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显微血管电凝吸引刮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140593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06 22:32
一种显微血管电凝吸引刮匙,属于医疗器械领域。现有的外壳手术所用刮匙结构简单、功能单一,不能有效的辅助医生进行精细的神经外科、耳鼻喉手术的问题。一种显微血管电凝吸引刮匙,吸引管(2)的前端铰接有环形刮匙(1),吸引管(2)的后端固定握柄(5);握柄(5)中段的两侧分别安装有吸引管控制阀(3)和电凝控制开关(4);握柄(5)的后端连接吸引连接胶管(6)和电缆(7),吸引连接胶管(6)连接医用吸引泵,电缆(7)连接的医用高脉冲电凝机;电凝控制开关(4)控制环形刮匙(1)的转动。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实现吸引、刮匙、电凝功能一体化,功能切换方便,环形刮匙的翻转角度可控、吸力可控,适用于神经外科、耳鼻喉以及普外等精细显微手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显微血管电凝吸引刮匙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显微血管电凝吸引刮匙。
技术介绍
目前,外科手术中涉及到显微操作的精细手术刮匙种类繁多,但大多数仅实现刮匙的单一功能,对于腔内出血或积液,血管夹闭及吸引往往需要其他器械或手术助手配合完成,导致手术效率低下、操作繁琐。虽然市场上已出现带有吸引功能的显微刮匙,可以取代助手配合,由主刀医生独立操作完成刮匙和吸引的操作,但对于微血管夹闭仍然借助专用的血管电凝器械(双极电凝镊),电凝功能仍然受限。对于传统的双极电凝镊,从临床角度使用情况来看,其提供的咬合力不够,切精细程度不能满足使用需求,用力过猛会导致镊头端错位,严重影响手术效果,接触面积小,电凝效果也不尽如人意。由于手术过程中需要主刀医生长时间单手握持,现有的刮匙或显微镊在使用舒适度及人体工程学设计考量较少,在长时间手术过程中容易出现器械滑脱的问题,严重干扰手术进程。因此,针对以上问题,本专利技术创造提供一种集成多种功能的显微血管电凝吸引刮匙。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的外壳手术所用刮匙结构简单、功能单一,不能有效的辅助医生进行精细的神经外科、耳鼻喉手术的问题,而提出一种显微血管电凝吸引刮匙。一种显微血管电凝吸引刮匙,其组成包括,环形刮匙、吸引管、吸引管控制阀、电凝控制开关、握柄、吸引连接胶管、电缆、控制器;吸引管的前端铰接有环形刮匙,吸引管的后端固定在握柄的前端;握柄中段的一侧安装有吸引管控制阀,握柄的另一侧安装有电凝控制开关;握柄的后端同时连接吸引连接胶管的前端和电缆的前端,吸引连接胶管的后端连接在控制器内的医用吸引泵,电缆的后端连接在控制器内的医用高脉冲电凝机;电凝控制开关通过吸引管控制阀控制环形刮匙在吸引管前端的转动。优选地,一种显微血管电凝吸引刮匙,所述的环形刮匙还包括刮环、2根刮匙转轴、拉杆孔;刮环为圆环型、且具有开口的结构,刮环用于刮拾病灶部位;2根刮匙转轴设置于环形刮匙的外周,且距离开口处的距离相同,刮匙转轴用于将环形刮匙铰接在吸引管的前端;拉杆孔位于刮环的开口处的端面上,用于连接电凝控制开关;2根刮匙转轴在环形刮匙上安装点的连线长度小于环形刮匙的直径长度。优选地,一种显微血管电凝吸引刮匙,所述的吸引管为中空管状,吸引管的前端管壁设有2个刮匙孔,2个刮匙孔与2个所述的刮匙转轴的位置相对应,刮匙孔)用于与环形刮匙的刮匙转轴铰接;吸引管的后端渐扩,且在后端的管壁上设有转杆孔。优选地,一种显微血管电凝吸引刮匙,所述的握柄为S型中空管状结构,吸引管控制阀为锥形中空的孔道结构;握柄中部的一侧设置吸引管控制阀,吸引管控制阀与握柄联通;所述的握柄中部的另一侧设有开关安装槽,开关安装槽用于安装电凝控制开关;握柄的后端的端面设有导气连接口和线缆插头;握柄的前端与吸引管的后端相邻连接,导气连接口与吸引连接胶管相连接,线缆插头与电缆相连接。优选地,一种显微血管电凝吸引刮匙,所述的控制器还设有触控显示屏、电缆接口、吸引泵接口;吸引连接胶管通过吸引泵接口连接至医用吸引泵上,电缆通过电缆接口连接至医用高脉冲电凝机上;触控显示屏用于设定医用吸引泵和医用高脉冲电凝机的工作参数,并显示工作状态。