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植物型除臭剂除臭效率测试实验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9130897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02 22:2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植物型除臭剂除臭效率测试实验方法,具体涉及除臭效率测试领域,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购置安装实验舱;步骤二:配置植物型除臭剂使用浓度;步骤三:实验舱内通入污染物气体,打开风扇搅拌,采集实验舱内污染物浓度并测试,该浓度数值为实验室初始浓度;步骤四:开启除臭剂雾化装置,在实验舱内均匀喷洒,然后测定舱内污染物浓度;步骤五:实验重复两次,除臭效率取平均值,去除效率计算公式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植物型除臭剂除臭效率测试实验方法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涉及除臭效率测试
,具体涉及一种植物型除臭剂除臭效率测试实验方法。
技术介绍
全国随着垃圾分类工作的不断推进,伴随垃圾收集、中转、处理、填埋等工序均会产生异味污染,这也使得除臭剂厂商越来越多。根据现有标准《生活垃圾除臭剂技术要求》(CJ/T516-2017)中分类要求,除臭剂分为物理除臭剂、化学除臭剂、生物型除臭剂和植物型除臭剂,标准给出了除臭剂对硫化氢、氨、甲硫醇、甲硫醚的去除效果测定方法,以对硫化氢的去除效果测定实验方法为例,是在常温(20℃)常压(1个标准大气压)条件下,将初始浓度为0.15mg/m3的15L硫化氢气体,以1L/min的流量,通过装有10mL生物型除臭剂(固体型生物除臭剂先溶解)的大型气泡吸收管,使气体循环24h。采集处理后的气体,分析其硫化氢浓度。硫化氢浓度按照GB/T11742进行测定。植物型除臭剂的除臭效率用如下公式计算:式中:y——去除率C0——处理前的硫化氢、氨、甲硫醇或甲硫醚浓度,分别为0.15mg/m3、1.5mg/m3、0.1mg/m3和0.1mg/m3。C——处理后的硫化氢、氨、甲硫醇或甲硫醚浓度,单位为mg/m3。实验原理见图2所示。该试验方法操作简单,但是存在一定的问题,这种测试原理与除臭剂实际应用情况明显不符,常见植物型除臭剂在使用过程中采用向垃圾喷洒、喷雾等方式进行,与该标准中的测试方法的作用原理存在明显差异,可能会导致测试结果偏高,但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没有达到测试结果的除臭效率。所以,结合植物型除臭剂的使用方式,本专利参考、借鉴《室内空气净化产品净化效果测定方法》(QB/T2761-2006),研究并制定了适用于植物型除臭剂的去除效率测试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为此,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植物型除臭剂除臭效率测试实验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的实验方法与标准中的测试方法的作用原理存在明显差异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植物型除臭剂除臭效率测试实验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购置安装实验舱;步骤二:配置植物型除臭剂使用浓度;步骤三:实验舱内通入污染物气体,打开风扇搅拌,采集实验舱内污染物浓度并测试,该浓度数值为实验室初始浓度;步骤四:开启除臭剂雾化装置,在实验舱内均匀喷洒,然后测定舱内污染物浓度;步骤五:实验重复两次,除臭效率取平均值,去除效率计算公式为其中η产品为除臭剂对污染物去除率,%;C0为初始浓度,mg/m3;Ct为喷洒除臭剂t时刻的浓度,mg/m3;t—时间,min。进一步地,在步骤一中所述实验舱的舱体规格为0.9m╳0.9m╳1.85m=1.5m3,舱内配有搅拌风扇、雾化喷嘴和隔膜泵,雾化喷嘴采用空气雾化方式,气压液体压力0.2-0.6MPa,雾化粒径范围为5-50μm,隔膜泵压力范围为0.2-0.7MPa。进一步地,在步骤二中根据除臭剂产品使用说明书中稀释比例要求配置好实际除臭剂使用浓度。进一步地,在步骤三中污染物气体浓度为1ppm,风扇搅拌时间为2min。进一步地,在步骤四中在实验舱内均匀喷洒5min,分别在喷洒后0min、10min、20min、30min、40min、50min、60min后测定舱内污染物浓度。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具有如下优点:与现有实验方法相比,本专利技术更贴近实际使用场景,其测试结果与实际去除效果误差降低,测定结果准确度更高。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示例性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引伸获得其它的实施附图。