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风口摆风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152712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06 22: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空调风口摆风装置,包括第一驱动电机和风管,风管轴线为横向,风管开有不以风管的轴线为中心的出风口,第一驱动电机驱动风管绕自身轴线自转从而使出风口上下运动。因为风管的轴线为横向,且风管的出风口不是以风管的轴线为中心,第一驱动电机驱动风管绕自身轴线自转,就可以使出风口上下运动,所以这种空调风口摆风装置可实现智能上下摆风。以这种空调风口摆风装置可实现智能上下摆风。以这种空调风口摆风装置可实现智能上下摆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空调风口摆风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空调设备
,具体涉及空调风口摆风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的家居空调系统一般是将处理好的空气通过固定的通风口直接送入室内,往往只能进行单一方向的送风,固定的送风方向很容易使得送风不均匀,从而使得处于送风方向的位置容易感受到寒冷,未处于送风方向的位置则感觉不到凉爽。
[0003]专利文献CN209910090U公开了一种工业冷气机的摆头装置,其采用包括电机,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曲柄,曲柄的输出端连接连杆,连杆输出端连接主动轮,主动轮通过同步带连接安装在从动轮上的风管组件,连杆与主动轮偏心连接。这种摆头装置工作时,电机带动曲柄转动,从而带动连杆摆动,从而带动主动轮转动,主动轮通过同步带来带动从动轮转动,则使得风管组件摆动。这种摆头装置通过摆动风管组件来实现左右摆风。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与现有技术设计思路不同的空调风口摆风装置,其可以实现上下摆风。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空调风口摆风装置,包括第一驱动电机和风管,风管轴线为横向,风管开有不以风管的轴线为中心的出风口,第一驱动电机驱动风管绕自身轴线自转从而使出风口上下运动。
[0006]更进一步地,所述出风口是径向的,所述第一驱动电机驱动风管绕自身轴线自转则使出风口上下摆动。
[0007]更进一步地,包括曲柄、第一连杆和摆动件,第一驱动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曲柄,曲柄活动连接第一连杆,第一连杆活动连接摆动件,摆动件固定连接风管,第一连杆摆动可带动摆动件摆动从而带动风管绕自身轴线自转。
[0008]更进一步地,所述摆动件具体是通过卡接固定连接风管的。
[0009]更进一步地,设有控制装置和位置感应装置,控制装置电连接位置感应装置和第一驱动电机。
[0010]更进一步地,所述位置感应装置包括光电传感器和开有缺口的挡板,所述光电传感器包括光发射器和光接收器,所述挡板固定连接风管,初始状态下挡板的缺口位于光电传感器的光发射器和光接收器之间,风管绕自身轴线自转则挡板也跟随风管运动,从而挡在光电传感器的光发射器和光接收器之间。
[0011]更进一步地,包括叶片摆动机构,叶片摆动机构设有可左右摆动的叶片,所述叶片设在出风口前方。
[0012]更进一步地,所述出风口有多个,所述叶片有对应的多片;所述多片叶片分别设在多个出风口各自的前方。
[0013]更进一步地,所述叶片摆动机构包括齿轮、与齿轮啮合的齿条和第二驱动电机,叶
片固定连接齿轮,第二驱动电机驱动齿条运动,从而带动齿轮转动,则使得叶片左右摆动。
[0014]更进一步地,包括转动盘、第二连杆和连接件,转动盘同轴连接第二驱动电机的输出轴,连接件固定连接齿条,第二连杆第一端偏心且活动连接转动盘,第二端活动连接连接件,第二驱动电机驱动转动盘转动,则带动第二连杆、连接件和齿条运动从而驱动齿轮转动,则使叶片摆动。
[0015]因为风管的轴线为横向,且风管的出风口不是以风管的轴线为中心,第一驱动电机驱动风管绕自身轴线自转,就可以使出风口上下运动,所以这种空调风口摆风装置能够实现上下摆风。
附图说明
[0016]图1是空调风口摆风装置的爆炸图。
[0017]图2是风口摆动机构的爆炸图。
[0018]图3是图2中A部位的局部视图。
[0019]图4是挡板和风管的局部视图。
[0020]图5是风管摆动机构安装完成之后的轴测图。
[0021]图6是叶片摆动机构的爆炸图。
[0022]图7是空调风口摆风装置安装完成之后的轴测图。
[0023]图8是空调风口摆风装置的出风口朝下摆动,叶片朝左摆动的轴测图。
[0024]图9是空调风口摆风装置的出风口朝上摆动,叶片朝右摆动的轴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5]见图1,空调风口摆风装置包括风管摆动机构1、叶片摆动机构2、控制装置(图中未示出)和接收装置(图中未示出),接收装置用于接收用户发出的操作信号,接收装置可以采用常规的用于接收信号的装置,比如采用现有的红外信号接收器,用户则通过按压遥控器上的按钮来发出作为操作信号的红外信号,或者采用设有操作按钮的操作面板,用户通过按压操作按钮来发出操作信号,控制装置电连接接收装置,接收装置接收到用户发出的操作信号之后,就将该操作信号发送到控制装置,控制装置根据接收到的操作信号控制相应的机构做出相应的动作。
