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碳化硅衬底退火工艺及碳化硅衬底退火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137033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02 22:3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半导体领域,公开一种碳化硅衬底退火工艺及碳化硅衬底退火设备,一种碳化硅衬底退火工艺,具体包括:将双层掩蔽层放置于需退火的碳化硅衬底一侧,以遮蔽碳化硅衬底表面,且双层掩蔽层与碳化硅衬底之间的距离D满足:0μm<D≤300μm;对碳化硅衬底进行退火处理。碳化硅衬底和双层掩蔽层之间的间距可以调整,进而达到改善碳化硅衬底表面粗糙度的目的。因此,碳化硅衬底退火结束后无需复杂的掩蔽层去除工艺,只需直接将双层掩蔽层拿走即可,从而在保证相同效果的情况下优化工艺来实现工艺成本的降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碳化硅衬底退火工艺及碳化硅衬底退火设备
本专利技术涉及半导体
,特别涉及一种碳化硅衬底退火工艺及碳化硅衬底退火设备。
技术介绍
碳化硅(SiC)作为第三代新型半导体,具有禁带宽度宽、临界击穿电场高、热导率高等特点,其应用在高温、高压、高频、大功率等领域相比于传统的硅基器件有很大优势。SiC器件由于材料特殊,因此和传统的Si相比,在工艺上存在很多区别。由于SiC键能很大且杂质在SiC中的固溶度很低,因此扩散工艺无法实现n型或p型掺杂,离子注入是实现SiC掺杂的唯一方法。由于离子注入工艺能量高、剂量大,因此会破坏SiC晶格结构,产生缺陷,造成不可忽视的影响。同时,杂质被注入到SiC衬底中,由于隧道效应(掺杂杂质并没有替位被掺杂的衬底元素)导致注入的杂质并不是全部有效的,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的激活处理。因此,需要对离子注入的衬底进行退火,退火工艺不仅可以修复晶格,显著降低缺陷密度,而且可以大幅提高杂质的激活率。由于SiC键能很大,因此需要在高温(1200℃-1800℃)下进行退火工艺。但同时高温又会导致SiC中的Si原子蒸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碳化硅衬底退火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n将双层掩蔽层放置于需退火的碳化硅衬底一侧,以遮蔽所述碳化硅衬底表面,且所述双层掩蔽层与所述碳化硅衬底之间的距离D满足:0μm<D≤300μm;/n对所述碳化硅衬底进行退火处理。/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碳化硅衬底退火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
将双层掩蔽层放置于需退火的碳化硅衬底一侧,以遮蔽所述碳化硅衬底表面,且所述双层掩蔽层与所述碳化硅衬底之间的距离D满足:0μm<D≤300μm;
对所述碳化硅衬底进行退火处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化硅衬底退火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层掩蔽层采用以下工艺制作:
在1600℃-1700℃的氩环境中,直接在第一掩蔽层上用脉冲激光沉积法沉积第二掩蔽层。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碳化硅衬底退火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掩蔽层的厚度为2μm-5μm。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碳化硅衬底退火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掩蔽层的厚度为0.5μm-1μ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化硅衬底退火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层掩蔽层与所述碳化硅衬底之间的距离为250μm-300μ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化硅衬底退火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层掩蔽层的面积大于等于所述碳化硅衬底的面积。


7.根据权利要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苡任史波陈道坤曾丹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