优选地,一种显微血管电凝吸引刮匙,所述的电凝控制开关安装在握柄的开关安装槽内,电凝控制开关还包括开关外罩、开关按键、平动滑移板、滑移齿条、触点连接板、固定触接块、电凝导杆、滑动齿轮、齿轮轴、按键弹簧、直动齿条、齿轮支架、直动齿轮、转推杆摆动轴、刮匙杆;开关外罩安装在开关安装槽内,开关外罩的顶部和侧部分别设有安装孔,开关按键安装在开关外罩顶部的安装孔内;开关按键的下端设有按键导柱,按键导柱的一侧固定有直动齿条;按键弹簧套装在开关按键的下方,套装在按键导柱和直动齿条的外周;齿轮支架为Y型叉结构,Y型叉结构的一端为U型槽口,U型槽口的两侧设有通孔,Y型叉结构的另一端为导柱,齿轮支架的导柱固定插装在开关外罩侧部的安装孔内;直动齿轮位于齿轮支架U槽口内,直动齿轮与直动齿条相互啮合,构成齿轮齿条传动副;2个滑动齿轮对称位于齿轮支架U槽口外部的左右两侧,齿轮轴穿过齿轮支架U槽口两侧的通孔,齿轮轴过盈配合穿过直动齿轮和2个滑动齿轮,使得2个滑动齿轮可随直动齿轮一同在齿轮支架U槽口两侧的通孔内转动;2个滑移齿条分别位于2个滑动齿轮的下方,滑移齿条与滑动齿轮构成齿轮齿条传动副,2个滑移齿条的下方固定安装有2个平动滑移板;握柄的中空管状结构内还设有2个对称的滑动槽,2个平动滑移板分别安装在2个滑动槽内,并可在滑动槽内往复滑动,构成滑动副;每个平动滑移板的前端都连接有触点连接板,触点连接板为金属导体材料制成,触点连接板的外侧设有触点;每个触点连接板的前端都固定连接有电凝导杆,电凝导杆为柔性金属导体材料制成,握柄内还设有为电凝导杆导向的导杆通道;2个固定触接块对称固定在握柄的内壁上,固定触接块上设有触点,该触点通过线缆与线缆插头相连接,并且2个固定触接块上的触点分别与2个触点连接板外侧的触点在空间上对正;摆动轴插装在吸引管后端设有转杆孔内,2个转推杆对称插装在摆动轴的中间部位,转推杆为金属导体材料制成,2个摆动轴的一端分别与2个电凝导杆相接触,2个摆动轴的另一端分别与2个刮匙杆的后端相铰接;2个刮匙杆的一端与环形刮匙上的拉杆孔相铰接,刮匙杆为金属导体材料制成。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专利技术是适用于神经外科或耳鼻喉科显微手术的电凝吸引刮匙,其目的是为了在相关手术中提供一种操作简单、功能复合的刮匙,在进行神经外科或耳鼻喉手术时,实现吸引、刮匙、电凝三种功能一体化,仅凭单手即可实现功能的切换。环形刮匙以两个刮匙转轴为轴的翻转角度大小可控,其对目标的吸力也可控,使其适用于神经外科、耳鼻喉以及普外等精细显微手术操作。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涉及的显微血管电凝吸引刮匙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涉及的显微血管电凝吸引刮匙的前段局部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涉及的环形刮匙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涉及的吸引管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涉及的握柄与吸引管控制阀前侧视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涉及的握柄与吸引管控制阀后侧视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涉及的控制器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涉及的电凝控制开关安装位置剖视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涉及的电凝控制开关局部结构图;图10为本专利技术涉及的电凝控制开关剖视图;图11为本专利技术涉及的电凝控制开关齿轮支架剖视图;图12为本专利技术涉及的电凝控制开关齿轮支架剖视侧向视图;图13为本专利技术涉及的电凝控制开关内部齿轮视图;图14为本专利技术涉及的电凝控制开关前段剖视展示图;图15为本专利技术涉及的环形刮匙与刮匙杆连接位置图;图16为本专利技术涉及的开关按键按压传动剖视图;图17为本专利技术涉及的触点连接板传动剖视图;图18为本专利技术涉及的转推杆传动剖视图;图19为本专利技术涉及的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