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造雪系统及造雪方法,造雪系统包括:造雪机,设置有进气口和进水口,所述进气口供造雪用空气进入所述造雪机,所述进水口供造雪用水进入所述造雪机;空气压缩机;空气换热系统,所述空气换热系统的进气口与所述空气压缩机的出气口相连通,所述空气换热系统用于对所述空气压缩机输出的压缩空气进行换热降温,所述空气换热系统的出气口与所述造雪机的进气口相连通。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造雪系统及造雪方法,能够在环境温度为零度以上的条件下,造出较高品质的雪。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造雪系统及造雪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造雪
,尤其涉及一种造雪系统及造雪方法。
技术介绍
造雪机为一种人工造雪设备,造雪机包括蒸发器,造雪时,蒸发器的温度在零度或零度以下,由造雪机的进水口进入的造雪用水被喷射形成水雾,并且水雾遇到处于低温状态下的蒸发器形成冰晶,环境中的冷空气由造雪机的进气口进入,并由造雪机的出气口喷出,同时冷空气将冰晶输送至外界环境中。然而,现有技术中,造雪机的造雪质量受环境气温影响较大,造雪机造雪时,环境气温必须达到零度以下,当环境温度较高时,会造成造雪品质较差的问题。如何在环境气温为零度以上的条件下,造出较高品质的雪,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要解决的重要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造雪系统及造雪方法,能够在环境温度为零度以上的条件下,造出较高品质的雪。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造雪系统,包括:造雪机,设置有进气口和进水口,所述进气口供造雪用空气进入所述造雪机,所述进水口供造雪用水进入所述造雪机;空气压缩机;空气换热系统,所述空气换热系统的进气口与所述空气压缩机的出气口相连通,所述空气换热系统用于对所述空气压缩机输出的压缩空气进行换热降温,所述空气换热系统的出气口与所述造雪机的进气口相连通。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造雪系统,所述空气换热系统包括能够对所述压缩空气进行多级降温的多级换热装置。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造雪系统,所述多级换热装置包括第一换热器、第二换热器、风扇及第一制冷机组,所述第一换热器的进气口与所述空气压缩机的出气口相连通,所述风扇的吹风方向对应于所述第一换热器,所述第一换热器的出气口与所述第二换热器的进气口相连通,所述第一制冷机组用于向所述第二换热器提供冷源,所述第二换热器的出气口与所述造雪机的进气口相连通。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造雪系统,所述空气压缩机包括用于设置压缩压力的气压设置模块;所述第一制冷机组包括用于设置制冷温度的温度设置模块。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造雪系统,还包括用于对造雪用水进行降温的换热降温装置,所述换热降温装置的进水口用于与水源相连通,所述换热降温装置的出水口与所述造雪机的进水口相连通。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造雪系统,所述换热降温装置包括第三换热器和第二制冷机组,所述第三换热器的出水口与所述造雪机的进水口相连通,所述第二制冷机组用于向所述第三换热器提供冷源。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造雪系统,还包括水泵,所述水泵的出水口与所述第三换热器的进水口相连通。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造雪系统,所述第二制冷机组包括用于设置制冷温度的温度设置模块。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造雪方法,采用如上任一项所述的造雪系统,包括步骤:所述空气压缩机对空气进行压缩,形成预设压力的压缩空气;所述空气换热系统对所述压缩空气进行换热降温,形成预设温度的低温高压空气;所述造雪机将所述低温高压空气吹向所述造雪机内形成的水雾,使所述水雾形成冰晶并由所述造雪机吹出。本专利技术的第三方面还提供一种造雪方法,采用如上所述的造雪系统,包括步骤:所述空气压缩机对空气进行压缩,形成预设压力的压缩空气;所述空气换热系统对所述压缩空气进行换热降温,形成预设温度的低温高压空气,所述水泵将造雪用水泵入所述换热降温装置进行换热降温,形成预设水压和预设水温的低温高压水;所述造雪机将所述低温高压水进行喷射,形成水雾;所述造雪机将所述低温高压空气吹向所述水雾,使所述水雾形成冰晶并由所述造雪机吹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造雪系统,包括造雪机、空气压缩机和空气换热系统。空气压缩机将环境中的空气吸入后,对空气进行压缩形成预设压力的高压空气,而后高压空气被输送至空气换热系统中,经过空气换热系统的换热降温后形成预设温度的低温高压空气。低温高压空气输入至造雪机的进气口,并由造雪机的出气口喷出。同时,造雪机喷射形成的水雾在上述低温高压空气的作用下迅速凝结成小冰晶,之后冰晶被低温高压空气喷出造雪机。