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NB-IoT定位精度提升方法及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定位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NB-IoT定位精度提升方法及系统。
技术介绍
NB-IoT是第三代合作项目(3GPP)开发的一种在5G网络上的低功耗广域网协议,允许在蜂窝网络上进行大规模的机器类型通信(mMTC)。与LTE相比,NB-IoT主要是通过将信号带宽限制为180KHz,通过允许多毫秒的重复传输来扩展覆盖范围。NB-IoT在release-14版本引入了对蜂窝OTDOA定位的支持。然而,窄信号带宽、支持扩展覆盖的苛刻以及低成本物联网设备要求,对NB-IoT系统设计都是挑战。本项目是设计一个基于支持OTDOA的NB-IoT单芯片调制解调器系统芯片(SOC)的新型系统算法模型,对单纯依靠NB-IoT规范所能达到的定位精度实现大幅提高,同时保持较低的硬件成本。基于卫星的定位系统,例如GPS或北斗系统,在室外定位的商用领域已被广泛应用,不过它有一个明显缺陷是很难用于室内定位,而且一般民用的精度也不够高(10米左右),相对于室内导航的要求(1米左右)还有一段距离。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NB-IoT定位精度提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nS1:确定定位参考节点与各个基站之间的定位时间差信号;/nS2:将所述定位时间差信号发送至定位服务器;/nS3:采用双曲线交点法估计定位参考节点的位置;/nS4:重复步骤S1-S3得到所有定位参考节点的多个位置估计;/nS5:定位服务器利用多个定位参考节点的多个位置估计作为误差模型样本输入,并利用多个定位参考节点的实际已知位置作为误差模型的目标,对误差模型进行最佳参数估计,获得最佳误差估计模型;/nS6:采用所述最佳误差估计模型对移动节点进行位置校正。/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NB-IoT定位精度提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S1:确定定位参考节点与各个基站之间的定位时间差信号;
S2:将所述定位时间差信号发送至定位服务器;
S3:采用双曲线交点法估计定位参考节点的位置;
S4:重复步骤S1-S3得到所有定位参考节点的多个位置估计;
S5:定位服务器利用多个定位参考节点的多个位置估计作为误差模型样本输入,并利用多个定位参考节点的实际已知位置作为误差模型的目标,对误差模型进行最佳参数估计,获得最佳误差估计模型;
S6:采用所述最佳误差估计模型对移动节点进行位置校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NB-IoT定位精度提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定位参考节点与各个基站之间的定位时间差信号具体采用以下公式:
RSTDi=τi-τc
其中,NFFT为OFDM调制的FFT长度,Nsymb为一个子帧内参考信号的OFDM符号个数,NCP,l为第l个OFDM符号的循环前缀的采样点数,nSF为一致性相关计算的子帧的个数,RSTDi为定位时间差信号,τi为参考定位节点接收到的第i个基站定位参考信号的传输时间估计,τc为参考定位节点接收到的参考基站定位参考信号的传输时间估计,Rmi(τ)为参考定位节点接收到的第i个基站的定位参考信号的相关函数,Rmc(τ)为参考定位节点接收到的参考基站的定位参考信号的相关函数。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NB-IoT定位精度提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采用双曲线交点法估计定位参考节点的位置具体采用以下公式:
i=1,2,…,N,其中,(xi,yi)为已知的第i个基站的位置坐标,(xc,yc)为参考基站的位置坐标,(xt,yt)为要估计的参考定位节点的位置坐标,(Ti-Tc)为已知的第i个基站和参考基站的定位参考信号发送时间差,c为光的传播速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NB-IoT定位精度提升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所述最佳误差估计模型进行对移动节点位置校正,具体包括:
S601:确定移动节点与各个基站之间的定位时间差信号;
S602:将S601中得到的定位时间差信号发送到定位服务器;
S603:采用双曲线估计移动节点的位置;
S604:将移动节点位置估计值输入至所述最佳误差估计模型,输出校正后的移动节点的位置。
5.一种NB-IoT定位精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江,孙茂友,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锐迪芯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