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轨道交通的分线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136068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02 22: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轨道交通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轨道交通的分线箱。箱体内工作区合理排布,利于安装、维护、检修,同时分线板采用定位座卡位四个端部以及中心固定方式,安装便捷牢固,稳定性好,同时进、出线缆均采用固定机构用以保证线缆灵活性。包括箱体以及通过合页连接于箱体一侧的箱盖,所述箱体内设有入线部、分线部、出线部,所述箱体顶部设有与箱体连通的出线槽,所述箱体底部设有与箱体连通的入线槽;所述入线部与出线部处设有单线缆固定机构,所述出线槽与入线槽处设有组合线缆固定机构;所述分线部上设有分线板,所述分线板通过固定于箱体上的四个定位座安装,四个所述定位座根据分线板的四个直角端分布于箱体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轨道交通的分线箱
本技术属于轨道交通
,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轨道交通的分线箱。
技术介绍
分线箱主要起电线分接作用和电线转接作用,现有的用于轨道交通设备的分线箱,内部的结构较为复杂,检修维护的效率较低,且在高铁长时间的运作过程中,因震动较大,会出现内部分线板、线缆等部件松动的情况,造成安全隐患;同时进、出线缆固定方式不灵活、不利于线缆调整及安装。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箱体内工作区合理排布,利于安装、维护、检修,同时分线板采用定位座卡位四个端部以及中心固定方式,安装便捷牢固,稳定性好,同时进、出线缆均采用固定机构用以保证线缆灵活性的用于轨道交通的分线箱。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轨道交通的分线箱,包括箱体以及通过合页连接于箱体一侧的箱盖,所述箱体内设有入线部、分线部、出线部,所述箱体顶部设有与箱体连通的出线槽,所述箱体底部设有与箱体连通的入线槽;所述入线部与出线部处设有单线缆固定机构,所述出线槽与入线槽处设有组合线缆固定机构;所述分线部上设有分线板,所述分线板通过固定于箱体上的四个定位座安装,四个所述定位座根据分线板的四个直角端分布于箱体上,所述箱体上由四个所述定位座围绕成的区域中心处设有螺纹固定柱,所述螺纹固定柱穿过分线板的安装孔通过螺母固定,所述分线板四周设有固定于箱体上的绕线杆。上述的用于轨道交通的分线箱,所述单线缆固定机构包括相互配合的下固定座和上固定座,所述下固定座内设有开口朝上的下容腔,所述上固定座内设有开口朝下的上容腔,所述上容腔与下容腔相配合用以容纳线缆,所述下固定座与上固定座之间通过伸缩弹簧连接,所述伸缩弹簧一端固定于上固定座底部、伸缩弹簧另一端固定于下固定座内的弹簧槽中。上述的用于轨道交通的分线箱,所述组合线缆固定机构内设有固定区Ⅰ、活动区、固定区Ⅱ,所述固定区Ⅰ与固定区Ⅱ内对称设有相等数量的固定部,所述固定部内设有固定腔,所述固定部设有朝向活动区方向的入口部,所述固定部内壁两侧位于入口部处设有弹簧块,所述弹簧块端部设有圆弧头,所述固定腔、入口部、活动区相连通。上述的用于轨道交通的分线箱,所述定位座包括底板,所述底板顶部设有两个相互垂直的立板,两个所述立板与底板形成有定位部。上述的用于轨道交通的分线箱,所述箱盖上设有观察窗。本技术用于轨道交通的分线箱的优点是:1、本技术用于轨道交通的分线箱,通过设置入线部、分线部、出线部、入线槽、出线槽,使进线、出线合理排布,便于维护;在入线槽和出线槽中设置组合线缆固定机构可以合理分布入线与出线时线缆的排布、固定更加灵活,同时配合入线部与出线部中的单线缆固定机构可以保证箱体内线缆走线更加牢固、稳定,通过上述设计,可以更好的保证前期安装快捷性、后期维护便捷性,保证施工安装标准化。2、本技术用于轨道交通的分线箱,分线板固定采用全新设计方式,根据分线板尺寸大小,在箱体上的分线部区域设置有四个定位座,定位座用以卡接分线板四个端角部;通过定位部与分线板底面接触,两个立板用以贴合分线板侧边,同时立板高度大于分线板高度,可以防止分线板滑移发生,底板具有一定厚度,方便分线板底部空气流通;通过定位座定位好分线板后,由螺纹固定柱、安装孔、螺母配合即可完成分线板于箱体上的安装固定;与传统分线板的多孔、多柱安装方式比较,本新型分线板安装便捷牢固,定位方便,省时省力,解决了以往箱体内部复杂、安装不稳固的问题。3、本技术用于轨道交通的分线箱,单线缆固定机构可以适配不同直径尺寸的线缆,通过下固定座与上固定座分体配合实现,向上提取上固定座、因伸缩弹簧的作用力,上固定座相对于下固定座产生回弹力,当线缆穿过上容腔、下容腔后,松开上固定座、此时上固定座回弹、回弹力会促使上容腔与下容腔将线缆包覆固定;通过上述设计可以保证箱体内线缆排布合理、安装稳固。4、本技术用于轨道交通的分线箱,组合线缆固定机构既可以适配不同直径尺寸线缆、也可调整线缆排布位置;线缆穿过活动区、可在活动区内自由滑动选择相应的固定部用来固定线缆,固定部呈对称设计、中间作为活动区,使其相互连通,这样不同的线缆可以放到不同的固定部内,做到区分,不容易混掉;当线缆对准入口部施加一定力,圆弧头因外力挤压、弹簧块收缩,线缆即可滑入固定腔内,然后弹簧块回弹、圆弧头复位;圆弧头的设计可以提高当线缆挤压圆弧头时起到滑动带入作用,省时省力,操作简便。