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弱视理疗仪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141364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06 22: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近弱视理疗仪,包括近弱视理疗仪,所述近弱视理疗仪下端设有相连接的底座,且底座放置在支撑平台上端,所述支撑平台下端中心设有相连接的套筒,且套筒内穿插有穿插柱,并且穿插柱固定连接在基座顶端中心,所述穿插柱侧端设有处凹槽,且凹槽中通过弹簧连接有定位块,并且其中一个定位块穿插在套筒侧端开设的通孔中,所述基座上端设有凹槽,且凹槽中穿插有支撑杆一端。该近弱视理疗仪设有定位块,定位块通过弹簧作用于套筒的通孔与套筒构成弹性定位结构,此结构能让套筒的升降位置被固定,使近弱视理疗仪的高度调节工作灵活稳定,让弱视理疗仪能满足于不同身高治疗人员的需求,使弱视理疗仪的使用效果更好。使弱视理疗仪的使用效果更好。使弱视理疗仪的使用效果更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近弱视理疗仪


[0001]本技术涉及视力康复理疗新型仪器
,具体为近弱视理疗仪。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由于中小学生课内外负担加重,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产品普及,用眼过度、用眼不卫生、缺乏体育锻炼和户外活动,社会上对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和视力健康管理认识不足,公众视觉健康知识匮乏和视觉健康领域政策保障薄弱,各部门协同配合不够等因素,我国儿童青少年近视问题越发严重,近视率居高不下、不断攀升且呈现低龄化、重度化、发展快、程度深的趋势。2018年6月,国家卫生健康委通报,我国儿童青少年近视率已居世界第一。弱视是一种对儿童危害极大的视力发有障碍性疾病。在我国弱视发病率在3%~5%,如早发现早治疗,总治愈率会大大提升。关注青少年眼健康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当前针对近视,弱视等视力不良症状,多数采用验光配镜,激光手术,角膜塑形镜,滴眼药水等方法,这些方法都无法控制眼睛度数的加深,有些还存在一定的副作用。
[0003]现有公开专利号为CN201822180607.9的便携式近弱视理疗仪,提高了对近弱视人员的治疗效果,让设备的使用更加灵活,但是,该专利所述近弱视理疗仪尺寸是固定的,其一般需要摆放在支撑桌上进行使用,而近弱视人员的身高各不相同,身高高的人员需要弯曲身体进行理疗,而身高矮的人员需要进行垫高操作之后才能进行理疗,这样使的理疗操作的使用非常不方便,因此,现有技术存在不足,需要对其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近弱视理疗仪,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近弱视理疗仪的使用高度无法调节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近弱视理疗仪,包括近弱视理疗仪,所述近弱视理疗仪下端设有相连接的底座,且底座放置在支撑平台上端,所述支撑平台下端中心设有相连接的套筒,且套筒内穿插有穿插柱,并且穿插柱固定连接在基座顶端中心,所述穿插柱侧端设有2处凹槽,且凹槽中通过弹簧连接有定位块,并且其中一个定位块穿插在套筒侧端开设的通孔中,所述基座上端设有凹槽,且凹槽中穿插有支撑杆一端,并且支撑杆另一端固定在支撑平台底端。
[0006]优选的,所述支撑平台设置为口字型结构,且支撑平台上转动穿插连接有连接轴,并且连接轴两端设有相对称的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穿插在固定板开设的螺纹通孔中,且固定板通过伸缩套杆与支撑平台相连接。
[0007]优选的,所述固定板内壁设有相连接的固定杆,且固定杆设置为直角梯形结构,并且固定杆的倾斜面与底座相接触。
[0008]优选的,所述连接轴外壁嵌合有蜗轮,且蜗轮上设有相啮合的蜗杆,并且蜗杆与操作杆一端相连接。
[0009]优选的,所述操作杆设置为环状“T”型结构,且操作杆的横杆外壁嵌合在轴承内
壁,并且轴承外壁通过固定架与支撑平台相连接。
[0010]优选的,所述定位块一端面的棱边设置为弧形结构。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近弱视理疗仪设有定位块,定位块通过弹簧作用于套筒的通孔与套筒构成弹性定位结构,此结构能让套筒的升降位置被固定,使近弱视理疗仪的高度调节工作灵活稳定,让弱视理疗仪能满足于不同身高治疗人员的需求,使弱视理疗仪的使用效果更好。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技术近弱视理疗仪结构图;
