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伏组件紧固结构及BIPV屋面支架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9150687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06 22:47
本发明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光伏组件紧固结构及BIPV屋面支架系统,该光伏组件紧固结构,可装设于光伏组件边缘,包括:导水槽、压块和剪刀型紧固机构。其中,剪刀型紧固机构包括两相互铰接的连接件,各连接件包括依次连接的连接部、铰接部和固定部,固定部外侧与第一导水槽内侧相配合。在装配状态下,压块与第一导水槽通过剪刀型紧固机构连接,剪刀型紧固机构一端通过两固定部反向旋转至预设角度,以卡置在第一导水槽内侧;另一端通过将两连接部分别与压块主体连接,以相对固定两连接件;第一固定位与第二固定位相对设置,之间形成光伏组件的夹持间隙。本发明专利技术实现了该装置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可有效增加光伏支架的防水导水效果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光伏组件紧固结构及BIPV屋面支架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光伏建筑一体化
,具体的说,涉及一种光伏组件紧固结构及BIPV屋面支架系统。
技术介绍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进步,人类对石油、煤炭等传统能源的开采能力迅速提高。同时,人类社会的发展对这些能源的需求也与日俱增,而传统能源污染环境、不可再生的特点决定了人类必将要寻找清洁、绿色、可再生的新能源来取代传统能源,而太阳能就是这样的能源之一。现有技术中,BIPV一般指光伏建筑一体化。光伏建筑一体化(即BIPVBuildingIntegratedPV,PV即Photovoltaic)是一种将太阳能发电(光伏)产品集成到建筑上的技术。通过将光伏组件安装到建筑屋顶以将光能转换为电能,有利于节能减排,将光能发电带入普通住户的生活中。实际应用中,光伏组件需要固定在屋顶上,且需要安装导水槽。由于螺钉需要由外向内穿过导水槽,往往会有雨水沿螺钉渗入到屋顶上,容易使金属结构生锈,造成屋面漏水。因此,能否设计一种光伏组件紧固结构,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可有效增加光伏支架的防水导水效果是本专利想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以上缺陷,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光伏组件紧固结构及BIPV屋面支架系统,实现了该装置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可有效增加光伏支架的防水导水效果的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光伏组件紧固结构,可装设于光伏组件边缘,包括:导水槽,包括第一导水槽和支撑部,所述第一导水槽横截面呈缩口状,所述支撑部至少设置在所述第一导水槽一侧,所述支撑部与所述第一导水槽轴线方向一致,所述支撑部表面具有第一固定位;压块,所述压块包括压块主体和预压部,所述预压部表面设置有具有第二固定位;剪刀型紧固机构,包括两个相互铰接的连接件,各个所述连接件包括依次连接的连接部、铰接部和固定部,所述固定部外侧与所述第一导水槽内侧相配合;其中,在装配前,两所述固定部合拢,且合拢后截面厚度小于所述第一导水槽的开口宽度,以装入所述第一导水槽内;在装配后,所述压块与所述第一导水槽通过所述剪刀型紧固机构连接,所述剪刀型紧固机构一端通过两个所述固定部相互远离地旋转至预设角度,以卡置在所述第一导水槽内侧;另一端通过将两个所述连接部分别与所述压块主体连接,以相对固定两个所述连接件;所述第一固定位与所述第二固定位相对设置,之间形成所述光伏组件的夹持间隙。