本说明书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专利技术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专利技术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专利技术所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实验舱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气泡吸收管测试原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专利技术的其他优点及功效,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1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植物型除臭剂除臭效率测试实验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购置安装实验舱,舱体规格为0.9m╳0.9m╳1.85m=1.5m3,舱内配有搅拌风扇、雾化喷嘴和隔膜泵,雾化喷嘴采用空气雾化方式,气压液体压力0.2-0.6MPa,雾化粒径范围为5-50μm,隔膜泵压力范围为0.2-0.7MPa;步骤二:配置植物型除臭剂使用浓度;步骤三:实验舱内通入1ppm的污染物气体,打开风扇搅拌2min,采集实验舱内污染物浓度并测试,该浓度数值为实验室初始浓度;步骤四:开启除臭剂雾化装置,在实验舱内均匀喷洒5min,分别在喷洒后0min、10min、20min、30min、40min、50min、60min后测定舱内污染物浓度;步骤五:实验重复两次,除臭效率取平均值,去除效率计算公式为其中η产品为除臭剂对污染物去除率,%;C0为初始浓度,mg/m3;Ct为喷洒除臭剂t时刻的浓度,mg/m3;t—时间,min。实施例2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植物型除臭剂除臭效率测试实验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购置安装实验舱,舱体规格为0.9m╳0.9m╳1.85m=1.5m3,舱内配有搅拌风扇、雾化喷嘴和隔膜泵,雾化喷嘴采用空气雾化方式,气压液体压力0.2-0.6MPa,雾化粒径范围为5-50μm,隔膜泵压力范围为0.2-0.7MPa;步骤二:选用普琳达植物除臭剂,植物除臭剂与水按照1:200的比例配置使用浓度;步骤三:实验舱内通入1ppm的硫化氢气体,打开风扇搅拌2min,采集实验舱内硫化氢浓度并测试,该浓度数值为实验室初始浓度;步骤四:开启除臭剂雾化装置,在实验舱内均匀喷洒5min,分别在喷洒后0min、10min、20min、30min、40min、50min、60min后测定舱内硫化氢浓度;步骤五:实验重复两次,除臭效率取平均值,去除效率计算公式为其中η产品为除臭剂对硫化氢去除率,%;C0为初始浓度,mg/m3;Ct为喷洒除臭剂t时刻的浓度,mg/m3;t—时间,min。喷洒后0min后舱内硫化氢浓度C0为2.05mg/m3,净化效率为0%,10min后舱内硫化氢浓度C10为1.14mg/m3,净化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植物型除臭剂除臭效率测试实验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步骤一:购置安装实验舱;/n步骤二:配置植物型除臭剂使用浓度;/n步骤三:实验舱内通入污染物气体,打开风扇搅拌,采集实验舱内污染物浓度并测试,该浓度数值为实验室初始浓度;/n步骤四:开启除臭剂雾化装置,在实验舱内均匀喷洒,然后测定舱内污染物浓度;/n步骤五:实验重复两次,除臭效率取平均值,去除效率计算公式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植物型除臭剂除臭效率测试实验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购置安装实验舱;
步骤二:配置植物型除臭剂使用浓度;
步骤三:实验舱内通入污染物气体,打开风扇搅拌,采集实验舱内污染物浓度并测试,该浓度数值为实验室初始浓度;
步骤四:开启除臭剂雾化装置,在实验舱内均匀喷洒,然后测定舱内污染物浓度;
步骤五:实验重复两次,除臭效率取平均值,去除效率计算公式为其中η产品为除臭剂对污染物去除率,%;C0为初始浓度,mg/m3;Ct为喷洒除臭剂t时刻的浓度,mg/m3;t—时间,min。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植物型除臭剂除臭效率测试实验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一中所述实验舱的舱体规格为0.9m╳0.9m╳1.85m=1.5m3,舱内配有搅拌风扇、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呼佳宁林子吟杨超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市环境科学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