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固定式弯窜轧辊装配结构、窜辊装置及窜辊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143154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06 22:36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板/带钢轧机技术领域,提出一种固定式弯窜轧辊装配结构、窜辊装置及窜辊方法,本轧辊窜辊装置包括由缸体、活塞杆和缸盖组成的窜辊液压缸,缸体上套装有滑套,缸体和活塞杆中之一上设有与滑套之间形成轴向滑移、径向限定的导向块,且缸体和活塞中另外之一则与滑套固定连接。本轧辊装配结构包括轧辊、锁紧装置、弯辊装置和窜辊装置,轧辊两端分设有径向轴承;轧辊一端还设有止推轴承;窜辊装置设为一个,且作用于止推轴承座上并与轧辊同轴设置。本轧辊窜辊方法是在轧机窜辊时,由窜辊装置带动止推轴承座同轧辊一起作轴向窜动,并使轧辊相对于两径向轴承座作轴向滑移。本发明专利技术能解决固定式弯窜轧辊窜辊后的轴承和弯辊缸偏载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固定式弯窜轧辊装配结构、窜辊装置及窜辊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板/带钢轧机
,具体涉及一种固定式弯窜轧辊装配结构、窜辊装置及窜辊方法。
技术介绍
在板/带钢轧机领域,弯辊和窜辊是的控制板形、均衡轧辊磨损的重要手段。目前的板/带热轧方面,随着近年来弯窜技术的进步,固定式弯窜(弯辊缸固定不随工作辊窜动)正逐步取代移动式弯窜(弯辊缸随工作辊一起窜动)成为市场主流,其窜辊方式是将轧辊及其轴承、轴承座一起做轴向窜动(与移动式弯窜相同)、而弯辊缸则不窜动,这样势必造成窜辊后轧辊轴承相对弯辊缸中心有偏移,从而引起轧辊轴承或弯辊缸偏载等问题。如现有的专利CN200680037764.1、CN200710203401.7、ZL201510174767.0等均是通过弯辊缸合力的控制或增设导向梁等方式来解决偏载问题,但却又造成弯辊装置设备结构或控制回路相对复杂,设备结构设计、制造和控制的难度也增大。因此,如何简化设备结构,同时解决轧辊轴承或弯辊缸等偏载问题,是固定式弯窜设计的核心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固定式弯窜轧辊装配结构、窜辊装置及窜辊方法,以实现在任意窜辊位置上的轧辊轴承和弯辊缸中心的相对位置保持不变,来避免轧辊轴承或弯辊缸偏载。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固定式弯窜轧辊窜辊装置,包括由缸体、活塞杆和缸盖组成的窜辊液压缸,缸体上套装有滑套,缸体和活塞杆中之一上设有与滑套之间形成轴向滑移、径向限定的导向块,且缸体和活塞中另外之一则与滑套固定连接。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固定式弯窜轧辊装配结构,包括轧辊、锁紧装置、弯辊装置和上述的窜辊装置;轧辊两端分设有与之辊颈相对轴向滑移并各自带有径向轴承座的径向轴承;轧辊于轧机固定端所在侧的外端设有与之辊颈相对轴向限定并带有止推轴承座的止推轴承;窜辊装置设为一个,且作用于止推轴承座上并与轧辊同轴设置,窜辊装置中的滑套固定在轧机固定端上;两径向轴承座各自对应有弯辊装置;两径向轴承座中之一通过锁紧装置固定连接在轧机牌坊上,且两径向轴承座之间设有连杆。进一步,窜辊装置中的导向块设置在缸体上,缸体与止推轴承座固定连接,且缸体同轧辊一起轴向窜动,窜辊装置中的活塞杆在背离止推轴承座的远端与滑套之间通过法兰、垫板及夹板固定连接。进一步,窜辊装置中滑套与缸体之间还设有衬套。进一步,窜辊装置中的导向块通过基盘设置在活塞杆上,活塞杆上所设的基盘与止推轴承座固定连接,且活塞杆同轧辊一起轴向窜动,活塞杆在背离止推轴承座的远端伸出于滑套外,窜辊装置中的缸体则与滑套之间通过缸盖定位连接。进一步,基盘与导向块为整体式结构。进一步,径向轴承为四列圆锥辊子轴承,止推轴承为两列圆锥辊子轴承;单个径向轴承座内并排布置有至多两个径向轴承;轧辊在配合径向轴承窜动的辊颈长度比径向轴承宽度大至少一倍的轧辊窜辊行程。进一步,滑套固定在轧机固定端上的结构为:滑套与轧机固定端所设的径向轴承座之间直接连接或通过锁紧装置连接。本专利技术还提供另一种固定式弯窜轧辊装配结构的替换方案,即:对称布置于轧辊中轴线两侧的两个窜辊装置来替代同轴设置在轧辊中轴线上的一个窜辊装置,且两个窜辊装置的缸体分别固定于轧机固定端上,两个窜辊装置的滑套均作用于止推轴承座上并同轧辊一起轴向窜动,且滑套通过与之固定连接的活塞杆同缸体之间轴向滑动配合;止推轴承座同与之相邻的径向轴承座之间设有轴向滑移、径向限定的导向杆。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固定式弯窜轧辊窜辊方法,基于上述的固定式弯窜轧辊装配结构,该窜辊方法为:在轧机窜辊时,由窜辊装置带动止推轴承座及其上的止推轴承同轧辊一起作轴向窜动,并使轧辊相对于两径向轴承座及其上径向轴承作轴向滑移。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本轧辊装配结构、轧辊窜辊装置和窜辊方法解决了固定式弯窜轧辊窜辊后的轴承和弯辊缸偏载的问题,实现了窜辊时只窜轧辊、不窜径向轴承及其径向轴承座的目标。本专利技术的其他优点、目标和特征在某种程度上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进行阐述,并且在某种程度上,基于对下文的考察研究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将是显而易见的,或者可以从本专利技术的实践中得到教导。本专利技术的目标和其他优点可以通过下面的说明书来实现和获得。