本技术方案公开了一种光伏组件紧固结构,与现有技术的主要区别在于,本方案通过剪刀型紧固机构实现压块与导水槽的连接,一方面,剪刀型紧固机构通过两连接件的铰接连接方式,使连接件旋转至预设角度,使固定部卡置在第一导水槽内;另一方面,通过两连接部与压块主体的连接,使两连接件相对固定,保持预设角度并与导流槽连接。此外,通过导流槽沿高度方向对固定部的限位,使支撑部和预压部之间形成夹持间隙,以固定光伏组件。进而,无需在导水槽表面开设安装孔,避免了对安装孔处的密封工序,与此同时,第一导水槽可导流沿剪刀型紧固机构流至导流槽的雨水,有效增加光伏支架的防水导水效果。而在实际安装过程中,只需要将剪刀型紧固机构合拢伸入至第一导流槽后张开,压块安装至剪刀型紧固机构上方,对连接件进行锁紧,即可完成压块、剪刀型紧固机构和导流槽的相对固定,安装方便,可行性高。进一步地,所述预压部通过第一限位部衔接在所述压块主体远离所述导水槽的一侧,所述第一限位部远离所述压块主体的一侧具有光伏组件抵靠面。本技术方案进一步公开了压块的具体结构,通过第一限位部与预压部连接形成台阶状结构,使压块可对光伏组件同时提供沿高度方向和宽度方向的限位,增加本结构对光伏组件的固定效果。进一步地,所述压块主体表面间隙设置有第一连接位和第二连接位,两所述连接部远离所述固定部的一侧分别设置有第三连接位;当所述固定部的相互远离地旋转至所述预设角度,所述第一连接位和所述第二连接位分别与一所述第三连接位相对应,以相对固定两所述连接件。本技术方案进一步公开了压块的具体形式,通过在压块主体表面间隙设置第一连接位和第二连接位,可相对固定两连接件的连接部,使两固定部保持预设角度,既实现了压块与剪刀型紧固机构的连接,又保证剪刀型紧固机构与导流槽的连接强度。进一步地,所述压块主体表面间隙设置有两通孔,以形成所述第一连接位和所述第二连接位,两所述连接部远离所述固定部的一侧分别开设有螺纹孔,以形成两所述第三连接位;其中,在装配状态下,所述压块主体与所述连接部通过螺纹连接件连接。本技术方案进一步公开了压块的具体结构,通过在第一连接位和第二连接位处分别开设通孔,在两处第三连接位处分别开设螺纹孔,通过螺钉等螺纹连接件即可实现压块与剪刀型紧固机构的连接,安装、拆卸方便,且便于在维修过程中更换损坏部件。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导水槽具有第一抵靠面和第二抵靠面,所述第一抵靠面和所述第二抵靠面呈所述预设角度,以使所述第一导水槽横截面呈缩口状。本技术方案进一步公开了第一导水槽的具体结构,通过第一导水槽的缩口型、锥形或水滴型结构,在装配状态下,倾斜设置的第一抵靠面和第二抵靠面与两连接件固定部的外侧相配合,可分别为两固定部提供摩擦力,以保证夹持间隙的宽度范围,使光伏组件可牢靠的卡置在夹持间隙内。进一步地,所述铰接部具有铰接孔,所述铰接孔沿所述连接件宽度方向贯穿所述铰接部;所述铰接部沿所述铰接孔的轴线方向开设有安装缺口,两所述连接件在装配状态下,对应所述安装缺口相向卡接,且对应所述铰接孔位于同一轴线,通过铰接轴连接。本技术方案进一步公开了两个连接件的铰接结构,通过连接部开设安装缺口,在装配状态下,两安装缺口相对卡接,使一连接件的铰接部卡置在另一连接件的连接部与固定部之间,铰接牢靠,且在增加铰接孔长度的同时,使剪刀型紧固机构宽度较小。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导水槽两侧分别设置有所述支撑部;此外,所述压块主体两侧分别设置有所述第一限位部和所述预压部,以使所述第一导水槽两侧可分别形成一所述夹持间隙;或,所述压块主体一侧设置有所述第一限位部和所述预压部,另一侧设置有第二限位部,在装配状态下,所述第二限位部沿所述连接部向所述导水槽延伸。本技术方案进一步公开了光伏组件紧固结构的两种结构形式,一方面,通过在压块主体两侧分别设置第一限位部和预压部,使该光伏组件紧固结构两侧可同时形成夹持间隙,进而可用于连接两相邻光伏组件;另一方面,压块主体仅一侧设置有第一限位部和预压部,而另一侧设置有第二限位部,使该光伏组件紧固结构仅一侧形成夹持间隙,另一侧通过第二限位部增加剪刀型紧固机构与导流槽的连接强度,进而可单侧装设在相邻光伏组件边缘。增加了本装置的使用范围。进一步地,所述导水槽还包括第二导水槽,所述第二导水槽与所述第一导水槽轴线方向一致,且所述第二导水槽位于所述支撑部远离所述第一导水槽的一侧;其中,所述光伏组件与所述第一固定位之间装设有弹性垫片;和/或,所述第二固定位表面具有若干防滑齿纹;和/或,所述第一导水槽、所述支撑部和所述第二导水槽为一体压型成型。