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培养反应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149052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06 22:4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细胞培养反应器。本发明专利技术中,细胞培养反应器包括:容器,容器具有培养腔,容器的底部开设有进口,容器上还开设有出口;进口和出口均与培养腔相通,且出口位于进口上方;第一过滤层,第一过滤层封闭进口;以及,第二过滤层,第二过滤层封闭出口。与现有技术相比,使得更符合细胞生长环境要求,并提高细胞均一性,且在有限的空间内可培养更多的细胞,可实现大规模培养;同时降低人工、设备等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细胞培养反应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生物
,特别涉及细胞培养反应器。
技术介绍
动物细胞大规模培养是组织工程和再生医学领域的关键,解决大规模培养问题将为再生医学种子细胞生产等的规模化生产提供技术支撑,并有望将再生医学带入工业化时代。悬浮培养可以不受贴壁细胞的空间限制、细胞性状更均一、生产过程更简洁与稳定,是大规模生产动物细胞的较理想模式。目前,再生医学种子细胞,包括胚胎干细胞、诱导多能干细胞、诱导分化的细胞等大批量生产在成本和工艺上亟需优化;细胞疗法,包括Car-T等免疫细胞疗法的细胞生产过程也亟待降低成本和稳定工艺;细胞培养亟待解决受限于技术人员的细胞稳定性和时间周期保障性。总之,稳定且低成本的动物细胞悬浮培养方法和设备是目前市场的需求和未来发展的方向。目前动物细胞悬浮培养主要有发酵罐和细胞培养袋等。发酵罐来自传统发酵的改进和优化,但对无细胞壁保护的动物细胞损伤较大,培养不稳定,适用的细胞多为驯化的工程细胞,对原代培养的细胞并不友好。细胞培养袋等在免疫细胞治疗中应用逐渐广泛,然而其培养液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发生巨大变化,氧气供应等也不理想,规模化生产仍然受限。另外,如中空纤维等,其生产成本高、孔占比小、气液交换面积小、与动物细胞生长的要求有差距。而对于再生医学方向的种子细胞培养,基本还停留在以技术人员为主导的平面贴壁培养阶段,细胞培养密度低,细胞产量远远达不到工业化的要求。因其对技术人员的经验和操作要求较高,所以人员的劳动强度较大,批次稳定性较差。细胞与培养液的接触不均匀,细胞均一性差且在有限的空间内可培养的细胞量少,难以实现大规模培养。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细胞培养反应器,使得更符合细胞生长环境要求,并提高细胞均一性,且在有限的空间内可培养更多的细胞,可实现大规模培养;同时降低制作成本,也降低人工、设备等成本。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细胞培养反应器,包括:容器,所述容器具有培养腔,所述容器的底部开设有进口,所述容器上还开设有出口;所述进口和所述出口均与所述培养腔相通,且所述出口位于所述进口上方;第一过滤层,所述第一过滤层封闭所述进口;以及,第二过滤层,所述第二过滤层封闭所述出口。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容器具有开设有所述进口的底板;所述第一过滤层设置在所述容器内,且与所述底板相对设置且相互隔开。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容器包括:底座,所述第一过滤层和所述底板设置在所述底座上;容器本体,设置在所述底座上,且所述容器本体内具有培养腔,以及所述容器本体上开设有所述出口。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容器本体由上至下内径逐渐增大。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过滤层朝向所述底板的方向向中心聚拢。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进口设置在所述底板中心位置。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细胞培养反应器还包括:贯穿所述底板和所述第一过滤层的第一通道,且所述第一通道可操作地与所述培养腔相通,并通向所述容器的外部。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细胞培养反应器还包括:与所述进口相连通的第二通道,且所述第二通道通向所述容器的外部。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容器内具有贯穿所述容器且至少部分插入所述培养腔中的出液通道,其中所述出液通道位于所述培养腔中的部分上开设有所述出口。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过滤层为过滤袋,套设在所述出液通道上,所述过滤袋与所述出口处相隔开,且所述出口位于所述出液通道被所述过滤袋套住的区域上。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容器包括:容器本体,所述容器本体内具有所述培养腔,且所述容器本体的顶部开设有敞口;以及,盖体,与所述容器本体相连,封闭所述敞口;且所述出液通道贯穿所述盖体。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容器的顶部还设置有接口。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由于第一过滤层封闭进口,液体通过第一过滤层,再进入到培养腔中,培养腔中的液体通过第二过滤层过滤从出口排出,从而在培养细胞中,第一过滤层和第二过滤层将细胞阻隔在培养腔中的同时,可连续对培养腔中进行供液和换液,让氧气和养料供应更充足、代谢废物和细胞碎片能有效排出,细胞产品更稳定。且进口设置在底部,通过液流升力使细胞悬浮,又可避免剪切力对细胞的损伤,实现细胞的悬浮培养,在整个培养腔中都可培养细胞,增大细胞培养量,在有限的空间内可培养更多的细胞,可实现大规模培养,可降低设备成本。