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倍捻机留纱尾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141694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06 22: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纺纱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倍捻机留纱尾装置,包括底板,外箱,横向移动板,液压推杆一,液压推杆一的另一端与外箱内壁左端的底部固定连接,液压推杆一的下方在底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控制器,横向移动板的上方设有纵向移动板,纵向移动板的底部与横向移动板之间固定连接有液压推杆二。该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外箱的中部设置导线轮,且导线轮的中部设有定位柱二,使用时,控制器液压推杆一推动横向移动板经,横向移动板带动连杆,然后连杆带动活动杆向左端移动,从而使导线轮正好处于纱线筒初始线部分的下方,然后将初始线绕在定位柱二上,然后电机二带动导线轮转动,从而达到收集初始纱线的效果。收集初始纱线的效果。收集初始纱线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倍捻机留纱尾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纺纱
,具体为一种倍捻机留纱尾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倍捻机是一种加捻设备实质上是一种并线设备(多股合成一股),叫做并线机,没有具体的中英文称呼,可以实现一转两捻,加捻效率比传统捻线设备成倍提高。卷装容量增大,万米无接头,加捻质量大幅提高,较低的层高,特别适合操作;尾纱就是纱线筒上一开始的那段初始线段,这个部分的纱线一般为次品纱线,一般不能作为后道工序使用,所以需要将其单独放出。
[0003]现有的倍捻机留纱尾装置不能直观的看出留纱的长度,只能依靠经验,将前面的纱线放出,所以需要一种可以直观的看出留纱尾范围的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倍捻机留纱尾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倍捻机留纱尾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外箱,所述底板的上表面设有横向移动板,所述横向移动板的左端固定连接有液压推杆一,所述液压推杆一的另一端与外箱内壁左端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液压推杆一的下方在底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控制器,所述横向移动板的上方设有纵向移动板,所述纵向移动板的底部与横向移动板之间固定连接有液压推杆二,所述纵向移动板左端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定位柱一,所述横向移动板的右端设有连杆,所述连杆的底部与横向移动板右端的凸起转动连接,所述连杆贯穿外箱的中部,所述外箱内部的上方设有活动杆,所述外箱顶部的左右两侧开有通孔,所述活动杆与外箱右侧的通孔滑动连接,所述活动杆的右端贯穿出通孔,所述活动杆的左端在外箱的内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槽,所述连接槽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电机二,所述电机二的左端设有导线轮,所述导线轮的左右两端固定连接有活动轴,所述导线轮右端的活动轴与电机二的左端固定连接,所述导线轮的中部固定连接有定位柱二,所述导线轮左端的活动轴与外箱左侧的通孔活动连接。
[0006]优选的,所述外箱的形状为“凸”字形,所述外箱的正面为开放设计。
[0007]优选的,所述纵向移动板的中部设有收料辊,所述收料辊的两端固定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的两端在纵向移动板顶部的两端固定连接有轴承,所述转轴与轴承转动连接,所述收料辊左端的转轴贯穿出纵向移动板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电机一,所述电机一的底部与纵向移动板左侧的凸起固定连接。
[0008]优选的,所述连杆的中部与外箱的中部铰接。
[0009]优选的,所述活动杆的右端与连杆的顶部铰接。
[0010]优选的,所述外箱内部的顶部设有纱线筒,所述纱线筒的两端与外箱的两侧转动连接。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2](1)该技术通过在外箱的中部设置导线轮,且导线轮的中部设有定位柱二,使用时,控制器液压推杆一推动横向移动板经,横向移动板带动连杆,然后连杆带动活动杆向左端移动,从而使导线轮正好处于纱线筒初始线部分的下方,从而让操作人员直观的看到留纱尾的范围,然后将初始线绕在定位柱二上,然后电机二带动导线轮转动,然后初始纱线绕在导线轮上,从而达到收集初始纱线的效果,通过控制器可以定时让液压推杆一运行;
[0013](2)该技术通过然后液压推杆一根据控制器设定的时间自动往回缩,液压推杆二将纵向移动板线上移动,让定位柱一处于初始纱线的下方,便于人们操作,导线轮向右端移动,此时将纱线剪断然后绕在定位柱一上,使纱线在绕线时不会在收料辊上滑动,从而提高收线的效率,然后电机一带动收料辊转动,达到收线的效果。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正视图的剖视图;
