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静电除尘器用烟道支撑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130621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02 22: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静电除尘器用烟道支撑机构,包括烟道本体和支撑机构,支撑机构设置在烟道本体的外围,通过固定板设置在管体的外围,且固定板的外围设置支撑梯,第一支撑柱设置在固定板的底面,衔接板设置在固定板的外围,且衔接板的表面设置第二支撑柱,第二支撑柱的一端与管体的一端外围相连接,能够使烟道对地进行支撑作用,减轻连接处因烟道自身重量的重力负担,提高烟道支撑稳定性的同时,配合支撑梯和密封组件便于对后期烟道内壁进行清理作业,启动电机,使第一卡合块和第二卡合块相互交错分离,配合第一密封件通过连接轴与第二密封件之间有活动转动连接,打开第一密封件和第二密封件,打开密封板对烟道内壁进行冲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静电除尘器用烟道支撑机构
本技术涉及静电除尘器
,具体为一种静电除尘器用烟道支撑机构。
技术介绍
静电除尘器正极由不同几何形状的金属板制成,叫集尘电极,静电除尘器的性能受粉尘性质、设备构造和烟气流速等三个因素的影响,粉尘的比电阻是评价导电性的指标,它对除尘效率有直接的影响,比电阻过低,尘粒难以保持在集尘电极上,致使其重返气流。比电阻过高,到达集尘电极的尘粒电荷不易放出,在尘层之间形成电压梯度会产生局部击穿和放电现象,这些情况都会造成除尘效率下降,静电除尘器的电源由控制箱、升压变压器和整流器组成,电源输出的电压高低对除尘效率也有很大影响。现如今的静电除尘器在进行烟道安装时,一般是通过烟道直接连接出烟口和静电除尘器,因烟道自身的重量,其支撑效果不稳定,传统的烟道连接结构为一体式结构,在长期的工作状态下,烟道的内部容易推积大量的烟尘,不便于清理的问题。为解决上述的问题。为此,提出一种静电除尘器用烟道支撑机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静电除尘器用烟道支撑机构,从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静电除尘器在进行烟道安装时,一般是通过烟道直接连接出烟口和静电除尘器,因烟道自身的重量,其支撑效果不稳定,传统的烟道连接结构为一体式结构,在长期的工作状态下,烟道的内部容易推积大量的烟尘,不便于清理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静电除尘器用烟道支撑机构,包括烟道本体和支撑机构,所述支撑机构设置在烟道本体的外围,所述烟道本体包括管体、密封板和衔接框架,管体的管壁内部设置衔接框架,密封板设置在衔接框架的一侧;支撑机构包括支撑组件和密封组件,支撑组件和密封组件设置在管体的外围,支撑组件位于密封组件的下方,且密封组件位于密封板的外围。优选的,所述管体的外围开设有清理口,衔接框架设置在清理口的内部,密封板与清理口相吻合。优选的,所述支撑组件包括支撑梯、固定板、第一支撑柱、第二支撑柱和衔接板,固定板设置在管体的外围,且固定板的外围设置支撑梯,第一支撑柱设置在固定板的底面,衔接板设置在固定板的外围,且衔接板的表面设置第二支撑柱,第二支撑柱的一端与管体的一端外围相连接。优选的,所述密封组件包括第一密封件、连接轴、第二密封件和榫杆,第一密封件通过连接轴安装在第二密封件的一侧,且第一密封件和第二密封件的壁体内部贯穿榫杆。优选的,所述第一密封件通过连接轴与第二密封件之间有活动转动连接,且第一密封件的一侧与第二密封件的一侧构成铆合连接。优选的,所述第一密封件包括第一密封弧板、第一橡胶层、第一卡合块和齿条,第一密封弧板的内壁设置第一橡胶层,第一卡合块设置在第一密封弧板的外围,且第一卡合块的表面设置齿条,第一密封弧板的内部开设有第一榫孔。优选的,所述第二密封件包括第二密封弧板、第二密封层、第二卡合块、固定块、电机和齿轮,第二密封弧板的内壁设置第二密封层,第二卡合块和固定块设置在第二密封弧板的外围,且固定块位于第二卡合块的下方,电机安装在固定块的一侧,且电机的一端贯穿固定块于齿轮相连接,第二密封弧板的内部开设有第二榫孔,且第二榫孔与第一榫孔相吻合,并且与榫杆相匹配。优选的,所述第二卡合块的底面设置齿条,且第二卡合块和第一卡合块通过齿条与齿轮相啮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1、本技术提出的一种静电除尘器用烟道支撑机构,通过固定板设置在管体的外围,且固定板的外围设置支撑梯,第一支撑柱设置在固定板的底面,衔接板设置在固定板的外围,且衔接板的表面设置第二支撑柱,第二支撑柱的一端与管体的一端外围相连接,能够使烟道对地进行支撑作用,减轻连接处因烟道自身重量的重力负担,提高烟道支撑稳定性的同时,配合支撑梯和密封组件便于对后期烟道内壁进行清理作业。2、本技术提出的一种静电除尘器用烟道支撑机构,启动电机带动齿轮进行转动,通过第二卡合块和第一卡合块通过齿条与齿轮相啮合,使第一卡合块和第二卡合块相互交错分离,配合第一密封件通过连接轴与第二密封件之间有活动转动连接,打开第一密封件和第二密封件,从而将密封板暴露在外界,打开密封板对烟道内壁进行冲洗,便于烟道内壁的清理作业。3、本技术提出的一种静电除尘器用烟道支撑机构,当清理作业外壁后,将第一密封件和第二密封件进行闭合,通过电机逆向转动齿轮,使第一卡合块和第二卡合块通过齿条相互交错收缩,在第一卡合块和第二卡合块相互交错收缩的过程中,带动第一密封弧板和第二密封弧板向管体进行收缩,配合第一橡胶层和第二密封层,在收缩的过程中产生挤压变形,将密封板进行包裹,提高密封板与管体拼接处的密封性,避免在除尘作业时实现烟气泄露的现象。