显微血管电凝吸引刮匙,其特征在于:其组成包括,/n环形刮匙(1)、吸引管(2)、吸引管控制阀(3)、电凝控制开关(4)、握柄(5)、吸引连接胶管(6)、电缆(7)、控制器(8);/n吸引管(2)的前端铰接有环形刮匙(1),吸引管(2)的后端固定在握柄(5)的前端;握柄(5)中段的一侧安装有吸引管控制阀(3),握柄(5)的另一侧安装有电凝控制开关(4);握柄(5)的后端同时连接吸引连接胶管(6)的前端和电缆(7)的前端,吸引连接胶管(6)的后端连接在控制器(8)内的医用吸引泵,电缆(7)的后端连接在控制器(8)内的医用高脉冲电凝机;/n电凝控制开关(4)通过吸引管控制阀(3)控制环形刮匙(1)在吸引管(2)前端的转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显微血管电凝吸引刮匙,其特征在于:其组成包括,
环形刮匙(1)、吸引管(2)、吸引管控制阀(3)、电凝控制开关(4)、握柄(5)、吸引连接胶管(6)、电缆(7)、控制器(8);
吸引管(2)的前端铰接有环形刮匙(1),吸引管(2)的后端固定在握柄(5)的前端;握柄(5)中段的一侧安装有吸引管控制阀(3),握柄(5)的另一侧安装有电凝控制开关(4);握柄(5)的后端同时连接吸引连接胶管(6)的前端和电缆(7)的前端,吸引连接胶管(6)的后端连接在控制器(8)内的医用吸引泵,电缆(7)的后端连接在控制器(8)内的医用高脉冲电凝机;
电凝控制开关(4)通过吸引管控制阀(3)控制环形刮匙(1)在吸引管(2)前端的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显微血管电凝吸引刮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环形刮匙(1)还包括刮环(1A)、2根刮匙转轴(1B)、拉杆孔(1C);
刮环(1A)为圆环型、且具有开口的结构,刮环(1A)用于刮拾病灶部位;
2根刮匙转轴(1B)设置于环形刮匙(1)的外周,且距离开口处的距离相同,刮匙转轴(1B)用于将环形刮匙(1)铰接在吸引管(2)的前端;
拉杆孔(1C)位于刮环(1A)的开口处的端面上,用于连接电凝控制开关(4);
2根刮匙转轴(1B)在环形刮匙(1)上安装点的连线长度小于环形刮匙(1)的直径长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显微血管电凝吸引刮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吸引管(2)为中空管状,吸引管(2)的前端管壁设有2个刮匙孔(2A),2个刮匙孔(2A)与2个所述的刮匙转轴(1B)的位置相对应,刮匙孔(2A)用于与环形刮匙(1)的刮匙转轴(1B)铰接;吸引管(2)的后端渐扩,且在后端的管壁上设有转杆孔(2B)。


4.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一种显微血管电凝吸引刮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握柄(5)为S型中空管状结构,吸引管控制阀(3)为锥形中空的孔道结构;握柄(5)中部的一侧设置吸引管控制阀(3),吸引管控制阀(3)与握柄(5)联通;所述的握柄(5)中部的另一侧设有开关安装槽(5A),开关安装槽(5A)用于安装电凝控制开关(4);握柄(5)的后端的端面设有导气连接口(5B)和线缆插头(5C);
握柄(5)的前端与吸引管(2)的后端相邻连接,导气连接口(5B)与吸引连接胶管(6)相连接,线缆插头(5C)与电缆(7)相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显微血管电凝吸引刮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控制器(8)还设有触控显示屏(8A)、电缆接口(8B)、吸引泵接口(8C);
吸引连接胶管(6)通过吸引泵接口(8C)连接至医用吸引泵上,电缆(7)通过电缆接口(8B)连接至内部的医用高脉冲电凝机上;
触控显示屏(8A)用于设定医用吸引泵和医用高脉冲电凝机的工作参数,并显示工作状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亮金丹徐亮
申请(专利权)人:中山市中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