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室内苜蓿水肥一体化栽培装置及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139220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06 22:3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室内苜蓿水肥一体化栽培装置及方法,所述装置包括支撑系统、滴灌系统、补光灯组件和土壤温度含水率实时监测组件,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支撑系统包括:支撑架7,双层灯架8,风扇11,支架12,钢丝绳16;所述滴灌系统包括:水泵1,储水箱2,花盆3,滴灌管4,滴灌滴头5,阀门6,滴箭18,水泵出水阀门19,水泵固定螺丝20;所述补光灯组件包括:LED灯9,钠灯10;所述土壤温度含水率实时监测组件包括:收纳盒13,土壤温度水分传感器显示屏14,土壤温度水分传感器15,稳流器17,传感器探针21。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室内苜蓿水肥一体化栽培装置及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栽培装置
,具体为一种室内苜蓿水肥一体化栽培装置及方法。
技术介绍
在国家节水减肥的战略背景下,大水大肥的理念已经不符合绿色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其次,水肥都施在表层不仅造成了浪费,而且容易导致浅根系的杂草泛滥。此外,在室外栽培过程中干旱和洪涝等会对苜蓿植株生长和相关试验研究产生不利影响;因此针对该问题,急需一种室内苜蓿水肥一体化栽培装置。现代栽培技术中,室内的栽培也得到了一定的发展,室内栽培可以进行精细化管理,有效避免了外界环境变化带来的影响,此外还可以精准研究苜蓿和杂草之间的竞争效应从而达到室外栽培所达不到的一些状态或者条件,在室内栽培必然需要使用室内栽培装置,虽然室内栽培装置的种类有很多,但是依然无法满足使用者对苜蓿栽培的需求。现有的室内栽培装置,无法满足苜蓿对光照的强烈需求,其次无法对栽盆内种植的植物在滴灌条件下进行精确的水肥调节及其施加的深度调节,同时无法给植物提供足够的生长空间,不利于植物的生长,例如,现有的室内苜蓿栽培中,只是把苜蓿盆栽放置在普通植物培养架上,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室内苜蓿水肥一体化栽培装置,包括支撑系统、滴灌系统、补光灯组件和土壤温度含水率实时监测组件,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支撑系统包括:支撑架7,双层灯架8,风扇11,支架12,钢丝绳16;所述滴灌系统包括:水泵1,储水箱2,花盆3,滴灌管4,滴灌滴头5,阀门6,滴箭18,水泵出水阀门19,水泵固定螺丝20;所述补光灯组件包括:LED灯9,钠灯10;所述土壤温度含水率实时监测组件包括:收纳盒13,土壤温度水分传感器显示屏14,土壤温度水分传感器15,稳流器17,传感器探针21;其中,支撑架7下方装有LED灯9,钠灯10,花盆3位于支撑架7最下方地面,其装有滴灌管4,滴灌滴头5,阀门6,稳流器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室内苜蓿水肥一体化栽培装置,包括支撑系统、滴灌系统、补光灯组件和土壤温度含水率实时监测组件,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支撑系统包括:支撑架7,双层灯架8,风扇11,支架12,钢丝绳16;所述滴灌系统包括:水泵1,储水箱2,花盆3,滴灌管4,滴灌滴头5,阀门6,滴箭18,水泵出水阀门19,水泵固定螺丝20;所述补光灯组件包括:LED灯9,钠灯10;所述土壤温度含水率实时监测组件包括:收纳盒13,土壤温度水分传感器显示屏14,土壤温度水分传感器15,稳流器17,传感器探针21;其中,支撑架7下方装有LED灯9,钠灯10,花盆3位于支撑架7最下方地面,其装有滴灌管4,滴灌滴头5,阀门6,稳流器17,滴箭18,每个花盆3设置有土壤温度水分传感器15,传感器15通过传输线与放置在收纳盒13里的显示屏14连接,传感器上有探针2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化栽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7包括支架12,上端有横梁,支架12下方固定在地面,横梁下方设置有钢丝固定的两根横向六根纵向不锈钢圆管组成的双层灯架8,其灯架高度可通过调节钢丝绳进行调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栽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层灯架8下安装LED灯9,钠灯10组成补光系统,所述补光系统用于调节所述容置空间内的光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栽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7下方设有花盆3,花盆上端铺有滴灌管4,每个花盆3通有一个滴灌滴头5,滴灌管4左侧连接有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娟王增裕杨国锋杨超苗福泓李康佳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农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