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用电装置和制备电池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135344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02 22:31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池、用电装置和制备电池的装置。所述电池包括:电池单体,包括泄压机构,所述泄压机构设置于所述电池单体的第一壁,所述泄压机构用于在所述电池单体的内部压力或温度达到阈值时致动以泄放所述内部压力;汇流部件,电连接与所述电池单体;热管理部件,用于容纳流体以给所述电池单体调节温度;其中,所述热管理部件的第一表面附接于所述电池单体的所述第一壁,所述热管理部件被配置为在所述泄压机构致动时能够被从所述电池单体内排出的排放物破坏,以使所述排放物穿过所述热管理部件。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能够增强电池的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池、用电装置和制备电池的装置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电池领域,并且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电池、用电装置和制备电池的装置。
技术介绍
节能减排是汽车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在这种情况下,电动车辆由于其节能环保的优势成为汽车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对于电动车辆而言,电池技术又是关乎其发展的一项重要因素。在电池技术的发展中,除了提高电池的性能外,安全问题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如果电池的安全问题不能保证,那该电池就无法使用。因此,如何增强电池的安全性,是电池技术中一个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电池、用电装置和制备电池的装置,能够增强电池的安全性。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电池,包括:电池单体,包括泄压机构,所述泄压机构设置于所述电池单体的第一壁,所述泄压机构用于在所述电池单体的内部压力或温度达到阈值时致动以泄放所述内部压力;汇流部件,电连接与所述电池单体;热管理部件,用于容纳流体以给所述电池单体调节温度;其中,所述热管理部件的第一表面附接于所述电池单体的所述第一壁,所述热管理部件被配置为在所述泄压机构致动时能够被从所述电池单体内排出的排放物破坏,以使所述排放物穿过所述热管理部件。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热管理部件的第一表面附接于设置有泄压机构的第一壁,这样,泄压机构致动时,电池单体的排放物朝向热管理部件排放;同时,热管理部件被配置为在泄压机构致动时能够被从电池单体内排出的排放物破坏,以使排放物穿过热管理部件。这样,排放物可以穿过热管理部件迅速被排走而远离电池单体,降低了其危险性,从而能够增强电池的安全性。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热管理部件设置有薄弱区,所述薄弱区被配置为在所述泄压机构致动时能够被所述排放物破坏,以使所述排放物穿过所述薄弱区。通过设置薄弱区,可以便于排放物穿过热管理部件。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薄弱区与所述泄压机构相对设置。这样,所述泄压机构致动时,所述排放物可以直接冲击所述薄弱区而打开所述薄弱区。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热管理部件设置有与所述泄压机构相对设置的凹槽,所述凹槽的底壁形成所述薄弱区。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凹槽设置于所述热管理部件的面向所述第一壁的表面。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热管理部件包括第一导热板和第二导热板,所述第一导热板位于所述第一壁和所述第二导热板之间且附接于所述第一壁,所述第一导热板的第一区域向所述第二导热板凹陷以形成所述凹槽,所述第一区域连接到所述第二导热板。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区域设置有通孔,所述通孔的径向尺寸小于所述凹槽的径向尺寸。在一些实施例中,与所述通孔相对应的所述第二导热板的厚度小于其他区域的所述第二导热板的厚度。这样,所述薄弱区更容易被所述排放物破坏。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薄弱区的厚度小于或等于3mm。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薄弱区具有比所述热管理部件的其余部分更低的熔点。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薄弱区采用的材料的熔点低于40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热管理部件在所述薄弱区周围的部分能够被所述排放物破坏,以使所述流体从所述热管理部件的内部排出。在所述泄压机构致动时,所述热管理部件被破坏,流体从所述热管理部件的内部排出,这样可以吸收电池单体的热量,降低排放物的温度,进而降低排放物的危险性。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凹槽的侧面能够被所述排放物破坏,以使所述流体从所述热管理部件的内部排出。在采用所述凹槽时,泄压机构致动时,电池单体的排放物冲入所述凹槽,由于所述凹槽的底壁比较薄弱,所述排放物会破坏所述凹槽的底壁而进入所述收集腔;另外,所述凹槽内冲入的排放物还同时会熔化所述凹槽的侧面,使得流体从所述热管理部件的内部排出,从而对高热的排放物降温。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凹槽的径向尺寸在沿远离所述泄压机构的方向上逐渐变小。这样可以增大与排放物的接触面积,更便于被所述排放物破坏。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凹槽被配置为使所述泄压机构致动时能够被打开的避让腔。避让腔为所述泄压机构提供变形空间,以使所述泄压机构朝向所述热管理部件变形并破裂。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凹槽的深度与所述泄压机构的尺寸相关。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凹槽的深度大于1mm。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凹槽的开口的面积与所述泄压机构的面积相关。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凹槽的开口的面积与所述泄压机构的面积的比值的取值范围为0.5-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泄压机构的至少部分外凸于所述第一壁,所述避让腔用于容纳所述泄压机构的所述至少部分。这样,电池单体的第一壁可以紧密贴合所述热管理部件的表面,既便于固定电池单体,又能节省空间且提高热管理效率;而且,泄压机构致动时,电池单体的排放物能够朝向避让腔排放而远离电池单体,降低了其危险性,从而能够增强电池的安全性。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壁在所述泄压机构周围的部分外凸,所述避让腔用于容纳所述第一壁在所述泄压机构周围的外凸部分。