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保温氧气面面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149868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06 22:46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纺织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保温氧气面面料,针对现有的保温面料在使用时保温效果差,布料结实柔韧度不够,且经常出现静电和老化褪色现象的问题,现提出如下方案,其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植物纤维40‑55份、陶瓷纤维30‑40份、涤纶40‑50份、聚丙烯纤维16‑20份、硅石粉3‑5份、氧化铝粉2‑4份、抗静电剂3‑5份、抗老化剂5‑8份。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提高面料的隔热保温功能,同时还能增加面料的韧性,便于长时间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保温氧气面面料
本专利技术涉及纺织
,尤其涉及一种保温氧气面面料。
技术介绍
在面料中,以空气层最流行,空气层面料主要是起到保暖的作用,相信空气层面料能越来越受国内外消费者的喜爱,和三明治网眼布一样,有更多的产品都用上它。现有的空气层面料在较为寒冷地区使用时保温效果不足,布料结实柔韧度不够,且经常出现静电和老化褪色现象,所以我们提出一种保温氧气面面料。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现有的保温面料在使用时保温效果差,布料结实柔韧度不够,且经常出现静电和老化褪色现象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保温氧气面面料。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保温氧气面面料,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植物纤维40-55份、陶瓷纤维30-40份、涤纶40-50份、聚丙烯纤维16-20份、棉浆粕5-7份、硅石粉3-5份、氧化铝粉2-4份、抗静电剂3-5份、抗老化剂5-8份。优选的,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植物纤维41-54份、陶瓷纤维31-39份、涤纶41-49份、聚丙烯纤维17-19份、棉浆粕5.5-6.5份、硅石粉3.5-4.5份、氧化铝粉2.5-3.5份、抗静电剂3.5-4.5份、抗老化剂6-7份。优选的,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植物纤维48份、陶瓷纤维35份、涤纶45份、聚丙烯纤维18份、棉浆粕6份、硅石粉4份、氧化铝粉3份、抗静电剂4份、抗老化剂6.5份。优选的,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材料定量;S2:将棉浆粕、硅石粉、氧化铝粉通过工业电炉进行高温熔融,形成流体,再采用压缩空气喷吹或用甩丝机甩丝成纤维状的混合物;S3:将抗静电剂和抗老化剂分别植入植物纤维、陶瓷纤维、涤纶、聚丙烯纤维和S2中纤维状的混合物中;S4:对植物纤维、陶瓷纤维、涤纶、聚丙烯纤维和S2中纤维状的混合物进行编织,制得面料。优选的,所述S2中将浆粕、硅石粉、氧化铝粉进行高温熔融混合,混合温度为210℃-280℃。优选的,所述S2中的将浆粕、硅石粉、氧化铝粉进行搅拌,搅拌釜的转速为300转/min,搅拌时间为10min-15min。优选的,所述S3中将抗静电剂和抗老化剂进行过滤提纯,再将植物纤维、陶瓷纤维、涤纶、聚丙烯纤维和S2中纤维状的混合物放入其中进行浸泡风干晾晒。优选的,所述S3中浸泡时为高压浸泡,且浸泡时间为1-2天,最后进行编织。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1)本方案通过棉浆粕、硅石粉、氧化铝粉与陶瓷纤维、涤纶、植物纤维进行植入混合使用,从而能够增加面料的保温隔热性能;(2)由于涤纶、聚丙烯纤维和植物纤维的混合使用,能够增加面料的韧性,使得面料更加结实耐用;(3)由于抗静电剂和抗老化剂的使用,能够防止面料在使用时出现静电,并还能够防止面料在长时间使用时的氧化腐蚀,从而增加面料的使用寿命。本专利技术能够提高面料的隔热保温功能,同时还能增加面料的韧性,便于长时间使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实施例一一种保温氧气面面料,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植物纤维40份、陶瓷纤维40份、涤纶50份、聚丙烯纤维20份、棉浆粕7份、硅石粉5份、氧化铝粉4份、抗静电剂5份、抗老化剂8份。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材料定量;S2:将棉浆粕、硅石粉、氧化铝粉通过工业电炉进行高温熔融,形成流体,再采用压缩空气喷吹或用甩丝机甩丝成纤维状的混合物;S3:将抗静电剂和抗老化剂分别植入植物纤维、陶瓷纤维、涤纶、聚丙烯纤维和S2中纤维状的混合物中;S4:对植物纤维、陶瓷纤维、涤纶、聚丙烯纤维和S2中纤维状的混合物进行编织,制得面料。