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旋风均温精控风道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129546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02 22:2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旋风均温精控风道组件,涉及制冷设备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包括风道背板、风道面板、温度传感器、第一进风口、风机和风机底座;风道面板与冰箱内胆之间通过第一卡扣连接;风道面板的一端设置有多个第一旋风出口;风道面板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二旋风出口。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设置风道背板、旋风出口、风道面板、温度传感器、进风口、风机和风机底座;操作简单,容易装配;第一旋风出口、第二旋风出口的周侧面均匀分布设置有弧形斜切口,用于形成一个微通道,改变风向,风向斜吹使得仓室温度分布更加均匀;采集一个制冷仓室所有温度传感器的数据后,进行求和平均,该平均值作为该制冷仓室温度,对后续工况进行调节,更加精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旋风均温精控风道组件
本专利技术属于制冷设备
,特别是涉及一种旋风均温精控风道组件。
技术介绍
随着风冷冰箱技术的发展,风冷冰箱越来越普及,其中风道是风冷冰箱的关键组件。风道组件结构较为复杂,直接影响着制冷效率和能耗等关键性能指标。现阶段风冷冰箱风道对制冷仓室供风方式大都采用直吹方式,直吹方式会造成仓室温度分布不均匀,同时出风口直吹出处的物品会产生过冷现象。现阶段对制冷仓室温度的监测仅限于通过单个温度传感器进行监测反馈,难以准确反映整个制冷仓室温度分布,不利于制冷过程的调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旋风均温精控风道组件,通过设置了风道背板、旋风出口、风道面板、温度传感器、进风口、风机和风机底座,解决了现有的风道组件结构较为复杂、直吹方式造成仓室温度分布不均匀以及单个温度传感器监测反馈不准确的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专利技术为一种旋风均温精控风道组件,包括风道背板、风道面板、温度传感器、第一进风口、风机和风机底座;所述风道面板的两侧设置有多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旋风均温精控风道组件,包括风道背板(7)、风道面板(1)、温度传感器(6)、第一进风口(8)、风机(9)和风机底座(11);/n其特征在于:/n所述风道面板(1)的两侧设置有多个第一卡扣(4);所述风道面板(1)与冰箱内胆之间通过第一卡扣(4)连接;所述风道面板(1)的两侧中间位置均设置有第一螺钉柱(5);所述第一螺钉柱(5)上开设有螺纹孔(501);所述风道面板(1)的一端设置有多个第一旋风出口(2);所述风道面板(1)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二旋风出口(3);/n所述第一旋风出口(2)、第二旋风出口(3)的边缘处均设置有温度传感器(6);所述风道背板(7)的两侧中间位置开设有第一螺钉孔(7...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旋风均温精控风道组件,包括风道背板(7)、风道面板(1)、温度传感器(6)、第一进风口(8)、风机(9)和风机底座(11);
其特征在于:
所述风道面板(1)的两侧设置有多个第一卡扣(4);所述风道面板(1)与冰箱内胆之间通过第一卡扣(4)连接;所述风道面板(1)的两侧中间位置均设置有第一螺钉柱(5);所述第一螺钉柱(5)上开设有螺纹孔(501);所述风道面板(1)的一端设置有多个第一旋风出口(2);所述风道面板(1)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二旋风出口(3);
所述第一旋风出口(2)、第二旋风出口(3)的边缘处均设置有温度传感器(6);所述风道背板(7)的两侧中间位置开设有第一螺钉孔(701);所述第一螺钉孔(701)与第一螺钉柱(5)相匹配;
所述风道背板(7)上设置有第一进风口(8);所述第一进风口(8)为圆柱形,且凸出风道背板(7);所述风机底座(11)的下部设置有多个固定脚(12);所述固定脚(12)与风道面板(1)之间通过螺钉固定连接;所述风机(9)固定设置在风机底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单建标王瑶
申请(专利权)人:长虹美菱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