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轻质复合保温板生产加工用打孔机器人及加工打孔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轻质复合保温板生产加工用打孔机器人
,具体为一种轻质复合保温板生产加工用打孔机器人。
技术介绍
复合保温板是由添加剂、水泥、砂子、胶浆为粘结材料;玻璃纤维网格布和钢筋为增强材料,木纤维和粉煤灰为填料,可用于新建楼房、接楼、旧楼改造、平屋面改坡屋面、别墅、工厂厂房及农村建筑中,但是在施工时,挂置一些东西都是穿过保温墙,打到承重墙上的,此时就需要一种打孔装置。但是现有装置在进行无法改变钻头的位置,对保温板进行多次钻孔时,需要多次改变保温板的位置,增加了劳动力,降低了工作效率,而且现有装置无法将保温板进行固定,导致使用时会发生保温板偏移,从而导致打孔位置偏移,使保温板变成废件,增加了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轻质复合保温板生产加工用打孔机器人,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无法改变钻头的位置,对保温板进行多次钻孔时,需要多次改变保温板的位置,增加了劳动力,降低了工作效率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轻质复合保温板生产加工用打孔机器人,包括第一外壳(1)、支柱(2)和横板(3),所述第一外壳(1)的底部左右两侧均设有支柱(2),两个所述支柱(2)的顶部与第一外壳(1)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外壳(1)的内壁左右两侧均固接有横板(3),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外壳(1)的内部设有移动装置(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轻质复合保温板生产加工用打孔机器人,包括第一外壳(1)、支柱(2)和横板(3),所述第一外壳(1)的底部左右两侧均设有支柱(2),两个所述支柱(2)的顶部与第一外壳(1)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外壳(1)的内壁左右两侧均固接有横板(3),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外壳(1)的内部设有移动装置(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轻质复合保温板生产加工用打孔机器人,其特征在于:
所述移动装置(4)包括第一螺杆(401)、第一锥形齿轮(402)、第二锥形齿轮(403)、第一电机(404)、方块(405)、竖板(406)和第一滑块(407);
所述第一螺杆(401)的外壁左侧通过轴承与第一外壳(1)的内壁左侧上方转动相连,所述第一螺杆(401)的外壁与左侧与第一锥形齿轮(402)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锥形齿轮(402)的下方设有第二锥形齿轮(403),所述第二锥形齿轮(403)的右侧与第一锥形齿轮(402)的底部啮合相连,所述第二锥形齿轮(403)的底部与第一电机(404)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电机(404)的外壁通过支架与横板(3)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螺杆(401)的外壁与方块(405)的内壁螺纹相连,所述方块(405)的顶部设有竖板(406),所述竖板(406)的底部与方块(405)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竖板(406)的顶部设有第一滑块(407),所述第一滑块(407)的底部与竖板(406)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滑块(407)的外壁与第一外壳(1)的内壁顶部凹槽滑动卡接;
所述方块(405)的底部固接有第二外壳(6),所述第二外壳(6)的内部设有钻孔装置(5);
所述钻孔装置(5)包括钻头(501)、第二螺杆(502)、第三锥形齿轮(503)、第四锥形齿轮(504)、细杆(505)、第二电机(506)、弯板(507)、第二滑块(508)和第三电机(509);
第二螺杆(502)的外壁顶部通过轴承与第二外壳(6)的内壁顶部转动相连,所述第二螺杆(502)的外壁与第三锥形齿轮(503)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三锥形齿轮(503)的右侧上方设有第四锥形齿轮(504),所述第四锥形齿轮(504)的底部与第三锥形齿轮(503)右侧啮合相连,所述第四锥形齿轮(504)的右侧与细杆(505)的左端固定连接,所述细杆(505)的外壁通过轴承与第二外壳(6)的右侧上方转动相连,所述细杆(505)的右端与第二电机(506)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电机(506)的底部通过支架与第二外壳(6)的右侧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螺杆(502)的外壁下方与弯板(507)的顶部内壁螺纹相连,所述弯板(507)的左右两侧均...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