本实施例中,S2中将浆粕、硅石粉、氧化铝粉进行高温熔融混合,混合温度为260℃-280℃。本实施例中,S2中的将浆粕、硅石粉、氧化铝粉进行搅拌,搅拌釜的转速为300转/min,搅拌时间为10min-15min。本实施例中,S3中将抗静电剂和抗老化剂进行过滤提纯,再将植物纤维、陶瓷纤维、涤纶、聚丙烯纤维和S2中纤维状的混合物放入其中进行浸泡风干晾晒。本实施例中,S3中浸泡时为高压浸泡,且浸泡时间为1-2天,最后进行编织。实施例二一种保温氧气面面料,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植物纤维43份、陶瓷纤维38份、涤纶48份、聚丙烯纤维19份、棉浆粕6.5份、硅石粉4.5份、氧化铝粉3.5份、抗静电剂4.5份、抗老化剂6.6份。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材料定量;S2:将棉浆粕、硅石粉、氧化铝粉通过工业电炉进行高温熔融,形成流体,再采用压缩空气喷吹或用甩丝机甩丝成纤维状的混合物;S3:将抗静电剂和抗老化剂分别植入植物纤维、陶瓷纤维、涤纶、聚丙烯纤维和S2中纤维状的混合物中;S4:对植物纤维、陶瓷纤维、涤纶、聚丙烯纤维和S2中纤维状的混合物进行编织,制得面料。本实施例中,S2中将浆粕、硅石粉、氧化铝粉进行高温熔融混合,混合温度为210℃-250℃。本实施例中,S2中的将浆粕、硅石粉、氧化铝粉进行搅拌,搅拌釜的转速为300转/min,搅拌时间为10min-15min。本实施例中,S3中将抗静电剂和抗老化剂进行过滤提纯,再将植物纤维、陶瓷纤维、涤纶、聚丙烯纤维和S2中纤维状的混合物放入其中进行浸泡风干晾晒。本实施例中,S3中浸泡时为高压浸泡,且浸泡时间为1-2天,最后进行编织。实施例三一种保温氧气面面料,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植物纤维46份、陶瓷纤维36份、涤纶46份、聚丙烯纤维17份、棉浆粕6份、硅石粉4份、氧化铝粉3份、抗静电剂4份、抗老化剂6.5份。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材料定量;S2:将棉浆粕、硅石粉、氧化铝粉通过工业电炉进行高温熔融,形成流体,再采用压缩空气喷吹或用甩丝机甩丝成纤维状的混合物;S3:将抗静电剂和抗老化剂分别植入植物纤维、陶瓷纤维、涤纶、聚丙烯纤维和S2中纤维状的混合物中;S4:对植物纤维、陶瓷纤维、涤纶、聚丙烯纤维和S2中纤维状的混合物进行编织,制得面料。本实施例中,S2中将浆粕、硅石粉、氧化铝粉进行高温熔融混合,混合温度为260℃-280℃。本实施例中,S2中的将浆粕、硅石粉、氧化铝粉进行搅拌,搅拌釜的转速为300转/min,搅拌时间为10min-15min。本实施例中,S3中将抗静电剂和抗老化剂进行过滤提纯,再将植物纤维、陶瓷纤维、涤纶、聚丙烯纤维和S2中纤维状的混合物放入其中进行浸泡风干晾晒。本实施例中,S3中浸泡时为高压浸泡,且浸泡时间为1-2天,最后进行编织。实施例四一种保温氧气面面料,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植物纤维43份、陶瓷纤维32份、涤纶4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保温氧气面面料,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植物纤维40-55份、陶瓷纤维30-40份、涤纶40-50份、聚丙烯纤维16-20份、棉浆粕5-7份、硅石粉3-5份、氧化铝粉2-4份、抗静电剂3-5份、抗老化剂5-8份。/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保温氧气面面料,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植物纤维40-55份、陶瓷纤维30-40份、涤纶40-50份、聚丙烯纤维16-20份、棉浆粕5-7份、硅石粉3-5份、氧化铝粉2-4份、抗静电剂3-5份、抗老化剂5-8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保温氧气面面料,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植物纤维41-54份、陶瓷纤维31-39份、涤纶41-49份、聚丙烯纤维17-19份、棉浆粕5.5-6.5份、硅石粉3.5-4.5份、氧化铝粉2.5-3.5份、抗静电剂3.5-4.5份、抗老化剂6-7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保温氧气面面料,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植物纤维48份、陶瓷纤维35份、涤纶45份、聚丙烯纤维18份、棉浆粕6份、硅石粉4份、氧化铝粉3份、抗静电剂4份、抗老化剂6.5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保温氧气面面料,其特征在于,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材料定量;
S2:将棉浆粕、硅石粉、氧化铝粉通过工业电炉进行高温熔融,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顼栋俞春兰曾鹏程张琴秦瑶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市美尔娜服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