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电池单体的第二壁设置有电极端子,所述第二壁不同于所述第一壁。将泄压机构和电极端子设置于电池单体的不同壁上,可以使得泄压机构致动时,电池单体的排放物更加远离电极端子,从而减小排放物对电极端子和汇流部件的影响,因此能够增强电池的安全性。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壁与所述第一壁相对设置。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泄压机构为温敏泄压机构,所述温敏泄压机构被配置为在所述电池单体的内部温度达到阈值时能够熔化;和/或,所述泄压机构为压敏泄压机构,所述压敏泄压机构被配置为在所述电池单体的内部气压达到阈值时能够破裂。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电池还包括:电气腔,用于容纳多个所述电池单体;收集腔,用于在所述泄压机构致动时收集所述排放物;其中,所述热管理部件用于隔离所述电气腔和所述收集腔。利用热管理部件将容纳电池单体的电气腔与收集排放物的收集腔分离,在泄压机构致动时,电池单体的排放物进入收集腔,而不进入或少量进入电气腔,从而不会影响电气腔中的电连接,因此能够增强电池的安全性。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热管理部件具有为所述电气腔和所述收集腔共用的壁。由于所述热管理部件作为所述电气腔和所述收集腔共用的壁,可以将排放物与电气腔尽可能的隔离,从而降低排放物的危险性,增强电池的安全性。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电池还包括:防护构件,所述防护构件用于防护所述热管理部件,所述防护构件与所述热管理部件形成所述收集腔。所述防护构件与所述热管理部件形成的所述收集腔,可以有效地收集和缓冲所述排放物,降低其危险性。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电气腔通过所述热管理部件与所述收集腔隔绝。所述收集腔与所述电气腔不连通,所述收集腔内的液体或气体等无法进入所述电气腔,从而能够更好地保护所述电气腔。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热管理部件被配置为在所述泄压机构致动时能够被所述排放物破坏,以使所述排放物穿过所述热管理部件而进入所述收集腔。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用电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池(10),其特征在于,包括:/n电池单体(20),包括泄压机构(213),所述泄压机构(213)设置于所述电池单体(20)的第一壁(21a),所述泄压机构(213)用于在所述电池单体(20)的内部压力或温度达到阈值时致动以泄放所述内部压力;/n汇流部件(12),电连接于所述电池单体(20);/n热管理部件(13),用于容纳流体以给所述电池单体(20)调节温度;/n其中,所述热管理部件(13)的第一表面附接于所述电池单体(20)的所述第一壁(21a),所述热管理部件(13)被配置为在所述泄压机构(213)致动时能够被从所述电池单体(20)内排出的排放物破坏,以使所述排放物穿过所述热管理部件(1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池(10),其特征在于,包括:
电池单体(20),包括泄压机构(213),所述泄压机构(213)设置于所述电池单体(20)的第一壁(21a),所述泄压机构(213)用于在所述电池单体(20)的内部压力或温度达到阈值时致动以泄放所述内部压力;
汇流部件(12),电连接于所述电池单体(20);
热管理部件(13),用于容纳流体以给所述电池单体(20)调节温度;
其中,所述热管理部件(13)的第一表面附接于所述电池单体(20)的所述第一壁(21a),所述热管理部件(13)被配置为在所述泄压机构(213)致动时能够被从所述电池单体(20)内排出的排放物破坏,以使所述排放物穿过所述热管理部件(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热管理部件(13)设置有薄弱区(135),所述薄弱区(135)被配置为在所述泄压机构(213)致动时能够被所述排放物破坏,以使所述排放物穿过所述薄弱区(13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薄弱区(135)与所述泄压机构(213)相对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热管理部件(13)设置有与所述泄压机构(213)相对设置的凹槽(134),所述凹槽(134)的底壁形成所述薄弱区(135)。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134)设置于所述热管理部件(13)的面向所述第一壁(21a)的表面。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热管理部件(13)包括第一导热板(131)和第二导热板(132),所述第一导热板(131)位于所述第一壁(21a)和所述第二导热板(132)之间且附接于所述第一壁(21a),所述第一导热板(131)的第一区域(131a)向所述第二导热板(132)凹陷以形成所述凹槽(134),所述第一区域(131a)连接到所述第二导热板(132)。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区域(131a)设置有通孔(136),所述通孔(136)的径向尺寸小于所述凹槽(134)的径向尺寸。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与所述通孔(136)相对应的所述第二导热板(132)的厚度小于其他区域的所述第二导热板(132)的厚度。


9.根据权利要求2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薄弱区(135)的厚度小于或等于3mm。


10.根据权利要求2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薄弱区(135)具有比所述热管理部件(13)的其余部分更低的熔点。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薄弱区(135)采用的材料的熔点低于400℃。


12.根据权利要求2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热管理部件(13)在所述薄弱区(135)周围的部分能够被所述排放物破坏,以使所述流体从所述热管理部件(13)的内部排出。


13.根据权利要求4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134)的侧面能够被所述排放物破坏,以使所述流体从所述热管理部件(13)的内部排出。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134)的径向尺寸在沿远离所述泄压机构(213)的方向上逐渐变小。


15.根据权利要求4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134)被配置为使所述泄压机构(213)致动时能够被打开的避让腔。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134)的深度与所述泄压机构(213)的尺寸相关。


17.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电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凯王伟侯跃攀王鹏陈小波李耀林永寿
申请(专利权)人: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