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单线缆固定机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组合线缆固定机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定位座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图2的夹持线缆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实施例1、如图1、2、3、4所示,一种用于轨道交通的分线箱,包括箱体1以及通过合页2连接于箱体1一侧的箱盖3,所述箱体1内设有入线部11、分线部12、出线部13,所述箱体1顶部设有与箱体1连通的出线槽14,所述箱体1底部设有与箱体1连通的入线槽15;所述入线部11与出线部13处设有单线缆固定机构4,所述出线槽14与入线槽15处设有组合线缆固定机构5;所述分线部12上设有分线板6,所述分线板6通过固定于箱体1上的四个定位座7安装,四个所述定位座7根据分线板6的四个直角端分布于箱体1上,所述箱体1上由四个所述定位座7围绕成的区域中心处设有螺纹固定柱8,所述螺纹固定柱8穿过分线板6的安装孔61通过螺母固定,所述分线板6四周设有固定于箱体1上的绕线杆9。实施例2、如图2所示,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所述单线缆固定机构4包括相互配合的下固定座41和上固定座43,所述下固定座41内设有开口朝上的下容腔42,所述上固定座43内设有开口朝下的上容腔44,所述上容腔44与下容腔42相配合用以容纳线缆,所述下固定座41与上固定座43之间通过伸缩弹簧45连接,所述伸缩弹簧45一端固定于上固定座43底部、伸缩弹簧45另一端固定于下固定座41内的弹簧槽46中。实施例3、如图3所示,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所述组合线缆固定机构5内设有固定区Ⅰ51、活动区52、固定区Ⅱ53,所述固定区Ⅰ51与固定区Ⅱ53内对称设有相等数量的固定部54,所述固定部54内设有固定腔55,所述固定部54设有朝向活动区52方向的入口部56,所述固定部54内壁两侧位于入口部56处设有弹簧块57,所述弹簧块57端部设有圆弧头58,所述固定腔55、入口部56、活动区52相连通。实施例4、如图4所示,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所述定位座7包括底板71,所述底板71顶部设有两个相互垂直的立板72,两个所述立板72与底板71形成有定位部73。实施例5、如图1所示,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所述箱盖3上设有观察窗31。使用时,如图1所示,线缆从箱体1底部的入线槽15进入,经入线部11、分线部12、出线部13、最终由出线槽14出去;具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轨道交通的分线箱,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1)以及通过合页(2)连接于箱体(1)一侧的箱盖(3),所述箱体(1)内设有入线部(11)、分线部(12)、出线部(13),所述箱体(1)顶部设有与箱体(1)连通的出线槽(14),所述箱体(1)底部设有与箱体(1)连通的入线槽(15);所述入线部(11)与出线部(13)处设有单线缆固定机构(4),所述出线槽(14)与入线槽(15)处设有组合线缆固定机构(5);所述分线部(12)上设有分线板(6),所述分线板(6)通过固定于箱体(1)上的四个定位座(7)安装,四个所述定位座(7)根据分线板(6)的四个直角端分布于箱体(1)上,所述箱体(1)上由四个所述定位座(7)围绕成的区域中心处设有螺纹固定柱(8),所述螺纹固定柱(8)穿过分线板(6)的安装孔(61)通过螺母固定,所述分线板(6)四周设有固定于箱体(1)上的绕线杆(9)。/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轨道交通的分线箱,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1)以及通过合页(2)连接于箱体(1)一侧的箱盖(3),所述箱体(1)内设有入线部(11)、分线部(12)、出线部(13),所述箱体(1)顶部设有与箱体(1)连通的出线槽(14),所述箱体(1)底部设有与箱体(1)连通的入线槽(15);所述入线部(11)与出线部(13)处设有单线缆固定机构(4),所述出线槽(14)与入线槽(15)处设有组合线缆固定机构(5);所述分线部(12)上设有分线板(6),所述分线板(6)通过固定于箱体(1)上的四个定位座(7)安装,四个所述定位座(7)根据分线板(6)的四个直角端分布于箱体(1)上,所述箱体(1)上由四个所述定位座(7)围绕成的区域中心处设有螺纹固定柱(8),所述螺纹固定柱(8)穿过分线板(6)的安装孔(61)通过螺母固定,所述分线板(6)四周设有固定于箱体(1)上的绕线杆(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轨道交通的分线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单线缆固定机构(4)包括相互配合的下固定座(41)和上固定座(43),所述下固定座(41)内设有开口朝上的下容腔(42),所述上固定座(43)内设有开口朝下的上容腔(44),所述上容腔(44)与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佳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恒聚高铁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