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热电偶大热沉结构柱塞式热流传感器
本专利技术属于环境辐射热测试
,具体涉及一种双热电偶大热沉结构柱塞式热流传感器。
技术介绍
热流测试需求广泛存在于航空、航天、新能源利用等工程
,特别是在航空航天领域,随着型号技术的发展,运载火箭、高超声速飞行器、新型智能导弹等武器装备均对复杂环境下热流密度测试提出了更高的应用需求:火箭发射过程中,尾部喷流环境恶略而复杂,热流密度超过了MW/m2量级,为了精准监测火箭发动机尾部喷流热流密度,评价发动机工作特性,强化工装平台的建设保护,对热流测试提出了超高量程需求;高超声速飞行器在巡航过程中头锥、翼前缘等部位面临着严酷的气动加热效应,为了实现对机身全周期气动热环境预示以及热防护结构设计,对热流测试提出了长时间监测需求;智能导弹由于智能突防、跨域等要求,将导致导弹在飞行过程中气动热环境发生显著变化,为实现对弹体热环境的精准监测,对热流测试提出了高精度需求。由此,提升极限环境下热流测试综合性能、以及提升测量元件的可靠性,对航空航天技术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热流传感器是测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热电偶大热沉结构柱塞式热流传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凸字形热沉(11),K型热电偶(12),外壳(13)和安装壳(14),所述凸字形热沉(11)与外壳(13)螺纹连接,传感器安装壳(14)分别与传感器外壳(13)和试验工装螺纹连接,所述K型热电偶(12)有两支,分别以激光点焊的方式固定在凸字形热沉(11)靠近外壳(13)的一侧,两支K型热电偶(12)在凸字形热沉(11)的轴向存在高度差,K型热电偶(12)的热偶线沿走线槽延伸至凸字形热沉(11)远离外壳(13)的一侧端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热电偶大热沉结构柱塞式热流传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凸字形热沉(11),K型热电偶(12),外壳(13)和安装壳(14),所述凸字形热沉(11)与外壳(13)螺纹连接,传感器安装壳(14)分别与传感器外壳(13)和试验工装螺纹连接,所述K型热电偶(12)有两支,分别以激光点焊的方式固定在凸字形热沉(11)靠近外壳(13)的一侧,两支K型热电偶(12)在凸字形热沉(11)的轴向存在高度差,K型热电偶(12)的热偶线沿走线槽延伸至凸字形热沉(11)远离外壳(13)的一侧端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热电偶大热沉结构柱塞式热流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字形热沉(11)整体呈截面为“凸”形的轴状结构,凸字形热沉(11)半径较小的一侧端面是热流的接收面,表面涂有吸收率为0.98的Co3O2混合物涂层(11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双热电偶大热沉结构柱塞式热流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双热电偶大热沉结构柱塞式热流传感器还包括耐高温无机胶(15),所述耐高温无机胶(15)填充在凸字形热沉(11)远离外壳(13)的一侧端部走线槽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双热电偶大热沉结构柱塞式热流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双热电偶大热沉结构柱塞式热流传感器还包括线缆插接件(16),所述线缆插接件(16)设置在K型热电偶(12)的线缆的出线端,所述K型热电偶(12)的热偶线合并后连接到线缆插接件(16)。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双热电偶大热沉结构柱塞式热流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字形热沉(11)和外壳(13)均采用无氧纯铜材料机械加工成型,所述传感器安装壳(14)采用不锈钢材料机械加工成型。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双热电偶大热沉结构柱塞式热流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字形热沉(11)内部沿中心线对称开设第一走线槽(112)和第二走线槽(113),所述第一走线槽(112)和第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洁,王则力,尹晓峰,胡由宏,武小峰,王成亮,何西波,王伟,郝逍然,陈一凡,陈日俊,杨爱玲,李芮,罗俊清,李智勇,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强度环境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