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杨士纬专利>正文

用于自动扭力测试机的治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132364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02 22: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关于一种用于自动扭力测试机的治具,其用以夹设枢纽器,且用以固定于自动扭力测试机上。自动扭力测试机的治具包含一第一组件、一第二组件、及一复位组件。第一组件与第二组件枢设,且包含一第一夹具部及一延伸臂部。延伸臂部朝向远离枢纽器的枢轴的方向延伸,且用以固定于自动扭力测试机上。第二组件包含一第二夹具部,其能借由枢转而接近或远离第一夹具部,且用以与第一夹具部夹设枢纽器。复位组件连接于第一组件及第二组件,且倾向于使第一夹具部与第二夹具部朝向彼此移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作为一转接座,借此能先夹设小型枢纽器,再安装至自动扭力测试机上辅助测试,并借由增加力臂使测试更精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自动扭力测试机的治具
本技术是涉及一种治具,尤指一种用于自动扭力测试机的治具。
技术介绍
枢纽器是一机械构件,其包含有一第一件、一第二件、及一枢轴,第一件与第二件借由枢轴相互枢设,借此第一件与第二件能够相对转动。枢纽器可以应用在各种产品中,且可视其应用的环境需求增加功效。例如,枢纽器可以应用于笔记本电脑上,使屏幕与键盘能相对开合,此时枢纽器可以进一步设计成具有阻尼结构;或者,枢纽器也可以应用于任何开盖结构上,此时枢纽器可以具有弹性组件使其一定扭力能维持于开启或者闭上两种状态之一。现有技术中,有一种能针对枢纽器进行扭力、阻尼、转动顺畅度等各种性能测试的自动扭力测试机。请参考图8及图9,自动扭力测试机包含有一固定座91及一抵靠座92。测试时,操作员将枢纽器A的第一件固定于固定座91上,并且以抵靠座92抵靠枢纽器A的第二件,接着使固定座91与抵靠座92相对枢转,借此进行测试枢纽器A的第一件与第二件之间的阻尼或扭力等各种性能。然而,当待测的枢纽器A属于的较小型的枢纽器时,除了因体积小而难以将其固定于固定座91上之外,其扭力、阻尼、转动顺畅度等各项数值也较小,因此若直接将小型的枢纽器A设于现有技术的自动扭力测试机上进行测试,则可能会因为固定于固定座91的位置偏移、抵靠座92的抵靠位置偏移、或者是枢纽器A的枢轴处至抵靠座92的抵靠处的力臂过短等原因而导致测试结果的误差范围过大,造成数据不精确。具体来说,抵靠座92抵靠于枢纽器A的一端上设置有传感器,而由于枢纽器A的较小的原因,使得抵靠座92抵靠于枢纽器A的第二端用以感应的位置距离枢纽器A的枢轴较近,造成其感应力的力臂短,以至于感应测量的数值无法更精确的调整。因此,势必需要设计一款治具用以增加力臂来辅助小型枢纽器A于现有的自动扭力测试机上进行测试。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前述的现有技术的缺点及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自动扭力测试机的治具,其能稳固夹设小型枢纽器,并利用其延伸臂部固定于该自动扭力测试机上,借此辅助测试。为达到上述的创作目的,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手段为设计一种用于自动扭力测试机的治具,其中,该自动扭力测试机的治具用以夹设一枢纽器,且用以设置于一自动扭力测试机上;该自动扭力测试机的治具包含:一第一组件,其包含一第一夹具部;一延伸臂部,其朝向远离该枢纽器的枢轴的方向延伸,且用以设置于该自动扭力测试机上;一第一枢接部,其位于该第一夹具部及该延伸臂部之间;一第二组件,其包含一第二枢接部,其与该第一枢接部相互枢设;一第二夹具部,其能借由该第二枢接部相对于该第一枢接部枢转而接近或远离该第一夹具部,且用以与该第一夹具部夹设该枢纽器;一复位组件,其连接于该第一组件及该第二组件,且倾向于使该第一夹具部与该第二夹具部朝向彼此移动。优选地,所述的用于自动扭力测试机的治具,其中,该第二组件进一步包含一按压部,其连接于该第二夹具部且朝向远离该第二夹具部的方向延伸,且该按压部与该第二夹具部位于该第一组件的同一侧;该按压部能借由该第二枢接部相对于该第一枢接部枢转而接近或远离该第一组件;当该按压部接近该第一组件时,该第二夹具部远离该第一组件,且当该按压部远离该第一组件时,该第二夹具部接近该第一组件。优选地,所述的用于自动扭力测试机的治具,其中,该复位组件包含至少一弹性组件,其连接于该第一组件及该第二组件,且倾向于使该第一夹具部与该第二夹具部朝向彼此移动。优选地,所述的用于自动扭力测试机的治具,其中,其特征在于,该第二组件进一步包含一连接部,其位于该第二枢接部相对于该第二夹具部的另一侧;各该弹性组件为一拉伸弹簧,该拉伸弹簧连接于该连接部与该第一组件之间,且倾向于朝向该第一组件拉动该连接部。优选地,所述的用于自动扭力测试机的治具,其中,该第二组件进一步包含两夹固部,其形成于该第二夹具部上,并于该第二枢接部的转轴方向上间隔设置,且用以于该第二枢接部的转轴方向上夹设该枢纽器。