描述,在详述本技术实施例时,为便于说明,表示器件结构的剖面图会不依一般比例作局部放大,而且所述示意图只是示例,其在此不应限制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此外,在实际制作中应包含长度、宽度及深度的三维空间尺寸。
[0023]以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所述一种用于航标设备的雷电浪涌防护电路的一个实施例。
[0024]实施例一
[0025]图1是本技术的电路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一种用于航标设备的雷电浪涌防护电路,包括:依次连接的高压共模抑制电路10、延时电路20、高压差模抑制电路30、滤波电路40和关断电路50;所述高压共模抑制电路10的输入端与外部电源输入电路60相连;所
述关断电路50的输出端与用电负载70相连。
[0026]本技术包括高压共模抑制电路10、延时电路20、高压差模抑制电路30、滤波电路40和关断电路70,使用时:当输入端出现浪涌电压时,通过高压共模抑制电路10能够对高压共模浪涌进行脉冲抑制,通过高压差模抑制电路30能够对高压差模浪涌进行脉冲抑制,通过滤波电路40能够滤除线路上的共模干扰,通过关断电路50能够实现关断功能,防止负向浪涌电流进入用电负载70,大大提升防浪涌能力;此外,本技术中的延时电路20是高压共模抑制电路10和高压差模抑制电路30之间的匹配电路,不仅起到延时作用,同时也能够消除并行线路上的共模干扰,能够有效提升高压差模抑制电路30防浪涌能力,实用性强。
[0027]实施例二
[0028]图2是本技术的电路原理图;如图2所示,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一种用于航标设备的雷电浪涌防护电路,所述高压共模抑制电路10包括:气体放电管G1,所述延时电路20包括电感L1、电感L2,所述高压差模抑制电路30包括:电阻R1、电阻R2、二极管VD1、二极管VD2和气体放电管G2,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航标设备的雷电浪涌防护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连接的高压共模抑制电路(10)、延时电路(20)、高压差模抑制电路(30)、滤波电路(40)和关断电路(50);所述高压共模抑制电路(10)的输入端与外部电源输入电路(60)相连;所述关断电路(50)的输出端与用电负载(70)相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航标设备的雷电浪涌防护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压共模抑制电路(10)包括:气体放电管G1,所述延时电路(20)包括电感L1、电感L2,所述高压差模抑制电路(30)包括:电阻R1、电阻R2、二极管VD1、二极管VD2和气体放电管G2,所述滤波电路(40)包括:电容C1、电容C2和电容C3;所述气体放电管G1的一端分别与电感L1的一端、外部电源输入电路(60)的第一输出端相连,所述气体放电管G1的另一端分别与电感L2的一端、外部电源输入电路(60)的第一输出端相连,所述气体放电管G1的接地端接地;所述电感L1的另一端串接电阻R1后分别与二极管VD1的一端、电容C1的一端、电容C2的一端、关断电路(50)的第一输入端相连,所述二极管VD1的另一端分别与气体放电管G2的一端、二极管VD2的一端相连,所述气体放电管G2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电感L2的另一端串接电阻R2后分别与二极管VD2的另一端、电容C1的另一端、电容C3的一端、关断电路(50)的第二输入端相连;所述电容C2的另一端并接电容C3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小乐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旺湖电气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