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农业用水效率与生态环境效应的统一评价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9135028 阅读:8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02 22:3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农业用水效率和生态环境效应的统一评价方法,包括:S1、构建规模化农业节水生态环境和用水效率的评价模型;S2、基于构建的评价模型,构建节水农业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S3、对节水农业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中的评价指标进行多目标综合评价分析,获得农业用水效率和生态环境效应的统一评价结果。本发明专利技术方法特别适用于对灌区节水改造、农业水价综合改革、高标准农田建设等农业节水灌溉工程实施后的农业用水效率与生态环境效应进行统一评价,为农业节水管理决策者提供决策参考。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农业用水效率与生态环境效应的统一评价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节水农业效益评价方法
,具体涉及一种农业用水效率与生态环境效应的统一评价方法。
技术介绍
中国是人口大国、农业大国以及灌溉大国。近年来,受工业、生活等行业需求增加的影响,农业用水占比不断下降,但仍然占据60以上,是我国第一用户大户,也是落实“节水优先”战略的主战场。大力发展节水农业,提高农业灌溉的节水水平是解决我国水制约因素,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发展节水农业涉及相关技术设备的投入、农业生产成本的增加,给农业生产技术和当地管理部门带来一系列的挑战,这不仅是一个技术问题,更是一个社会经济问题。因此,有必要建立科学适用的评价指标体系,尤其是在干旱、荒漠缺水地区,通过对节水农业效益评价,可对周边生态环境的改善发挥积极的作用,对该区域内植被的维护、水源的涵养、水土流失的抑制、风沙威胁减轻等方面都有十分有利的影响。对节水农业综合效益进行科学评价,有利于了解节水状态,对节水农业发展方向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也为提高粮食产量做出贡献。现有的相关研究也主要从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等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农业用水效率和生态环境效应的统一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S1、构建规模化农业节水生态环境和用水效率的评价模型;/nS2、基于构建的评价模型,构建节水农业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nS3、对节水农业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中的评价指标进行多目标综合评价分析,获得农业用水效率和生态环境效应的统一评价结果。/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农业用水效率和生态环境效应的统一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构建规模化农业节水生态环境和用水效率的评价模型;
S2、基于构建的评价模型,构建节水农业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
S3、对节水农业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中的评价指标进行多目标综合评价分析,获得农业用水效率和生态环境效应的统一评价结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农业用水效率和生态环境效应的统一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的评价模型是指:
规划节水改造工作对地区农业生产带来的效应而形成的“投入-中间产出和最终产出”之间的关系模型;
其中,规划节水改造工作包括提高节水灌溉率、改变种植结构和改变灌溉有效利用系数;
对地区农业生产带来的效应包括产量增加、绿地面积增加、生态用水变化和地下水埋深变化。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农业用水效率和生态环境效应的统一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节水农业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包括准则层和指标层;
所述准则层包括市场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所述市场效益对应的指标层中的指标包括农作物产量、农业用水量、亩均灌溉用水量、灌溉水利用系数和灌溉水分生产率;
所述社会效应包括用户参与度、节水工程管护水平、计量收费普及率、水费实收率和工程配套完善率;
所述环境效益包括灌区地表水资源开发利用率、灌区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率、灌区排涝标准达到率和农业面源污染率。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农业用水效率和生态环境效应的统一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市场效益中:
所述农作物产量通过农业统计年鉴获取;
所述农业用水量通过水资源公报获取;
所述亩均灌溉用水量包括作物正常生长所需水量、输配水损失量;
所述灌溉水利用系数为某一时期内对田间灌水后被作为吸收的水量与水源地灌溉取水总量之比;
所述灌溉水分生产率为单位水量在对作物灌溉时所产生的作物产量;
在所述社会效益中:
所述用户参与为农业统计年鉴中用户参与管理的灌溉面积占总灌溉面积的比例;
所述节水工程管护水平为统计年鉴中灌溉工程实际落实费用和维修养护费用的比例;
所述计量收费普及率为灌溉区内实施计量收费面积与灌溉面积之比;
所述水费实收率为统计年鉴中水费总收入与应征收水费的比例;
所述工程配套完善率从水利统计年鉴中获取;
在所述环境效益中:
所述灌区地表水资源开发利用率为灌区年地表水资源开发利用量与灌区年地表水资源总量之比;
所述灌区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率为灌区年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量与灌区年地下水资源总量之比;
所述灌区排涝标准达到率为灌区实际达到排涝标准的面积与灌区设计排涝面积之比;
所述农业面源污染为灌区氮磷污染物在水体排放总和。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农业用水效率与生态环境效应的统一评价方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雷波杜丽娟柳长顺杨开静王蕾周军刘慧博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