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卧位下肢康复机器人
本专利技术涉及卧位下肢康复机器人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卧位下肢康复机器人。
技术介绍
随着人口的老龄化加剧,脑卒中等病症发病人群越来越多,康复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康复治疗技术迅速发展,对于康复训练的设备要求也越来越高。传统的康复训练设备中,有关节被动活动仪、上下肢康复器和减重步态训练系统,可对康复早期的患者进康复训练。关节被动活动仪能有效消除关节粘连,改善关节活动度,防止关节僵硬、肌肉萎缩、退行性和创伤性关节炎的发生,促进关节滑液的循环。上下肢康复器可以加强患侧肌力、肌耐力训练,从而预防肌肉萎缩扩大关节活动角度,增加关节周围保护,防止关节痉挛,增强心肺功能训练,可实施渐进性训练以达到分段康复目标。减重步训设备可以在康复早期给患者提供正确的步行感觉,促进患者本体感觉神经元兴奋,是大脑的感觉活动中枢对瘫痪肌肉产生新的感知,从而有可能帮助患者正确控制肌肉活动。中风早期患者大脑的可塑性最强,治疗效果最好,尽早进行步行训练可以有效的促进大脑功能重组和激活闲置神经通路,使患者的肢体功能得以最好的 ...
【技术保护点】
1.卧位下肢康复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放置患者脚掌的两组康复脚板(100),所述两组康复脚板(100)板面竖直且分别设置在脚掌支撑机构(200)上,所述脚掌支撑机构(200)用于实施对两组康复脚板(100)的支撑,所述脚掌支撑机构(200)设置在脚掌摆动机构(300)上,所述脚掌摆动机构(300)驱动两组康复脚板(100)呈现分离或者靠近的两种动作状态,所述脚掌摆动机构(300)与脚掌驱动机构(400)连接,所述脚掌驱动机构(400)驱动脚掌摆动机构(300)的动作;所述两组康复脚板(100)之间平行间隔布置,两组康复脚板(100)的脚跟位置通过脚掌支撑机构(200) ...
【技术特征摘要】
1.卧位下肢康复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放置患者脚掌的两组康复脚板(100),所述两组康复脚板(100)板面竖直且分别设置在脚掌支撑机构(200)上,所述脚掌支撑机构(200)用于实施对两组康复脚板(100)的支撑,所述脚掌支撑机构(200)设置在脚掌摆动机构(300)上,所述脚掌摆动机构(300)驱动两组康复脚板(100)呈现分离或者靠近的两种动作状态,所述脚掌摆动机构(300)与脚掌驱动机构(400)连接,所述脚掌驱动机构(400)驱动脚掌摆动机构(300)的动作;所述两组康复脚板(100)之间平行间隔布置,两组康复脚板(100)的脚跟位置通过脚掌支撑机构(200)活动式设置在脚掌摆动机构(300)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卧位下肢康复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两组康复脚板(100)、脚掌支撑机构(200)、脚掌摆动机构(300)与脚掌驱动机构(400)均设置在设备箱体(500)内,所述设备箱体(500)的一端设置有支撑平板(510),所述支撑平板(510)板面水平且与康复脚板(100)板面垂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卧位下肢康复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脚掌支撑机构(200)包括设置在康复脚板(100)脚跟位置的第一支撑滑杆(210),所述第一支撑滑杆(210)竖直滑动设置在支撑机架(220)上,所述康复脚板(100)脚尖下板面设置有第二支撑滑杆(230),所述第二支撑滑杆(230)滑动设置在弹性支撑单元上,所述弹性支撑单元用于实施对第二支撑滑杆(230)的弹性支撑;
所述康复脚板(100)脚尖下板面铰接设置有连接座(231),所述第二支撑滑杆(230)呈弧杆状且一端固定在连接座(231)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卧位下肢康复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康复脚板(100)的脚跟位置两侧设置有转动滑杆(240),所述转动滑杆(240)水平且与康复脚板(100)的长度方向垂直,所述转动滑杆(240)的一端与座体(241)的一端构成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滑杆(210)固定在座体(241)上;
所述转动滑杆(240)上套设有复位扭簧(242),所述复位扭簧(242)的两端分别与座体(241)及转动滑杆(240)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滑杆(210)上套设有支撑弹簧(211),所述支撑弹簧(211)两端分别与支撑机架(220)及座体(241)抵靠。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卧位下肢康复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支撑单元包括弹性支撑座(231),所述第二支撑滑杆(230)一端滑动设置在支撑推头(232)上,所述第二支撑滑杆(230)上套设有第一推送弹簧(233),所述第一推送弹簧(233)的两端分别与支撑座(231)及支撑推头(232)抵靠,所述支撑推头(232)水平移动且压缩第一推送弹簧(233);
所述支撑推头(232)一端与推料头(250)连接,所述推料头(250)沿着支撑机架(220)上滑动,所述推料头(250)与第一推料支杆(234)铰接,所述第一推料支杆(234)的另一端与第二推料支杆(235)的一端铰接,所述第二推料支杆(235)的另一端与支撑机架(220)铰接,所述第一推料支杆(234)及第二推料支杆(235)两端之前的铰接轴水平且与支撑推头(232)的移动方向垂直;
所述支撑推头(232)上设置有推料滑杆(2321),所述推料头(250)与推料滑杆(2321)构成滑动配合,所述推料滑杆(2321)上套设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穆景颂,桂宇,倪朝民,戴维,黄炎,吴鸣,刘郑,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省立医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