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杨专利>正文

一种可视型保温锂电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137569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02 22:3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视型保温锂电池,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的内壁固定有控温箱,所述外壳的外壁固定有散热箱,所述外壳的侧壁贯穿插设有接电杆,所述接电杆的两端分别插入控温箱和散热箱内部且均固定有接电块,所述控温箱的内部设有变电机构,所述散热箱的内部设有散热驱动部件。优点在于:通过设置接电杆,并在接电杆两端设置接电块,在电池处于低温环境时,正常启动后,依据热电效率,接电杆位于控温箱内部一端将会放热,控温箱内部的温度将会因加热而上升,因此在电池启动的初期,控温箱将会放热对电池内部环境进行加热处理,从而使得电池在低温环境下能够保持初始的高效放电,保证正常用电,提高电池的适应能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视型保温锂电池
本专利技术涉及锂电池
,尤其涉及一种可视型保温锂电池。
技术介绍
锂电池是一种以锂金属或锂合金为负极材料,使用非水电解质溶液的一次电池,与可充电电池锂离子电池跟锂离子聚合物电池是不一样的,锂电池作为一种反应效率高,安全性强,体积小的能源电池,应用越来越广泛。随着应用设备种类的增多,锂电池的应用场合也随着用电设备不断增多,因此锂电池时常在低温环境下工作,而低温环境无法为锂电池的放电提高有效温度,尤其在放电初期,更是无法为用电设备有效供电,从而严重影响设备的使用,目前用户常用外加设备对电池单独加热,十分不便且有违工作环境,并且用户对于电池内部温度环境无法做出判断,几乎没有任何可观测的点,对电池状态判断较难。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中锂电池适应能力差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可视型保温锂电池。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视型保温锂电池,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的内壁固定有控温箱,所述外壳的外壁固定有散热箱,所述外壳的侧壁贯穿插设有接电杆,所述接电杆的两端分别插入控温箱和散热箱内部且均固定有接电块,所述控温箱的内部设有变电机构,所述散热箱的内部设有散热驱动部件。在上述的可视型保温锂电池中,所述散热驱动部件包括固定于散热箱内壁的隔板,所述隔板的侧壁贯穿开设有多个喷孔,每个所述喷孔的内壁均固定有压力阀,所述散热箱的内部填充有甲胺气体和二氯甲烷溶液。在上述的可视型保温锂电池中,所述散热箱的内壁通过复位弹簧连接有压板,所述压板与散热箱的内壁密封滑动连接,所述散热箱的侧壁贯穿插设有延伸至外壳内部的吸热管,所述吸热管内部填充有冷却液,吸热管中设有压力阀。在上述的可视型保温锂电池中,所述变电机构包括固定于控温箱内壁的一对导电块,所述控温箱的内壁固定有扭转条,所述扭转条的端部固定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两端分别固定有正极块和负极块。在上述的可视型保温锂电池中,所述扭转条由扭转设置的记忆金属制成,所述正极块和负极块分别与两个导电块相抵,所述正极块和负极块通过导线与分别与两个接电块电性连接。在上述的可视型保温锂电池中,所述外壳的侧壁填充有保温层,所述散热箱的侧壁嵌设有多个膨胀带,所述膨胀带由弹性橡胶材料制成。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1、本专利技术中,通过设置接电杆,并在接电杆两端设置接电块,在电池处于低温环境时,正常启动后,依据热电效率,接电杆位于控温箱内部一端将会放热,控温箱内部的温度将会因加热而上升,因此在电池启动的初期,控温箱将会放热对电池内部环境进行加热处理,从而使得电池在低温环境下能够保持初始的高效放电,保证正常用电,提高电池的适应能力;2、本专利技术中,通过在散热箱中填充甲胺,散热箱内部温度因接电杆端部的吸热为降低,从而使得散热箱内部的甲胺因温度过度降低而液化,从而使得散热箱内部气压降低,从而使得膨胀带得以因外部大气压的压力而向散热箱内部凹陷,并且凹陷的程度与散热箱内部实际降低的温度程度有关,因此用户能够根据膨胀带的凹陷程度判断电池内部的低温状态,从而根据实际低温持续的时长来判断是否需要外部供热来缓解电池低温状态,从而便于得知电池的状态而加以应对;3、本专利技术中,通过设置扭转条,在电池因自身工作发热导致内部温度过高时,扭转条的将达到变态温度,从而带动连接杆扭转,进而使得正极块与负极块换位,进而使得接电杆中的实际电流流向改变,从而使得接电杆两端的吸热放热状态交换,控温箱内部一端将会吸热,进而缓解电池内部温度的上升,起到稳定电池内部温度的效果;4、本专利技术中,在电池内部温度过高时,接电杆位于散热箱内部一端将会放热,从而使得散热箱内部的二氯甲烷吸热气化,从而使得散热箱内部的气压不断增高,上气压增大至一定值后,将会突破喷孔中的压力阀,从而使得压板在气压推动下而挤压内部的冷却液,使得冷却液进入到吸热管中,冷却液将又外部空间转移至外壳内部,进而对电池内部进行快速有效的降温处理。