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输变电线路微环境动态监控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输配电动态增容
,具体的,涉及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输变电线路微环境动态监控系统。
技术介绍
随着电网的发展,电力电缆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其管理检测维护的工作量也越来越大。同时,城市用电需求的快速增加,对电力电缆的线路容量供电可靠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电力电缆的载流量是电缆运行中受环境条件和负荷影响的重要动态参数,其重要性涉及输变电线路的安全可靠、经济合理的运行以及电缆寿命问题。因此,对电力电缆的动态载流量和剩余负荷能力进行在线连续监测,为电力系统调度人员提供关于电缆可利用负载能力的信息,有助于系统调度人员在未来的负荷分配时做出更合理的决策,实现电力电缆的动态增容和电缆资源的最充分化利用。制约电缆载流量提高的决定性因素是电缆长期运行的最高允许温度,为保证电缆寿命,线芯温度不能超过该长期耐受温度(如XLPE电缆为90℃)。一旦线芯温度超过该限值,电缆绝缘将迅速热老化,甚至可能会发生因局部过热而导致的热击穿,诱发供电事故。然后线芯经过绝缘层、护套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输变电线路微环境动态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预测试系统、监控系统、控制中心以及调度中心,/n所述预测试系统构建电缆运行的环境温度Te及湿度Da,获得电缆表面温度与导体温度的函数关系Tc=H(Tf,Te,Da),其中Tc为导体温度,Tf为电缆表面温度;/n所述监控系统包括沿电缆布设的温度监控器和环境监控器,温度监控器监测电缆表面温度,环境监控器监控电缆附近的环境温度Te及湿度Da,温度监控器以及环境监控器均与控制中心连接;/n所述控制中心与调度中心通信连接,用于对监控系统采集的数据进行分析指导调度中心执行调度动作;/n所述温度监控器包括用于检测架空电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输变电线路微环境动态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预测试系统、监控系统、控制中心以及调度中心,
所述预测试系统构建电缆运行的环境温度Te及湿度Da,获得电缆表面温度与导体温度的函数关系Tc=H(Tf,Te,Da),其中Tc为导体温度,Tf为电缆表面温度;
所述监控系统包括沿电缆布设的温度监控器和环境监控器,温度监控器监测电缆表面温度,环境监控器监控电缆附近的环境温度Te及湿度Da,温度监控器以及环境监控器均与控制中心连接;
所述控制中心与调度中心通信连接,用于对监控系统采集的数据进行分析指导调度中心执行调度动作;
所述温度监控器包括用于检测架空电缆外表皮温度的红外温度监测器,所述红外温度监测器安装在塔架上,所述红外温度监测器包括红外图像测温单元和通信模块,所述红外图像测温单元拍摄塔架两侧架空电缆的红外图像并转换为温度分布图,红外图像测温单元与通信模块连接,所述通信单元与控制器中心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输变电线路微环境动态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控制中心对监控系统采集的数据进行分析包括如下步骤;
控制中心周期性读取目标电缆的实时负载L,将电缆负载L与监控系统获得的电缆表面温度Tf、环境温度Te及湿度Da关联,获得样本数据,获得足够的样本数据后构建函数Tc=G(L,Te,Da),依据当前环境温度Te及湿度Da,获得电缆的动态最大负载Ld,动态最大负载Ld使得G(Ld,Te,Da)=Tc_max,Tc_max为线缆工作温度上限值,控制中心周期性将动态最大负载Ld反馈给调度中心,作为增容上限,控制中心周期性根据(Tf,Te,Da),计算导体温度Tc,若Tc>k·Tc_max,k为安全系数,k<1,则控制中心向调度中心发出告警,并指示调度中心降低电缆的负载L。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输变电线路微环境动态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预测试系统包括待测试电缆以及用于给待测试电缆提供恒温测量环境的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钟宏伟,陈金刚,段军,殷伟斌,梁樑,丁一岷,陈鼎,周旻,顾曦华,江洪,曾东,葛黄徐,钱伟杰,郭创新,丁一,叶承晋,方攸同,李志,余绍峰,高一波,胡景博,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嘉兴供电公司,浙江大学,浙江华电器材检测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