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源管理芯片微控制方法及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9131908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02 22:2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电源管理芯片微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通过微处理器通讯连接负载,并对负载工作状态进行监测;当负载工作状态发生变化时,对负载工作状态进行识别并生成对应的电源管理指令发送至电源管理模块;电源管理模块依据接收到的电源管理指令对负载上输出进行调节;应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方式方法,通过微处理器直接采集负载的控制指令来判断负载的工作状态并依据设定的映射关系,发送相应电源管理指令至电源管理模块来调节对负载的输出,智能性好,调节十分灵活,反应速度快,尤其是针对于多个负载的情况,能够快速合理的进行输出调配,大幅提升电源管理的效率以及电源的利用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源管理芯片微控制方法及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源管理
,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电源管理芯片微控制方法及系统。
技术介绍
电源管理技术也称做电源控制技术,它属于电力电子技术的范畴,是集电力变换,现代电子,网络组建,自动控制等多学科于一体的边缘交叉技术,现今已经广泛应用到工业,能源,交通,信息,航空,国防,教育,文化等诸多领域;目前,依靠常规的微控制方式,通常是直接接收负载的用电需求来调节输出或者是设定多个额定的电源输出档位进行简单直接的调节,电源输出调节的反应速度较慢、反应灵活性差且智能性差,在存在多个负载进行分配供电时很难进行合理分配以及调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电源管理芯片微控制方法及系统。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构造一种电源管理芯片微控制方法,其中,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步:通过微处理器通讯连接负载,并对负载工作状态进行监测;第二步:当负载工作状态发生变化时,对负载工作状态进行识别并生成对应的电源管理指令发送至电源管理模块;第三步:电源管理模块依据接收到的电源管理指令对负载上输出进行调节。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电源管理芯片微控制方法,其中,所述第一步中,所述微处理器与所述负载中的核心处理单元进行通讯连接,并接收所述核心处理单元的控制指令进行负载工作状态的识别。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电源管理芯片微控制方法,其中,还包括方法:设定与负载运行状态一一对应的电源管理指令,并将负载运行状态与对应的电源管理指令成组存入状态数据库;所述第二步中,所述微处理器根据所述控制指令在状态数据库中匹配对应的负载的运行状态,并获取与负载的运行状态一一对应的电源管理指令。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电源管理芯片微控制方法,其中,还包括方法:模拟设定的负载运行状态,并模拟调节对应的电源管理指令对应的电路输出,验证组合关系的可行性。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电源管理芯片微控制方法,其中,所述第一步中的所述控制指令包括一条或多条的操作指令。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电源管理芯片微控制方法,其中,所述微处理器与所述负载通过有线或无线连接。一种电源管理芯片微控制系统,用于实现如上述的电源管理芯片微控制方法,其中,包括电源模块、电源管理模块、微处理器和状态数据库;所述电源模块,用于为所述负载供电;所述状态数据库,用于存储负载运行状态与电源管理指令的映射关系;所述微处理器与所述电源管理模块以及负载均通讯连接,用于监测负载工作状态并依据负载工作状态在所述状态数据库中匹配获取相应的电源管理指令,将电源管理指令发送至所述电源管理模块;所述电源管理模块,用于依据所述电源管理指令调节所述电源模块的输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电源管理芯片微控制系统,其中,所述微处理器通过与所述负载中的核心处理单元进行通讯并接收所述核心处理单元的控制指令来进行负载工作状态的识别。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电源管理芯片微控制系统,其中,所述电源管理芯片微控制系统还包括模拟设置模块;所述模拟设置模块用于模拟设定的负载运行状态,并模拟调节对应的电源管理指令对应的电路输出,以及验证组合关系的可行性。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电源管理芯片微控制系统,其中,所述微处理器与所述负载通过有线或无线的方式通讯连接。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应用本专利技术的方式方法,通过微处理器直接采集负载的控制指令来判断负载的工作状态并依据设定的映射关系,发送相应电源管理指令至电源管理模块来调节对负载的输出,智能性好,调节十分灵活,反应速度快,尤其是针对于多个负载的情况,能够快速合理的进行输出调配,大幅提升电源管理的效率以及电源的利用率。