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线角度调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136091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02 22: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线角度调整装置,包括固定底板、支架、视觉机构、角度旋转机构、升降机构以及电线夹持机构,所述支架、视觉机构以及电线夹持机构固定于所述固定底板上,且所述视觉机构和电线夹持机构分设于所述支架的两侧;所述升降机构固定于所述支架上,所述角度旋转机构固定于所述升降机构上;所述角度旋转机构上设有用于夹持待测电线的第一线槽,所述第一线槽的位置与所述视觉机构的位置对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视觉机构代替人眼对电线角度进行检测观察,采用角度旋转机构对电线角度进行调整,自动化程度高,能够满足生产效率和生产良率的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线角度调整装置
本技术涉及机械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线角度调整装置。
技术介绍
在很多电器设备中都需要安装电线,由于电线安装时需要关注安装角度,否则容易造成由于插入角度导致的接触不良等问题。现有的做法多数为人员手动操作,靠人眼观察确认插入角度,这种方式可能会由于视觉疲劳等原因造成人员漏失,导致不良率较高;另外,由于生产流水线上的自动化水平已经越来越高,人员手动完成已经无法满足生产效率的需求。因此,如何提供一种安全可靠,效率更高的电线角度调整装置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一个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电线角度调整装置,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电线角度调整装置,包括固定底板、支架、视觉机构、角度旋转机构、升降机构以及电线夹持机构,所述支架、视觉机构以及电线夹持机构固定于所述固定底板上,且所述视觉机构和电线夹持机构分设于所述支架的两侧;所述升降机构固定于所述支架上,所述角度旋转机构固定于所述升降机构上;所述角度旋转机构上设有用于夹持待测电线的第一线槽,所述第一线槽的位置与所述视觉机构的位置对应。较佳地,所述电线角度调整装置还包括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分别与所述视觉机构、角度旋转机构、升降机构信号连接。较佳地,所述视觉机构采用相机。较佳地,所述视觉机构上还设有放大元件。较佳地,所述角度旋转机构采用旋转电机驱动。较佳地,所述升降机构上设有多个角度旋转机构。较佳地,所述视觉机构的数量与所述角度旋转机构的数量相同,所述角度旋转机构与所述视觉机构一一对应。较佳地,所述电线夹持机构上设有至少一个用于夹持角度调整完毕的电线的第二线槽,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线槽在所述电线夹持机构上沿直线方向依次排列。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的电线角度调整装置具有如下优点:本技术提供的电线角度调整装置,包括固定底板、支架、视觉机构、角度旋转机构、升降机构以及电线夹持机构,所述支架、视觉机构以及电线夹持机构固定于所述固定底板上,且所述视觉机构和电线夹持机构分设于所述支架的两侧;所述升降机构固定于所述支架上,所述角度旋转机构固定于所述升降机构上;所述角度旋转机构上设有用于夹持待测电线的第一线槽,所述第一线槽的位置与所述视觉机构的位置对应。本技术采用视觉机构代替人眼对电线角度进行检测观察,采用角度旋转机构对电线角度进行调整,自动化程度高,能够满足生产效率和生产良率的需求。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具体实施方式中电线角度调整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具体实施方式中电线角度调整装置的主视图;图3为本技术一具体实施方式中电线角度调整装置的侧视图。图中:01-待测电线、10-固定底板、20-支架、30-视觉机构、31-放大元件、40-角度旋转机构、41-第一线槽、50-升降机构、60-电线夹持机构、61-第二线槽。具体实施方式为了更详尽的表述上述技术的技术方案,以下列举出具体的实施例来证明技术效果;需要强调的是,这些实施例用于说明本技术而不限于限制本技术的范围。本技术提供的电线角度调整装置,如图1至图3所示,包括固定底板10、支架20、视觉机构30、角度旋转机构40、升降机构50以及电线夹持机构60,所述支架20、视觉机构30以及电线夹持机构60固定于所述固定底板10上,且所述视觉机构30和电线夹持机构60分设于所述支架20的两侧,请重点参考图3;所述升降机构50固定于所述支架20上,所述角度旋转机构40固定于所述升降机构50上;所述角度旋转机构40上设有用于夹持待测电线01的第一线槽41,所述第一线槽41的位置与所述视觉机构30的位置对应。