附图说明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其中: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轧辊装配、窜辊装置在轧机牌坊内装配关系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轧辊装配、窜辊装置在窜辊零位状态;图3/4为本专利技术的轧辊装配、窜辊装置朝轧辊两侧窜辊状态;图5为图2的A-A剖面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窜辊装置在传统窜辊方式上的实施实例;图7为本专利技术的窜辊装置另一种实施方式;图8为本专利技术的轧辊装配结构另一种实施方式。附图标记:1为径向轴承座A;2为径向轴承A;3为轧辊;4为径向轴承座B;5为径向轴承B;6为止推轴承;7为止推轴承座;8为端盖A;9为端盖B;10为端盖C;11为连杆;12为衬环;13为导向块;14为缸体;15为滑套;16为衬套;17为缸盖;18为法兰;19为活塞杆;20为垫板;21为夹板;22为锁紧装置;23为弯辊装置;24为轧机牌坊;25为导向杆;26为窜辊装置;基盘27。具体实施方式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专利技术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本专利技术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以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没有背离本专利技术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或改变。需要说明的是,以下实施例中所提供的图示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基本构想,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以下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实施例一如图1-5所示,本实施例中提及的固定式弯窜轧辊装配结构,包括轧辊3、锁紧装置22、弯辊装置23、窜辊装置26和轧机牌坊24,轧辊3上根据其窜辊状态可分别定义有固定端和自由端,即轧辊3沿轴向两侧为辊颈、中间为辊身,其中一侧辊颈只布置一个(或两个)径向轴承用于承受径向力、为自由端;另一侧辊颈同时布置一个(或两个)径向轴承和一个双向的止推轴承分别用于承受径向力和轴向力、为固定端,其中径向轴承靠近辊身、止推轴承靠近轧辊端头。这样,轧辊3于轧机固定端就安装有与之辊颈相对轴向滑移并带有径向轴承座B4的径向轴承B5,轧辊3于轧机自由端就安装有与之辊颈相对轴向滑移并带有径向轴承座A1的径向轴承A2,轧辊3于轧机固定端还安装有位于径向轴承B5外侧并与轧辊辊颈相对轴向限定且带有止推轴承座7的止推轴承6;窜辊装置26作用于止推轴承座7上并为轧辊3提供轴向窜动力;弯辊装置23为两套,分别作用于径向轴承座A1和径向轴承座B4上并为轧辊3提供径向弯辊力;径向轴承座A1和径向轴承座B4之间设有连杆11,且径向轴承座A1和径向轴承座B4中之一通过锁紧装置22固定连接;锁紧装置22还作用于轧机牌坊24上并用于限制径向轴承座B4(或径向轴承座A1)的轴向位移;止推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固定式弯窜轧辊窜辊装置,包括由缸体(14)、活塞杆(19)和缸盖(17)组成的窜辊液压缸,其特征在于,所述缸体上套装有滑套(15),所述缸体和所述活塞杆中之一上设有与所述滑套之间形成轴向滑移、径向限定的导向块(13),且缸体和活塞中另外之一则与滑套固定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固定式弯窜轧辊窜辊装置,包括由缸体(14)、活塞杆(19)和缸盖(17)组成的窜辊液压缸,其特征在于,所述缸体上套装有滑套(15),所述缸体和所述活塞杆中之一上设有与所述滑套之间形成轴向滑移、径向限定的导向块(13),且缸体和活塞中另外之一则与滑套固定连接。


2.一种固定式弯窜轧辊装配结构,包括轧辊(3)、锁紧装置(22)和弯辊装置(23),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窜辊装置(26);轧辊两端分设有与之辊颈相对轴向滑移并各自带有径向轴承座的径向轴承;轧辊于轧机固定端所在侧的外端设有与之辊颈相对轴向限定并带有止推轴承座(7)的止推轴承(6);窜辊装置设为一个,且作用于止推轴承座上并与轧辊同轴设置,窜辊装置中的滑套固定在轧机固定端上;两径向轴承座各自对应有弯辊装置;两径向轴承座中之一通过锁紧装置固定连接在轧机牌坊(24)上,且两径向轴承座之间设有连杆(1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固定式弯窜轧辊装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窜辊装置中的导向块设置在缸体上,所述缸体与止推轴承座固定连接,且缸体同轧辊一起轴向窜动,所述窜辊装置中的活塞杆在背离止推轴承座的远端与滑套之间通过法兰(18)、垫板(20)及夹板(21)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固定式弯窜轧辊装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窜辊装置中滑套与缸体之间还设有衬套(16)。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固定式弯窜轧辊装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窜辊装置中的导向块通过基盘(27)设置在活塞杆上,所述活塞杆上所设的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周强李轲黄焕江方建忠田小刚
申请(专利权)人:中冶赛迪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