优选地,所述的用于自动扭力测试机的治具,其中,该第一组件进一步包含一撬起部,其形成于该第一夹具部面向该第二组件的一侧;当该第一组件相对于该第二组件枢转时,该撬起部用以推抵该枢纽器借此使该枢纽器与该第二夹具部分离。本技术的优点在于,借由第二枢接部与第一枢接部相互枢设,第二夹具部便能借由第二枢接部相对于第一枢接部枢转而接近或远离第一夹具部,并借此能用以与第一夹具部夹设枢纽器。并且,第一组件的延伸臂部远离枢纽器的枢轴的方向延伸,且能用以固定于自动扭力测试机上,借此延伸臂部能延长枢纽器的枢轴处至自动扭力测试机的力臂,也就是说自动扭力测试机上感应力的位置可以借由延伸臂部拉长,于是感应测量的数值能够通过力臂加长而更精确调整,借以减小测试结果的误差范围。综上所述,本技术能作为一转接座,借此能先夹设小型枢纽器,再安装至自动扭力测试机上;如此一来,本技术借由增加力臂而使得自动扭力测试机能以微小且变化精确的推力对小型枢纽器进行测试,借以达到辅助测试的目的。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夹设枢纽器后的立体外观图。图2是本技术与枢纽器的分解图。图3是本技术与枢纽器的另一分解图。图4及图5是本技术的动作图。图6及图7是本技术设于自动扭力测试机上的使用示意图。图8是现有技术中枢纽器直接设于自动扭力测试机上进行测试的立体外观图。图9是现有技术中枢纽器直接设于自动扭力测试机上进行测试的上视图。符号说明A:枢纽器B:自动扭力测试机10:第一组件11:第一夹具部12:延伸臂部13:第一枢接部14:撬起部20:第二组件21:第二枢接部22:第二夹具部23:按压部24:连接部25:夹固部30:复位组件31:弹性组件91:固定座92:抵靠座具体实施方式以下配合图式及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技术为达成预定技术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请参考图1及图6,本技术的用于自动扭力测试机的治具,是用以夹设一枢纽器A,且用以设置于一自动扭力测试机B上。用于自动扭力测试机的治具包含一第一组件10、一第二组件20、及一复位组件30。请进一步参考图2、图3及图4,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组件10包含一第一夹具部11、一延伸臂部12、一第一枢接部13、及一撬起部14。延伸臂部12朝向远离枢纽器A的枢轴的方向延伸,且用以设置于自动扭力测试机B上。第一枢接部13位于第一夹具部11及延伸臂部12之间。撬起部14形成于第一夹具部11面向第二组件20的一侧,且用以推抵枢纽器A。请进一步参考图3、图4及图5,第二组件20在本实施例中包含一第二枢接部21、一第二夹具部22、一按压部23、一连接部24及两夹固部25。第二枢接部21与第一枢接部13相互枢设。第二夹具部22能借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自动扭力测试机的治具,其特征在于,该自动扭力测试机的治具用以夹设一枢纽器,且用以设置于一自动扭力测试机上;该自动扭力测试机的治具包含/n一第一组件,其包含/n一第一夹具部;/n一延伸臂部,其朝向远离该枢纽器的枢轴的方向延伸,且用以设置于该自动扭力测试机上;/n一第一枢接部,其位于该第一夹具部及该延伸臂部之间;/n一第二组件,其包含/n一第二枢接部,其与该第一枢接部相互枢设;/n一第二夹具部,其能借由该第二枢接部相对于该第一枢接部枢转而接近或远离该第一夹具部,且用以与该第一夹具部夹设该枢纽器;/n一复位组件,其连接于该第一组件及该第二组件,且倾向于使该第一夹具部与该第二夹具部朝向彼此移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自动扭力测试机的治具,其特征在于,该自动扭力测试机的治具用以夹设一枢纽器,且用以设置于一自动扭力测试机上;该自动扭力测试机的治具包含
一第一组件,其包含
一第一夹具部;
一延伸臂部,其朝向远离该枢纽器的枢轴的方向延伸,且用以设置于该自动扭力测试机上;
一第一枢接部,其位于该第一夹具部及该延伸臂部之间;
一第二组件,其包含
一第二枢接部,其与该第一枢接部相互枢设;
一第二夹具部,其能借由该第二枢接部相对于该第一枢接部枢转而接近或远离该第一夹具部,且用以与该第一夹具部夹设该枢纽器;
一复位组件,其连接于该第一组件及该第二组件,且倾向于使该第一夹具部与该第二夹具部朝向彼此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自动扭力测试机的治具,其特征在于,该第二组件进一步包含
一按压部,其连接于该第二夹具部且朝向远离该第二夹具部的方向延伸,且该按压部与该第二夹具部位于该第一组件的同一侧;该按压部能借由该第二枢接部相对于该第一枢接部枢转而接近或远离该第一组件;当该按压部接近该第一组件时,该第二夹具部远离该第一组件,且当该按压部远离该第一组件时,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士纬
申请(专利权)人:杨士纬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