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频结构及电子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138110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02 22:35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射频结构及电子设备,该射频结构包括:第一收发器、第一射频前端模组、第二收发器、第二射频前端模组、四个天线和切换模组;其中的第一部分天线通过切换模组分别与第一射频前端模组和第二射频前端模组连接;第二部分天线通过切换模组与第二射频前端模组连接;切换模组处于第一导通模式:第一部分天线与第一射频前端模组导通,第一部分天线工作在第一频段的信号收发模式;切换模组处于第二导通模式:四个天线与第二射频前端模组导通,四个天线均工作在第二频段的信号接收模式,或四个天线工作在轮询进行SRS发射的模式。本申请能够解决目前具有5G SRS功能的电子设备中天线数量较多、不利于电子设备的空间布局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射频结构及电子设备
本申请涉及通信
,尤其涉及一种射频结构及电子设备。
技术介绍
通信制式不断演进,电子设备需支持制式和频段不断增多,电子设备可能需要支持第二代手机通信技术规格(2-Generationwirelesstelephonetechnology,2G)、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3rd-Generation,3G)、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the4thgenerationmobilecommunicationtechnology,4G)、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5thgenerationmobilenetwork,5G)等频段。其中,5GNR频段需要支持2T4R(即2发4收)或者1T4R(即1发4收)的探测参考信号(SoundingReferenceSignal,SRS)天线轮流发射技术,,为实现5G的SRS功能,需要在5G射频前端设置至少4个天线(如5GN41/N78ANT0/1/2/3),从而导致电子设备中的天线数量的增加,并且在天线设计时结构相对复杂,对成本和性能影响较大,也导致占用电子设备中的更多的空间,不利于电子设备的空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射频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n第一收发器和第一射频前端模组,所述第一收发器与所述第一射频前端模组连接,所述第一射频前端模组对应的工作频率覆盖第一频段;/n第二收发器和第二射频前端模组,所述第二收发器与所述第二射频前端模组连接,所述第二射频前端模组对应的工作频率覆盖第二频段;/n四个天线和切换模组,所述四个天线中的第一部分天线通过所述切换模组分别与所述第一射频前端模组和所述第二射频前端模组连接;所述四个天线中除所述第一部分天线外的第二部分天线,通过所述切换模组与所述第二射频前端模组连接;/n所述切换模组在两个导通模式之间可切换;其中,在所述切换模组处于第一导通模式的情况下,所述第一部分...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射频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收发器和第一射频前端模组,所述第一收发器与所述第一射频前端模组连接,所述第一射频前端模组对应的工作频率覆盖第一频段;
第二收发器和第二射频前端模组,所述第二收发器与所述第二射频前端模组连接,所述第二射频前端模组对应的工作频率覆盖第二频段;
四个天线和切换模组,所述四个天线中的第一部分天线通过所述切换模组分别与所述第一射频前端模组和所述第二射频前端模组连接;所述四个天线中除所述第一部分天线外的第二部分天线,通过所述切换模组与所述第二射频前端模组连接;
所述切换模组在两个导通模式之间可切换;其中,在所述切换模组处于第一导通模式的情况下,所述第一部分天线与所述第一射频前端模组导通,所述第一部分天线工作在所述第一频段的信号收发模式;在所述切换模组处于第二导通模式的情况下,所述四个天线与所述第二射频前端模组导通,所述四个天线均工作在所述第二频段的信号接收模式,或所述四个天线工作在轮询进行探测参考信号SRS发射的模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射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射频前端模组包括:
收发端口和三个接收端口,所述四个天线通过所述切换模组分别与所述收发端口和所述接收端口连接;
在所述切换模组处于所述第二导通模式的情况下,所述四个天线轮询地与所述收发端口导通;其中,在所述四个天线中的第一天线与所述收发端口导通的情况下,所述四个天线中除所述第一天线外的至少一个天线与至少一个所述接收端口一一对应地导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射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换模组包括第一切换单元、第二切换单元和第三切换单元;
所述第一部分天线通过所述第一切换单元分别与所述第一射频前端模组、所述第二切换单元、所述三个接收端口中的第一部分接收端口连接;
所述第二部分天线通过所述第三切换单元分别与所述第二切换单元、所述三个接收端口中除所述第一部分接收端口外的第二部分接收端口连接;所述第二切换单元与所述收发端口连接;
其中,所述第一导通模式下,所述第一部分天线通过所述第一切换单元与所述第一射频前端模组导通;
所述第二导通模式下,所述第一部分天线通过所述第一切换单元分别与所述第二切换单元、所述第一部分接收端口导通,所述第二部分天线通过所述第三切换单元分别与所述第二切换单元、所述第二部分接收端口导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射频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部分天线通过所述第一切换单元与所述第一射频前端模组导通时,所述第二部分天线通过所述第三切换单元分别与所述第二切换单元、所述第二部分接收端口导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射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射频前端模组包括:
两个收发端口和两个接收端口,所述四个天线通过所述切换模组与所述收发端口和所述接收端口连接;
当所述切换模组处于所述第二导通模式时,所述四个天线中每两个天线轮询地与所述两个收发端口一一对应地导通;其中,在所述四个天线中的两个天线与所述两个收发端口一一对应地导通时,所述四个天线中的另外两个天线与所述两个接收端口一一对应地导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射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换模组包括:第一切换单元、第二切换单元、第三切换单元和第四切换单元;
所述第一部分天线通过所述第一切换单元分别与所述第一射频前端模组、所述第二切换单元、所述接收端口连接;所述第二切换单元与所述两个收发端口中的一个连接;
所述第二部分天线通过所述第三切换单元分别与所述第四切换单元、所述两个收发端口中的另一个连接;所述第四切换单元与所述接收端口连接;
其中,所述第一导通模式下,所述第一部分天线通过所述第一切换单元与所述第一射频前端模组导通;
所述第二导通模式下,所述第一部分天线通过所述第一切换单元与所述第二切换单元、所述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识航
申请(专利权)人: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