电线角度调整装置的工作过程如下:将待测电线01夹持于所述第一线槽41内,所述视觉机构30检测待测电线01的角度,本实施例中,所述视觉机构30采用相机,若需要调整,则所述角度旋转机构40根据视觉机构30的检测结果进行适应性调整,例如采用旋转电机驱动角度旋转机构40旋转,直至所述视觉机构30检测到待测电线01的角度符合要求为止,然后升降机构50下降将角度调整完毕的电线垂直移送至电线夹持机构60,完成交接,电线夹持机构60上的电线可直接用于后续操作。本技术采用视觉机构30代替人眼对电线角度进行检测观察,采用角度旋转机构40对电线角度进行调整,自动化程度高,能够满足生产效率和生产良率的需求。较佳地,所述电线角度调整装置还包括控制单元(未图示),所述控制单元分别与所述视觉机构30、角度旋转机构40、升降机构50信号连接,所述控制单元可以用于视觉机构30的开启、关闭以及接收视觉机构30检测到的图像信息并进行角度判断等;还可以用于角度旋转机构40的旋转方向、旋转角度控制;还可以用于升降机构50的升降控制等。当然,所述控制单元可以直接采用计算机、PLC等控制元件,能够实现上述功能即可。较佳地,请重点参考图1,所述视觉机构30上还设有放大元件31,由于电线直径较小,可能导致图像不清晰,造成判断错误,因此,采用放大元件31用以对电线进行放大处理,并与后续视觉机构30的图像采集和图像处理。较佳地,请继续参考图1和图2,所述升降机构50上设有多个角度旋转机构40,具体地,所述视觉机构30的数量与所述角度旋转机构40的数量相同,所述角度旋转机构40与所述视觉机构30一一对应,这样同时可以进行多根电线的检测和调整,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较佳地,请继续参考图1和图2,所述电线夹持机构60上设有至少一个用于夹持角度调整完毕的电线的第二线槽61,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线槽61在所述电线夹持机构60上沿直线方向依次排列,本实施例中,所述角度旋转机构40、所述视觉机构30以及第二线槽61均为两个,即两个电线同时进行角度检测和调整;当然,第二线槽61的数量可以多于角度旋转机构40的数量,即角度旋转机构40将电线分批移送至第二线槽61,待电线装满电线夹持机构60上的所有第二线槽61后,电线夹持机构60再一次性将电线移送至下一加工步骤,以减少电线夹持机构60的移动次数,节约能源,提高效率。综上所述,本技术提供的电线角度调整装置,包括固定底板10、支架20、视觉机构30、角度旋转机构40、升降机构50以及电线夹持机构60,所述支架20、视觉机构30以及电线夹持机构60固定于所述固定底板10上,且所述视觉机构30和电线夹持机构60分设于所述支架20的两侧;所述升降机构50固定于所述支架20上,所述角度旋转机构40固定于所述升降机构50上;所述角度旋转机构40上设有用于夹持待测电线的第一线槽41,所述第一线槽41的位置与所述视觉机构30的位置对应。本技术采用视觉机构30代替人眼对电线角度进行检测观察,采用角度旋转机构40对电线角度进行调整,自动化程度高,能够满足生产效率和生产良率的需求。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技术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这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线角度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底板、支架、视觉机构、角度旋转机构、升降机构以及电线夹持机构,所述支架、视觉机构以及电线夹持机构固定于所述固定底板上,且所述视觉机构和电线夹持机构分设于所述支架的两侧;所述升降机构固定于所述支架上,所述角度旋转机构固定于所述升降机构上;所述角度旋转机构上设有用于夹持待测电线的第一线槽,所述第一线槽的位置与所述视觉机构的位置对应。/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线角度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底板、支架、视觉机构、角度旋转机构、升降机构以及电线夹持机构,所述支架、视觉机构以及电线夹持机构固定于所述固定底板上,且所述视觉机构和电线夹持机构分设于所述支架的两侧;所述升降机构固定于所述支架上,所述角度旋转机构固定于所述升降机构上;所述角度旋转机构上设有用于夹持待测电线的第一线槽,所述第一线槽的位置与所述视觉机构的位置对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线角度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分别与所述视觉机构、角度旋转机构、升降机构信号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线角度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视觉机构采用相机。


4.如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笑笑李志钟劲
申请(专利权)人:傲然特苏州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