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光元件与发光模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131421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02 22:26
一种发光元件与发光模块,发光元件包含边射型激光芯片与反射镜。边射型激光芯片具有在第一方向排列的多个出光口,出光口之间存在间距。激光芯片通过出光口以第二方向投射多个光束至反射镜的反射面,用将光束反射至第三方向,第三方向垂直于第一与第二方向。反射面的宽度与高度在反射镜的前端定义虚拟入射平面,此虚拟入射平面垂直于第二方向。光束通过虚拟入射平面投射至反射面,并在反射面上投射出多个第一光点。每一光束在虚拟入射平面上投影有投影光点。每一投影光点在第一方向上具有第一轴长度且在第三方向上具有第三轴长度。每一间距大于形成间距的两相邻出光口所对应的多个投影光点的任一者的第一轴长度。如此,能够提升整体光形的均匀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发光元件与发光模块
本揭露有关于一种发光元件与使用发光元件的发光模块。
技术介绍
飞时测距(Timeofflight,TOF)技术主要是通过光学反射原理,用以辨识距离以及收集信号。近年来,通过飞时测距技术,可以进行例如三维立体影像的量测、手机人脸辨识甚至在自驾车上的应用。市面上,主流为利用面射型激光达成飞时测距的效果。面射型激光的功率偏低,致使在测量距离以及波长可达范围上,都因为技术上的瓶颈而被限制住。若欲使用功率较强的边射型激光取代面射型激光,由于二者在本身结构上的不同,其出光的光形与发光角度也有所不同,因边射型激光的发光角度较大,若沿用面射型激光的扩散片,光束经过扩散片后易有发光强度不均而导致光形不均、光斑效应(speckleeffect)、以及发光角度打不开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揭露的一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发光元件与一种发光模块,可以改善前述的问题。本揭露的一态样揭露一种发光元件。一种发光元件包含边射型激光芯片与反射镜。边射型激光芯片具有在第一方向上平行排列的多个出光口。出光口之间存在间距。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发光元件,其特征在于,包含:/n一边射型激光芯片,具有在一第一方向上平行排列的多个出光口,其中该些出光口之中两相邻者之间存在一间距,该边射型激光芯片通过该些出光口沿垂直该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投射多个光束;/n一反射镜,具有一反射面用以反射该些光束至一第三方向,该第三方向垂直于该第一方向与该第二方向,/n其中该反射面在该第一方向上具有一宽度且在该第三方向上具有一高度,该宽度与该高度于该反射面的前端定义一虚拟入射平面,该虚拟入射平面垂直于该第二方向,/n其中该些光束通过该虚拟入射平面投射至该反射面,该些光束于该反射面上投射出多个第一光点,每一该些光束在该虚拟入射平面上投影一投影光点,每一该投...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发光元件,其特征在于,包含:
一边射型激光芯片,具有在一第一方向上平行排列的多个出光口,其中该些出光口之中两相邻者之间存在一间距,该边射型激光芯片通过该些出光口沿垂直该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投射多个光束;
一反射镜,具有一反射面用以反射该些光束至一第三方向,该第三方向垂直于该第一方向与该第二方向,
其中该反射面在该第一方向上具有一宽度且在该第三方向上具有一高度,该宽度与该高度于该反射面的前端定义一虚拟入射平面,该虚拟入射平面垂直于该第二方向,
其中该些光束通过该虚拟入射平面投射至该反射面,该些光束于该反射面上投射出多个第一光点,每一该些光束在该虚拟入射平面上投影一投影光点,每一该投影光点在该第一方向上具有一第一轴长度且在该第三方向上具有一第三轴长度,其中,每一该间距大于形成该间距的两相邻出光口所对应的该些投影光点的任一者的该第一轴长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元件,其特征在于,该些第一光点不超出该反射面的边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元件,其特征在于,该些出光口彼此是等间距排列。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元件,其特征在于,该些出光口彼此是不等间距排列。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元件,其特征在于,该些投影光点在该虚拟入射平面上彼此不重叠,且该些第一光点在该反射面上彼此不重叠。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元件,其特征在于,该些投影光点的该些第一轴长度与该些投影光点之间的多个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廷楷赖隆宽梁建钦
申请(专利权)人:隆达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