4、本技术提出的一种静电除尘器用烟道支撑机构,当齿轮带动第一卡合块和第二卡合块收缩完毕时,第一卡合块和第二卡合块因第一橡胶层和第二密封层的形变,对齿轮将施加相互交错分离的拉力,当电机停止运行时,相互交错分离的拉力将使第一密封弧板和第二密封弧板的闭合连接产生松动,通过第一密封件的一侧与第二密封件的一侧构成铆合连接,第一密封件和第二密封件的壁体内部贯穿榫杆,第一密封弧板的内部开设有第一榫孔,第二密封弧板的内部开设有第二榫孔,且第二榫孔与第一榫孔相吻合,并且与榫杆相匹配,在电机停止运行前对第一密封弧板和第二密封弧板的连接进行加固,避免第一密封弧板和第二密封弧板的闭合连接出现松动现象。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烟道本体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支撑机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第一密封件立体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第二密封件立体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的啮合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中:1、烟道本体;11、管体;111、清理口;12、密封板;13、衔接框架;2、支撑机构;21、支撑组件;211、支撑梯;212、固定板;213、第一支撑柱;214、第二支撑柱;215、衔接板;22、密封组件;221、第一密封件;2211、第一密封弧板;22111、第一榫孔;2212、第一橡胶层;2213、第一卡合块;2214、齿条;222、连接轴;223、第二密封件;2231、第二密封弧板;22311、第二榫孔;2232、第二密封层;2233、第二卡合块;2234、固定块;2235、电机;2236、齿轮;224、榫杆。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一种静电除尘器用烟道支撑机构,包括烟道本体1和支撑机构2,支撑机构2设置在烟道本体1的外围,烟道本体1包括管体11、密封板12和衔接框架13,管体11的管壁内部设置衔接框架13,密封板12设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静电除尘器用烟道支撑机构,包括烟道本体(1)和支撑机构(2),所述支撑机构(2)设置在烟道本体(1)的外围,其特征在于:所述烟道本体(1)包括管体(11)、密封板(12)和衔接框架(13),管体(11)的管壁内部设置衔接框架(13),密封板(12)设置在衔接框架(13)的一侧;/n所述支撑机构(2)包括支撑组件(21)和密封组件(22),支撑组件(21)和密封组件(22)设置在管体(11)的外围,支撑组件(21)位于密封组件(22)的下方,且密封组件(22)位于密封板(12)的外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静电除尘器用烟道支撑机构,包括烟道本体(1)和支撑机构(2),所述支撑机构(2)设置在烟道本体(1)的外围,其特征在于:所述烟道本体(1)包括管体(11)、密封板(12)和衔接框架(13),管体(11)的管壁内部设置衔接框架(13),密封板(12)设置在衔接框架(13)的一侧;
所述支撑机构(2)包括支撑组件(21)和密封组件(22),支撑组件(21)和密封组件(22)设置在管体(11)的外围,支撑组件(21)位于密封组件(22)的下方,且密封组件(22)位于密封板(12)的外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静电除尘器用烟道支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11)的外围开设有清理口(111),衔接框架(13)设置在清理口(111)的内部,密封板(12)与清理口(111)相吻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静电除尘器用烟道支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组件(21)包括支撑梯(211)、固定板(212)、第一支撑柱(213)、第二支撑柱(214)和衔接板(215),固定板(212)设置在管体(11)的外围,且固定板(212)的外围设置支撑梯(211),第一支撑柱(213)设置在固定板(212)的底面,衔接板(215)设置在固定板(212)的外围,且衔接板(215)的表面设置第二支撑柱(214),第二支撑柱(214)的一端与管体(11)的一端外围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静电除尘器用烟道支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组件(22)包括第一密封件(221)、连接轴(222)、第二密封件(223)和榫杆(224),第一密封件(221)通过连接轴(222)安装在第二密封件(223)的一侧,且第一密封件(221)和第二密封件(223)的壁体内部贯穿榫杆(224)。


5.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祖淇黄亮陈密华张沁姚和平
申请(专利权)人:龙岩势动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