由于低温高压空气具有低温、流速快的特点,即使外界环境温度较高,在低温高压空气流的作用下也能够迅速使水雾形成颗粒较小的冰晶,水雾在形成冰晶过程中,避免了凝聚形成较大水滴或较大冰晶的问题,进而吹出后形成的雪层细腻,摩擦力小。而且迅速形成的小冰晶,不会凝聚成水滴,进而形成的雪层湿度较低,即含液态水率较低。因此,通过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造雪系统,受外界环境温度影响较小,形成的雪层细腻、摩擦力较小、湿度较低,雪层具有较高的品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造雪方法,即使在外界环境温度较高的条件下,形成的雪层依然具有细腻、摩擦力较小、湿度较低的特点,雪层具有较高的品质。该有益效果的推导过程与上述造雪系统所带来的有益效果的推导过程大体类似,此处不再赘述。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造雪系统示意图;附图标记:1:空气压缩机;2:风扇;3:第二换热器;4:第一制冷机组;5:造雪机;6:水泵;7:第三换热器;8:第二制冷机组;9:第一换热器。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下面结合图1描述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造雪系统,本实施例提供的造雪系统,包括造雪机5、空气压缩机1和空气换热系统。其中,造雪机5设有进气口和进水口,进气口供造雪用空气进入造雪机5,进水口供造雪用水进入造雪机5。需要说明的是,造雪机5能够将进入其内部的造雪用水喷射形成水雾,水雾在造雪机5的蒸发器的降温作用下能够形成冰晶,冰晶由进入造雪机5内的空气喷出。本实施例中造雪机5的具体结构可以与现有技术中造雪机的结构相同或类似,此处不再具体说明。空气压缩机1吸入环境中的空气后,对空气进行压缩形成预设压力的高压空气。空气压缩机1的出气口与空气换热系统的进气口相连通,高压空气能够被输送至空气换热系统中,经过空气换热系统的换热降温后形成预设温度的低温高压空气。空气换热系统的出气口与造雪机5的进气口相连通,低温高压空气能够被输入至造雪机5的进气口,并由造雪机5的出气口喷出。同时,造雪机5喷射形成的水雾在上述低温高压空气和造雪机蒸发器的作用下迅速凝结成小冰晶,小冰晶被低温高压空气喷出造雪机5,形成雪层。由于低温高压空气具有低温、流速快的特点,即使外界环境温度较高,比如在零度以上,在低温高压空气流的作用下也能够迅速使水雾形成颗粒较小的冰晶,水雾形成冰晶过程较快,避免了凝聚形成较大水滴或较大冰晶的问题,进而吹出后形成的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造雪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n造雪机,设置有进气口和进水口,所述进气口供造雪用空气进入所述造雪机,所述进水口供造雪用水进入所述造雪机;/n空气压缩机;/n空气换热系统,所述空气换热系统的进气口与所述空气压缩机的出气口相连通,所述空气换热系统用于对所述空气压缩机输出的压缩空气进行换热降温,所述空气换热系统的出气口与所述造雪机的进气口相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造雪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造雪机,设置有进气口和进水口,所述进气口供造雪用空气进入所述造雪机,所述进水口供造雪用水进入所述造雪机;
空气压缩机;
空气换热系统,所述空气换热系统的进气口与所述空气压缩机的出气口相连通,所述空气换热系统用于对所述空气压缩机输出的压缩空气进行换热降温,所述空气换热系统的出气口与所述造雪机的进气口相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造雪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换热系统包括能够对所述压缩空气进行多级降温的多级换热装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造雪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多级换热装置包括第一换热器、第二换热器、风扇及第一制冷机组,所述第一换热器的进气口与所述空气压缩机的出气口相连通,所述风扇的吹风方向对应于所述第一换热器,所述第一换热器的出气口与所述第二换热器的进气口相连通,所述第一制冷机组用于向所述第二换热器提供冷源,所述第二换热器的出气口与所述造雪机的进气口相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造雪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压缩机包括用于设置压缩压力的气压设置模块;所述第一制冷机组包括用于设置制冷温度的温度设置模块。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造雪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对造雪用水进行降温的换热降温装置,所述换热降温装置的进水口用于与水源相连通,所述换热降温装置的出水口与所述造雪机的进水口相连通。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建军,李坤,孙天慧,王斌,王鹏,管佳佳,赵险峰,李瑞申,张蕊,王贺,
申请(专利权)人:华商国际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