另外,可以充分释放对人力的依赖,大大节约人力,并降低了生产成本。附图说明一个或多个实施例通过与之对应的附图中的图片进行示例性说明,这些示例性说明并不构成对实施例的限定,附图中具有相同参考数字标号的元件表示为类似的元件,除非有特别申明,附图中的图不构成比例限制。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细胞培养反应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底座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00、细胞培养反应器;1、容器;2、第一过滤层;3、第二过滤层;4、进口;5、出口;10、培养腔;11、底座;12、容器本体;13、盖体;6、底板;7、第一通道;8、第二通道;9、出液通道;14、接口。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的阐述。然而,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本专利技术各实施方式中,为了使读者更好地理解本申请而提出了许多技术细节。但是,即使没有这些技术细节和基于以下各实施方式的种种变化和修改,也可以实现本申请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在下文的描述中,出于说明各种公开的实施例的目的阐述了某些具体细节以提供对各种公开实施例的透彻理解。但是,相关领域技术人员将认识到可在无这些具体细节中的一个或多个细节的情况来实践实施例。在其它情形下,与本申请相关联的熟知的装置、结构和技术可能并未详细地示出或描述从而避免不必要地混淆实施例的描述。除非语境有其它需要,在整个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中,词语“包括”和其变型,诸如“包含”和“具有”应被理解为开放的、包含的含义,即应解释为“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以便更清楚理解本专利技术的目的、特点和优点。应理解的是,附图所示的实施例并不是对本专利技术范围的限制,而只是为了说明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实质精神。在整个说明书中对“一个实施例”或“一实施例”的提及表示结合实施例所描述的特定特点、结构或特征包括于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因此,在整个说明书的各个位置“在一个实施例中”或“在一实施例”中的出现无需全都指相同实施例。另外,特定特点、结构或特征可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以任何方式组合。如该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中所用的单数形式“一”和“所述”包括复数指代物,除非文中清楚地另外规定。应当指出的是术语“或”通常以其包括“和/或”的含义使用,除非文中清楚地另外规定。在以下描述中,为了清楚展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及工作方式,将借助诸多方向性词语进行描述,但是应当将“前”、“后”、“左”、“右”、“外”、“内”、“向外”、“向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细胞培养反应器,其特征在于,包括:/n容器,所述容器具有培养腔,所述容器的底部开设有进口,所述容器上还开设有出口;所述进口和所述出口均与所述培养腔相通,且所述出口位于所述进口上方;/n第一过滤层,所述第一过滤层封闭所述进口;以及,/n第二过滤层,所述第二过滤层封闭所述出口。/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细胞培养反应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容器,所述容器具有培养腔,所述容器的底部开设有进口,所述容器上还开设有出口;所述进口和所述出口均与所述培养腔相通,且所述出口位于所述进口上方;
第一过滤层,所述第一过滤层封闭所述进口;以及,
第二过滤层,所述第二过滤层封闭所述出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细胞培养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容器具有开设有所述进口的底板;所述第一过滤层设置在所述容器内,且与所述底板相对设置且相互隔开。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细胞培养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容器包括:
底座,所述第一过滤层和所述底板设置在所述底座上;
容器本体,设置在所述底座上,且所述容器本体内具有培养腔,以及所述容器本体上开设有所述出口。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细胞培养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容器本体由上至下内径逐渐增大。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细胞培养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过滤层朝向所述底板的方向向中心聚拢。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细胞培养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进口设置在所述底板中心位置。


7.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永聘桑伟建冯荣
申请(专利权)人:弗元上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