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上浮地下管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141150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06 22: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抗上浮地下管道,包括由墙板拼接成的箱形地下管道,地下管道的底板下方依次设有混凝土垫层和基础,所述混凝土垫层中沿水平方向设有金属网,金属网与底板之间设有垂直连接件;所述底板与混凝土垫层之间设有第一填充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克服浮力作用的效果较好,在填充底板下部空隙时,同时克服底板的偏移及填充时的上浮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强度较高,容易施工,整体成本较低。整体成本较低。整体成本较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抗上浮地下管道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地下管道,尤其涉及一种抗上浮地下管道。

技术介绍

[0002]本技术人一致致力于箱型钢波纹地下通道的研究及应用,现有的抗地下水浮力的方法有:一种是设置抗拔桩来抗浮力,但其价格昂贵,施工复杂,且不同地基的抗拔桩的抗桩力不同,计算繁琐;一种是波纹板作为外挑配重的方法,该方法的实施成本也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技术目的: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施工便捷、成本低、效果好的抗上浮地下管道,以解决上述问题。
[0004]技术方案:本技术的抗上浮地下管道,包括由墙板拼接成的箱形地下管道,地下管道的底板下方依次设有混凝土垫层和基础,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垫层中沿水平方向设有金属网,金属网与底板之间设有垂直的连接件;所述底板与混凝土垫层之间设有第一填充层。
[0005]所述地下管道的墙板为向外起拱的波纹钢板。
[0006]所述连接件为柱形或平板形。所述所述连接件至少设有两个,并设于底板的两端附近。
[0007]所述混凝土垫层宽度大于地下管道的宽度,长出的部分为用于抗上浮的外挑。所述外挑的上方设有第二填充层。
[0008]所述第一填充层为混凝土,第二填充层为土壤、砂砾、碎石和/或混凝土。
[0009]所述底板外侧设有第二连接件,第二连接件设有多个,与底板焊接。
[0010]所述第一填充层分两次填充,第一次填充层填充高度覆盖第二连接件。
[0011]所述金属网为分段式结构,每段金属网对应每个连接件设置。
>[0012]所述地下管道为单列地下管道或并列设置的多列地下管道。
[0013]所述底板与混凝土垫层之间设有垫块。
[0014]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优点:
[0015]本技术克服浮力的效果较好,在填充底板下部空隙时,同时克服底板的偏移及填充时的上浮;本技术强度较高,容易施工,整体成本较低。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
[0018]地下管道包括由墙板拼接成的箱形管道,但现有的地下管道抗浮力性能较差,本
技术充分利用了地下管道基坑底部原有的混凝土垫层。原有地下管道1的底板2下方依次设有混凝土垫层5和基础6,本技术的抗上浮地下管道在原混凝土垫层5中沿水平方向设有金属网4,金属网4与底板2之间设有垂直的连接件3。
[0019]连接件3为平直的钢板或若干钢筋,对称焊接在底板2两端边的下方,焊接处距离端边有既定距离。连接件3下端伸入混凝土垫层5中,末端焊接金属网4。
[0020]金属网4为钢筋网,金属网4可沿水平方向在混凝土垫层5中设置一整块,其宽度大于等于底板宽度,支撑强度高,便于铺设时找平;金属网也可以分成多个小块的金属网单元,对应设置在每个连接件3下方,便于施工,同时节省成本。
[0021]底板2与混凝土垫层5之间具有一定间隙,该间隙内设有第一填充层7。第一填充层7的材质为混凝土,使得第一填充层更加稳固。底板2朝向第一填充层7的一侧设有第二连接件9,第二连接9为钢筋或剪刀钉。第二连接件9贯穿底板2,其下端朝向第一填充层伸出,伸出部分占第二连接件9的一半以上长度。第二连接件9也可设于底板2外侧,与底板2下表面垂直焊接。
[0022]第一填充层7可分两次填充,第一次填充层71高度完全没过第二连接件伸出部分,通过剪刀钉使得底板先与第一次填充层71固定,再剩余填充剩余的第二层填充层70,便于施工,施工过程中管道也不会发生上浮或偏移,更增加填充层与底板间的稳定性。底板2和混凝土垫层5之间的设有垫块10,用于调整和限定底板的位置,当底板2为拱形钢板时,垫块放置对齐底板2中部。第一填充层7内填物的重量作为增加的配重,与金属网4和连接件3共同作用,克服上浮浮力。
[0023]混凝土垫层5长度可以加宽,宽于地下管道1的宽度,宽出的部分称为外挑50。外挑50的上方铺设第二填充层8,填充材料为土壤、砂砾、碎石和/或混凝土等。当管道上部回填土的重量不足于克服地下水浮力时,第二填充层8能够进一步增加整体管道的配重,克服上浮浮力。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上浮地下管道,包括由墙板拼接成的箱形地下管道(1),地下管道(1)的底板(2)下方依次设有混凝土垫层(5)和基础(6),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垫层(5)中沿水平方向设有金属网(4),金属网(4)与底板(2)之间设有竖向的连接件(3);所述底板(2)与混凝土垫层(5)之间设有第一填充层(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上浮地下管道,其特征在于,所述地下管道(1)的墙板为向外起拱的波纹钢板。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上浮地下管道,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3)至少设有两个,并设于底板(2)的两端附近。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上浮地下管道,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垫层(5)宽度大于地下管道(1)的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战福军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联众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