[0015]图2为本技术侧视图;
[0016]图3为本技术导线轮的侧视图。
[0017]图中:1底板、2外箱、3横向移动板、4液压推杆一、5控制器、6纵向移动板、7液压推杆二、8定位柱一、9收料辊、10电机一、11转轴、12轴承、13连杆、14活动杆、15导线轮、151定位柱二、16活动轴、17连接槽、18电机二、19纱线筒。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9]请参阅图1

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倍捻机留纱尾装置,包括底板1,底板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外箱2,外箱2的形状为“凸”字形,外箱2的正面为开放设计,底板1的上表面设有横向移动板3,横向移动板3的左端固定连接有液压推杆一4,液压推杆一4的另一端与外箱2内壁左端的底部固定连接,液压推杆一4的下方在底板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控制器5,横向移动板3的上方设有纵向移动板6,纵向移动板6的中部设有收料辊9,收料辊9的两端固定连接有转轴11,转轴11的两端在纵向移动板6顶部的两端固定连接有轴承12,转轴11与轴承12转动连接,收料辊9左端的转轴11贯穿出纵向移动板6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电机一10,电机一10的底部与纵向移动板6左侧的凸起固定连接,通过然后液压推杆一4根据控制器5设定的时间自动往回缩,液压推杆二7将纵向移动板6线上移动,让定位柱一8处于初始纱线的下方,便于人们操作,导线轮15向右端移动,此时将纱线剪断然后绕在定位柱一8上,使纱线在绕线时不会在收料辊9上滑动,从而提高收线的效率,然后电机一10带动收料辊9转动,达到收线的效果,纵向移动板6的底部与横向移动板3之间固定连接有液压推杆二7,纵向移动板6左端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定位柱一8,横向移动板3的右端设有连杆13,连杆13的中部与外箱2的中部铰接,连杆13的底部与横向移动板3右端的凸起转动连接,连杆13贯穿外箱2的中部,外箱2内部的上方设有活动杆14,活动杆14的右端与连杆13的顶部铰
接,外箱2顶部的左右两侧开有通孔,活动杆14与外箱2右侧的通孔滑动连接,活动杆14的右端贯穿出通孔,活动杆14的左端在外箱2的内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槽17,连接槽17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电机二18,电机二18的左端设有导线轮15,通过在外箱2的中部设置导线轮15,且导线轮15的中部设有定位柱二151,使用时,控制器5液压推杆一4推动横向移动板3经,横向移动板3带动连杆13,控制器5可以设置液压推杆一4运行的时间,从而可以达到定时的作用,然后连杆13带动活动杆14向左端移动,从而使导线轮15正好处于纱线筒19初始线部分的下方,然后将初始线绕在定位柱二151上,然后电机二18带动导线轮15转动,然后初始纱线绕在导线轮15上,从而达到收集初始纱线的效果,导线轮15的左右两端固定连接有活动轴16,导线轮15右端的活动轴16与电机二18的左端固定连接,导线轮15的中部固定连接有定位柱二151,导线轮15左端的活动轴16与外箱2左侧的通孔活动连接,外箱2内部的顶部设有纱线筒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倍捻机留纱尾装置,包括底板(1),所述底板(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外箱(2),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上表面设有横向移动板(3),所述横向移动板(3)的左端固定连接有液压推杆一(4),所述液压推杆一(4)的另一端与外箱(2)内壁左端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液压推杆一(4)的下方在底板(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控制器(5),所述横向移动板(3)的上方设有纵向移动板(6),所述纵向移动板(6)的底部与横向移动板(3)之间固定连接有液压推杆二(7),所述纵向移动板(6)左端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定位柱一(8),所述横向移动板(3)的右端设有连杆(13),所述连杆(13)的底部与横向移动板(3)右端的凸起转动连接,所述连杆(13)贯穿外箱(2)的中部,所述外箱(2)内部的上方设有活动杆(14),所述外箱(2)顶部的左右两侧开有通孔,所述活动杆(14)与外箱(2)右侧的通孔滑动连接,所述活动杆(14)的右端贯穿出通孔,所述活动杆(14)的左端在外箱(2)的内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槽(17),所述连接槽(17)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电机二(18),所述电机二(18)的左端设有导线轮(15),所述导线轮(15)的左右两端固定连接有活动轴(16),所述导线轮(15)右端的活动轴(1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忠正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衣道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