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部分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附图:图1是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例的电源管理芯片微控制方法流程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例的电源管理芯片微控制系统原理框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的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例的电源管理芯片微控制方法,如图1所示,包括以下步骤:S01:通过微处理器通讯连接负载,并对负载工作状态进行监测;S02:当负载工作状态发生变化时,对负载工作状态进行识别并生成对应的电源管理指令发送至电源管理模块;S03:电源管理模块依据接收到的电源管理指令对负载上输出进行调节;应用本专利技术的方式方法,通过微处理器直接采集负载的控制指令来判断负载的工作状态并依据设定的映射关系,发送相应电源管理指令至电源管理模块来调节对负载的输出,智能性好,调节十分灵活,反应速度快,尤其是针对于多个负载的情况,能够快速合理的进行输出调配,大幅提升电源管理的效率以及电源的利用率。优选的,第一步中,微处理器与负载中的核心处理单元进行通讯连接,并接收核心处理单元的控制指令进行负载工作状态的识别;便于智能的识别负载的状态信息,例如负载发布了某一种或几种模块的运行指令或动作指令,根据该种控制指令对应的负载常规作业状态,能够预判处于该状态下负载需要的精确的供电输入数值、进入该状态的常规时间长度等等数据,进而进行智能性的适应性调节。优选的,还包括方法:设定与负载运行状态一一对应的电源管理指令,并将负载运行状态与对应的电源管理指令成组存入状态数据库;第二步中,微处理器根据控制指令在状态数据库中匹配对应的负载的运行状态,并获取与负载的运行状态一一对应的电源管理指令;直接进行初始设定,省去额外处理计算的过程;。优选的,还包括方法:模拟设定的负载运行状态,并模拟调节对应的电源管理指令对应的电路输出,验证组合关系的可行性;便于在进行设定对应关系后,进行模拟效验设置的可行性以及合理性,方便进行快速调试,以保障正常使用时的可靠性。优选的,第一步中的控制指令包括一条或多条的操作指令。优选的,微处理器与负载通过有线或无线连接。一种电源管理芯片微控制系统,用于实现如上述的电源管理芯片微控制方法,如图2所示,包括电源模块1、电源管理模块2、微处理器3和状态数据库4;电源模块1,用于为负载供电;状态数据库4,用于存储负载运行状态与电源管理指令的映射关系;微处理器3与电源管理模块2以及负载5均通讯连接,用于监测负载5工作状态并依据负载5工作状态在状态数据库中匹配获取相应的电源管理指令,将电源管理指令发送至电源管理模块2;电源管理模块2,用于依据电源管理指令调节电源模块1的输出;应用本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源管理芯片微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第一步:通过微处理器通讯连接负载,并对负载工作状态进行监测;/n第二步:当负载工作状态发生变化时,对负载工作状态进行识别并生成对应的电源管理指令发送至电源管理模块;/n第三步:电源管理模块依据接收到的电源管理指令对负载上输出进行调节。/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源管理芯片微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通过微处理器通讯连接负载,并对负载工作状态进行监测;
第二步:当负载工作状态发生变化时,对负载工作状态进行识别并生成对应的电源管理指令发送至电源管理模块;
第三步:电源管理模块依据接收到的电源管理指令对负载上输出进行调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源管理芯片微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步中,所述微处理器与所述负载中的核心处理单元进行通讯连接,并接收所述核心处理单元的控制指令进行负载工作状态的识别。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源管理芯片微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方法:设定与负载运行状态一一对应的电源管理指令,并将负载运行状态与对应的电源管理指令成组存入状态数据库;
所述第二步中,所述微处理器根据所述控制指令在状态数据库中匹配对应的负载的运行状态,并获取与负载的运行状态一一对应的电源管理指令。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源管理芯片微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方法:模拟设定的负载运行状态,并模拟调节对应的电源管理指令对应的电路输出,验证组合关系的可行性。


5.根据权利要求2-4任一所述的电源管理芯片微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步中的所述控制指令包括一条或多条的操作指令。


6.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萌吕汉忠赵晴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泰祺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