[0013]图2为本技术近弱视理疗仪的固定板连接螺纹杆示意图;
[0014]图3为本技术近弱视理疗仪图1中A处放大图;
[0015]图4为本技术近弱视理疗仪的蜗轮连接蜗杆示意图。
[0016]图中:1、弱视理疗仪,2、底座,3、支撑平台,4、支撑杆,5、固定板,6、螺纹杆,7、连接轴,8、基座,9、操作杆,10、固定杆,11、伸缩套杆,12、套筒,13、蜗轮,14、蜗杆,15、穿插柱,16、定位块,17、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8]请参阅图1

4,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近弱视理疗仪,包括近弱视理疗仪1、底座2、支撑平台3、支撑杆4、固定板5、螺纹杆6、连接轴7、基座8、操作杆9、固定杆10、伸缩套杆11、套筒12、蜗轮13、蜗杆14、穿插柱15、定位块16和弹簧17,近弱视理疗仪1下端设有相连接的底座2,且底座2放置在支撑平台3上端,支撑平台3下端中心设有相连接的套筒12,且套筒12内穿插有穿插柱15,并且穿插柱15固定连接在基座8顶端中心,支撑平台3设置为口字型结构,且支撑平台3上转动穿插连接有连接轴7,并且连接轴7两端设有相对称的螺纹杆6,螺纹杆6穿插在固定板5开设的螺纹通孔中,且固定板5通过伸缩套杆11与支撑平台3相连接,连接轴7通过螺纹杆6作用于固定板5的螺纹通孔与固定板5构成调节结构,此结构能让两个固定板5的距离进行调节,让其能对底座2进行夹持,让底座2的放置位置更加平稳,固定板5内壁设有相连接的固定杆10,且固定杆10设置为直角梯形结构,并且固定杆10的倾斜面与底座2相接触,固定杆10随着固定板5的活动与底座2相贴合,能让不同尺寸的底座2被限位夹持,固定杆10的倾斜面让底座2夹持的稳定性被进一步提高,连接轴7外壁嵌合有蜗轮13,且蜗轮13上设有相啮合的蜗杆14,并且蜗杆14与操作杆9一端相连接,操作杆9通过蜗杆14作用于蜗轮13与连接轴7构成传动结构,此结构操作方便,让2个固定板5的距离调节效率得到提高,操作杆9设置为环状“T”型结构,且操作杆9的横杆外壁嵌合在轴承内壁,并且轴承外壁通过固定架与支撑平台3相连接,操作杆9的结构设置使其方便被着力,让蜗杆14的转动操作便捷省力,穿插柱15侧端设有2处凹槽,且凹槽中通过弹簧17连接有定位块16,并且其中一个定位块16穿插在套筒12侧端开设的通孔中,定位块16一端面的棱边设置为弧
形结构,定位块16的结构设置减少了其棱边活动时受到的摩擦力,让定位块16的穿插操作更加顺畅,基座8上端设有凹槽,且凹槽中穿插有支撑杆4一端,并且支撑杆4另一端固定在支撑平台3底端。
[0019]工作原理:在使用该近弱视理疗仪时,首先,操作近弱视理疗仪1活动将底座2放置在支撑平台3上,然后,操作操作杆9旋转,操作杆9旋转带动蜗杆14旋转,蜗杆14旋转带动蜗轮13旋转,蜗轮13旋转带动连接轴7旋转,连接轴7旋转带动螺纹杆6旋转,螺纹杆6旋转与固定板5的螺纹通孔相互作用带动固定板5活动,固定板5活动带动伸缩套杆11进行伸缩操作,同时,固定板5活动带动固定杆10活动与底座2相贴合,底座2在此过程中被稳定夹持,再然后,按压定位块16使弹簧17受力被压缩,推动支撑平台3使底座2上升,底座2上升带动近弱视理疗仪1上升,近弱视理疗仪1上升带动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近弱视理疗仪,包括近弱视理疗仪(1),所述近弱视理疗仪(1)下端设有相连接的底座(2),且底座(2)放置在支撑平台(3)上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平台(3)下端中心设有相连接的套筒(12),且套筒(12)内穿插有穿插柱(15),并且穿插柱(15)固定连接在基座(8)顶端中心,所述穿插柱(15)侧端设有2处凹槽,且凹槽中通过弹簧(17)连接有定位块(16),并且其中一个定位块(16)穿插在套筒(12)侧端开设的通孔中,所述基座(8)上端设有凹槽,且凹槽中穿插有支撑杆(4)一端,并且支撑杆(4)另一端固定在支撑平台(3)底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近弱视理疗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平台(3)设置为口字型结构,且支撑平台(3)上转动穿插连接有连接轴(7),并且连接轴(7)两端设有相对称的螺纹杆(6),所述螺纹杆(6)穿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冠华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华时逢景健康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