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110kV变压器中性点真空间隙接地成套设备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力辅助设备,具体涉及一种110kV变压器中性点真空间隙接地成套设备。
技术介绍
当前的110kV和220kV变电站的变压器中性点接地设备采用避雷器、空气间隙和接地开关并联的方式,根据电网运行方式的要求,有的变压器中性点接地系统的接地开关需要合闸接地,有的则不需要接地。当变压器中性点不直接接地时,变压器中性点的过电压由空气间隙和避雷器保护。当前的空气间隙由二根金属棒水平安装,二根金属棒端对端构成空气间隙。图1是当前的110kV变压器中性点空气间隙接地设备示意图,10为接地端子,11为隔离开关的动触头,12隔离开关的操作机构,13为隔离开关的静触头和变压器中性点接线端子,14为避雷器,15为棒-棒空气间隙,16为金属支柱,17为电流互感器,18为避雷器和间隙接地端子。当隔离开关的动触头11与静触头13闭合时,变压器中性点的过电压通过接地端子10直接接地,从而保护变压器中性点不被击穿,这种工况下,避雷器14和空气间隙15不被击穿。当隔离开关的动触头11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110kV变压器中性点真空间隙接地成套设备,其特征在于,/n包括机座、隔离开关、避雷器、真空间隙接地模块、共用接地铜排、接地端子、导电铜排、第一电流互感器和第二电流互感器,所述隔离开关、避雷器和真空间隙接地模块均安装在机座上,所述隔离开关、避雷器和真空间隙接地模块的第一端均与导电铜排连接,变压器中性点与导电铜排连接,所述隔离开关、避雷器和真空间隙接地模块的第二端均与共用接地铜排连接,所述共用接地铜排与接地端子连接,所述接地端子通过导线接地,所述第一电流互感器与真空间隙接地模块耦合,所述第二电流互感器与共用接地铜排耦合。/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110kV变压器中性点真空间隙接地成套设备,其特征在于,
包括机座、隔离开关、避雷器、真空间隙接地模块、共用接地铜排、接地端子、导电铜排、第一电流互感器和第二电流互感器,所述隔离开关、避雷器和真空间隙接地模块均安装在机座上,所述隔离开关、避雷器和真空间隙接地模块的第一端均与导电铜排连接,变压器中性点与导电铜排连接,所述隔离开关、避雷器和真空间隙接地模块的第二端均与共用接地铜排连接,所述共用接地铜排与接地端子连接,所述接地端子通过导线接地,所述第一电流互感器与真空间隙接地模块耦合,所述第二电流互感器与共用接地铜排耦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110kV变压器中性点真空间隙接地成套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真空间隙接地模块包括真空间隙管上绝缘壳体、真空间隙接地管、真空间隙管接地导体、真空间隙管下绝缘壳体和真空间隙管绝缘壳体安装基座,
所述真空间隙管绝缘壳体安装基座安装在机座上,所述真空间隙管下绝缘壳体固定安装在所述真空间隙管绝缘壳体安装基座上,所述真空间隙管上绝缘壳体固定安装在所述真空间隙管下绝缘壳体上,所述真空间隙接地管与真空间隙管上绝缘壳体固定连接,所述真空间隙接地管第一端与导电铜排连接,所述真空间隙接地管第一端作为变压器中性点备用接线端子,所述真空间隙接地管第二端与所述真空间隙管接地导体连接,所述真空间隙管接地导体与第一电流互感器耦合,所述真空间隙管接地导体与共用接地铜排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110kV变压器中性点真空间隙接地成套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隔离开关包括手动分合闸机构、电动分合闸机构、隔离开关安装基座、隔离开关下绝缘壳体、隔离开关上绝缘壳体、绝缘丝杠、接地导体、软连接导体、动触头导向套、隔离开关动触头和隔离开关静触头,所述隔离开关安装基座安装在机座上,所述隔离开关下绝缘壳体与所述隔离开关安装基座固定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禹航,翁时乐,吴凯,高健,王璞,朱奕弢,韦舒天,王瑶,王炜,缪琰,徐诚,范殷伟,陆永卫,石宏,马向辉,谢英男,丁瀚,冯驰,陆云凤,金烨,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湖州供电公司,湖州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