[0026]见图2、图3和图4,风管摆动机构1包括底座7、风管10、第一驱动电机6、曲柄5、第一连杆4、摆动件3和位置感应装置,位置感应装置包括挡板9和光电传感器8,挡板9开有缺口91,控制装置电连接第一驱动电机6和位置感应装置的光电传感器8。风管10右端以自身轴线为中心设有进风口104和右卡位101,摆动件3第一端开有右卡口31,右卡位101卡入右卡口31,则使得摆动件3的第一端通过卡接来固定连接风管10的右端,摆动件3第二端用于活动连接第一连杆4。风管10沿自身轴线开有十个径向的出风口103,风管10左端设有左卡位102,挡板9中间开有左卡口92,左卡位102卡入左卡口92,就可以使得挡板9同轴连接风管10的左端。
[0027]见图2、图3、图4和图5,安装风管摆动机构1时,先把风管10的出风口103朝前,再将风管10的轴线横向设置,然后将风管10安装在底座7上方,风管10的左右两端分别穿过底座7左右两端的孔,从而使得风管10可在底座7上绕自身轴线自转,然后将第一驱动电机6安装
在底座7的右侧下方,再用曲柄5固定连接第一驱动电机6的输出轴,然后用摆动件3的第一端固定连接风管10的右端,使得摆动件3摆动时可带动风管10绕自身轴线自转,接着用第一连杆4的一端活动连接曲柄5,并且用第一连杆4的另一端活动连接摆动件3的第二端,然后把光电传感器8安装在底座7的左端,最后用挡板9同轴连接风管10左端,且使挡板9的缺口91朝下,这样就完成风管摆动机构1的安装了。光电传感器8是利用光发射器和光接收器来探测两者之间是否存在物体的设备,风管摆动机构1安装完成之后,挡板9位于光发射器和光接收器之间,在风管10的出风口103朝前的状态下,挡板9的缺口91朝下从而使得挡板9刚好不会挡在光发射器和光接收器之间,光接收器就会接收到来自光发射器的光,使得光接收器产生电信号发送给控制装置,以此状态下的风管10的位置为原点,控制装置就接收到风管10此时处于原点的电信号。
[0028]见图6,叶片摆动机构2包括机架21、十个摆动件22、导轨23、齿条241、连接件242、第二连杆27、转动盘26和第二驱动电机25,控制装置电连接第二驱动电机25,机架21上开有用来安装十个摆动件22的小孔,十个摆动件22都是由固定连接在一起的叶片221和齿轮222构成的,导轨23包括可相对滑动的上导轨231和下导轨232,上导轨231安装在下导轨232上,就被下导轨232限位,从而不能相对下导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空调风口摆风装置,包括第一驱动电机(6)和风管(10),其特征在于:风管(10)轴线为横向,风管(10)开有不以风管(10)的轴线为中心的出风口(103),第一驱动电机(6)驱动风管(10)绕自身轴线自转从而使出风口(103)上下运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风口摆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口(103)是径向的,所述第一驱动电机(6)驱动风管(10)绕自身轴线自转则使出风口(103)上下摆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风口摆风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曲柄(5)、第一连杆(4)和摆动件(3),第一驱动电机(6)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曲柄(5),曲柄(5)活动连接第一连杆(4),第一连杆(4)活动连接摆动件(3),摆动件(3)固定连接风管(10),第一连杆(4)摆动可带动摆动件(3)摆动从而带动风管(10)绕自身轴线自转。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调风口摆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摆动件(3)具体是通过卡接固定连接风管(10)的。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风口摆风装置,其特征在于:设有控制装置和位置感应装置,控制装置电连接位置感应装置和第一驱动电机(6)。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调风口摆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位置感应装置包括光电传感器(8)和开有缺口(91)的挡板(9),所述光电传感器(8)包括光发射器和光接收器,所述挡板(9)固定连接风管(10),初始状态下挡板(9)的缺口(91)位于光电传感器(8)的光发射器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傅峰峰江志强蔡顺发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富港万嘉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