本技术方案进一步公开了导水槽的结构形式,一方面,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光伏组件紧固结构,可装设于光伏组件边缘,其特征在于,包括:/n导水槽,包括第一导水槽和支撑部,所述第一导水槽横截面呈缩口状,所述支撑部至少设置在所述第一导水槽一侧,所述支撑部与所述第一导水槽轴线方向一致,所述支撑部表面具有第一固定位;/n压块,所述压块包括压块主体和预压部,所述预压部表面设置有具有第二固定位;/n剪刀型紧固机构,包括两个相互铰接的连接件,每个所述连接件包括依次连接的连接部、铰接部和固定部,所述固定部外侧与所述第一导水槽内侧相配合;其中,/n在装配前,两所述固定部合拢,且合拢后截面厚度小于所述第一导水槽的开口宽度,以装入所述第一导水槽内;/n在装配后,所述压块与所述第一导水槽通过所述剪刀型紧固机构连接,所述剪刀型紧固机构一端通过两个所述固定部相互远离地旋转至预设角度,以卡置在所述第一导水槽内侧;另一端通过将两个所述连接部分别与所述压块主体连接,以相对固定两个所述连接件;所述第一固定位与所述第二固定位相对设置,之间形成所述光伏组件的夹持间隙。/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伏组件紧固结构,可装设于光伏组件边缘,其特征在于,包括:
导水槽,包括第一导水槽和支撑部,所述第一导水槽横截面呈缩口状,所述支撑部至少设置在所述第一导水槽一侧,所述支撑部与所述第一导水槽轴线方向一致,所述支撑部表面具有第一固定位;
压块,所述压块包括压块主体和预压部,所述预压部表面设置有具有第二固定位;
剪刀型紧固机构,包括两个相互铰接的连接件,每个所述连接件包括依次连接的连接部、铰接部和固定部,所述固定部外侧与所述第一导水槽内侧相配合;其中,
在装配前,两所述固定部合拢,且合拢后截面厚度小于所述第一导水槽的开口宽度,以装入所述第一导水槽内;
在装配后,所述压块与所述第一导水槽通过所述剪刀型紧固机构连接,所述剪刀型紧固机构一端通过两个所述固定部相互远离地旋转至预设角度,以卡置在所述第一导水槽内侧;另一端通过将两个所述连接部分别与所述压块主体连接,以相对固定两个所述连接件;所述第一固定位与所述第二固定位相对设置,之间形成所述光伏组件的夹持间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伏组件紧固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预压部通过第一限位部衔接在所述压块主体远离所述导水槽的一侧,所述第一限位部远离所述压块主体的一侧具有光伏组件抵靠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伏组件紧固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压块主体表面间隙设置有第一连接位和第二连接位,两所述连接部远离所述固定部的一侧分别设置有第三连接位;
当所述固定部的相互远离地旋转至所述预设角度,所述第一连接位和所述第二连接位分别与一所述第三连接位相对应,以相对固定两所述连接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光伏组件紧固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压块主体表面间隙设置有两通孔,以形成所述第一连接位和所述第二连接位,两所述连接部远离所述固定部的一侧分别开设有螺纹孔,以形成两所述第三连接位;其中,
在装配状态下,所述压块主体与所述连接部通过螺纹连接件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伏组件紧固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导水槽具有第一抵靠面和第二抵靠面,所述第一抵靠面和所述第二抵靠面呈所述预设角度,以使所述第一导水槽横截面呈缩口状。


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闫少仕杨颖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中信博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