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可视型保温锂电池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可视型保温锂电池的侧剖视图。图中:1外壳、2控温箱、3散热箱、4接电杆、5接电块、6隔板、7吸热管、8喷孔、9复位弹簧、10压板、11膨胀带、12保温层、13导电块、14扭转条、15连接杆、16正极块、17负极块。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实施例仅处于说明性目的,而不是想要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实施例参照图1-2,一种可视型保温锂电池,包括外壳1,外壳1的内壁固定有控温箱2,外壳1的外壁固定有散热箱3,外壳1的侧壁贯穿插设有接电杆4,接电杆4的两端分别插入控温箱2和散热箱3内部且均固定有接电块5,控温箱2的内部设有变电机构,散热箱3的内部设有散热驱动部件。散热驱动部件包括固定于散热箱3内壁的隔板6,隔板6的侧壁贯穿开设有多个喷孔8,每个喷孔8的内壁均固定有压力阀,散热箱3的内部填充有甲胺气体和二氯甲烷溶液,甲胺能够在低温下液化而降低散热箱3内部气压,而二氯甲烷则能够在高温下有效气化增加散热箱3内部气压。散热箱3的内壁通过复位弹簧9连接有压板10,压板10与散热箱3的内壁密封滑动连接,散热箱3的侧壁贯穿插设有延伸至外壳1内部的吸热管7,吸热管7内部填充有冷却液,吸热管7中设有压力阀,吸热管7内部冷却液在电池内部温度较高时有效吸收电池内部热量,常规状态下冷却液位于散热箱3中。变电机构包括固定于控温箱2内壁的一对导电块13,控温箱2的内壁固定有扭转条14,扭转条14的端部固定有连接杆15,连接杆15的两端分别固定有正极块16和负极块17。扭转条14由扭转设置的记忆金属制成,正极块16和负极块17分别与两个导电块13相抵,正极块16和负极块17通过导线与分别与两个接电块5电性连接,两个导电块13与电路稳定连接,正极块16和负极块17与两个导电块13的接入方向决定了接电杆4电流的流向,从而决定接电杆4两端的吸放热状态。外壳1的侧壁填充有保温层12,散热箱3的侧壁嵌设有多个膨胀带11,膨胀带11由弹性橡胶材料制成,保温层12的存在能够降低低温环境对电池内部的影响,从而一定程度的增加电池启动时的供电效率,膨胀带11能够根据自身的膨胀和凹陷程度来体现电池内部温度状态,便于用户判断。本专利技术中,在电池接电启动时,接电杆4及两端的接电块5接入电路中,从而存在稳定的直流电通过,根据热电效应,两种不同材料组成的电回路在有直流电通过时,两个接头处将分别发生吸放热现象,即接电杆4的位于控温箱2内部的一端将放热,而位于散热箱3内部的一端将吸热;控温箱2内部的温度将会因加热而上升,因此在电池启动的初期,控温箱2将会放热对电池内部环境进行加热处理,从而使得电池在低温环境下能够保持初始的高效放电,保证正常用电,提高电池的适应能力;而散热箱3内部温度将会因接电杆4端部的吸热为降低,从而使得散热箱3内部的甲胺因温度过度降低而液化,从而使得散热箱3内部气压降低,从而使得膨胀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视型保温锂电池,包括外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的内壁固定有控温箱(2),所述外壳(1)的外壁固定有散热箱(3),所述外壳(1)的侧壁贯穿插设有接电杆(4),所述接电杆(4)的两端分别插入控温箱(2)和散热箱(3)内部且均固定有接电块(5),所述控温箱(2)的内部设有变电机构,所述散热箱(3)的内部设有散热驱动部件。/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视型保温锂电池,包括外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的内壁固定有控温箱(2),所述外壳(1)的外壁固定有散热箱(3),所述外壳(1)的侧壁贯穿插设有接电杆(4),所述接电杆(4)的两端分别插入控温箱(2)和散热箱(3)内部且均固定有接电块(5),所述控温箱(2)的内部设有变电机构,所述散热箱(3)的内部设有散热驱动部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视型保温锂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驱动部件包括固定于散热箱(3)内壁的隔板(6),所述隔板(6)的侧壁贯穿开设有多个喷孔(8),每个所述喷孔(8)的内壁均固定有压力阀,所述散热箱(3)的内部填充有甲胺气体和二氯甲烷溶液。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视型保温锂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箱(3)的内壁通过复位弹簧(9)连接有压板(10),所述压板(10)与散热箱(3)的内壁密封滑动连接,所述散热箱(3)的侧壁贯穿插设有延伸至外壳(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杨
申请(专利权)人:陈杨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