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加湿装置以及加湿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129427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02 22:2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加湿装置以及加湿方法,涉及热镀锌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切换至普通钢生产时,大量水气注入到炉鼻子内部,导致严重影响钢表面质量的技术问题。加湿装置包括供气端,供气端用于提供干燥气体;加湿罐,加湿罐内装有用于加湿干燥气体的液体;以及,加湿气包;其中,供气端通过第一管路与加湿气包连通,供气端通过第二管路与加湿罐连通,第二管路深入液体,加湿罐通过第三管路与加湿气包连通。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加湿装置,在生产高强钢时,完全关闭第二管路,使得干燥气体进入加湿气包,带走加湿气包中的加湿气。当切换至生产普通钢时,完全关闭第一管路,打开第二管路,干燥气体经过加湿罐形成加湿气,以抑制锌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加湿装置以及加湿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热镀锌
,具体来说,是指一种加湿装置以及加湿方法。
技术介绍
在钢铁制造的镀锌产线中,存在多种带钢交叉生产。如:生产普通钢时需要开启加湿装置,用于抑制锌灰;生产高强钢时需要关闭加湿装置。但是,目前的加湿装置或者加湿系统,在生产高强钢时,关闭加湿装置或者加湿系统后,管道内的加湿气会冷凝在加湿气包中。切换生产普通钢时,需要重新打开加湿装置或者加湿系统,此时,从加湿装置或者加湿系统的加湿气与冷凝的加湿气混合,一定时间内大量的水气就会注入到炉鼻子内部,严重影响带钢表面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加湿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多种不同的钢切换生产时,造成的大量的水气注入到炉鼻子内部,而导致的严重影响钢表面质量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解决该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加湿装置,包括:供气端,所述供气端用于提供干燥气体;加湿罐,所述加湿罐内装有用于加湿所述干燥气体的液体;以及,加湿气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加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供气端(100),所述供气端(100)用于提供干燥气体;/n加湿罐(200),所述加湿罐(200)内装有用于加湿所述干燥气体的液体;以及,/n加湿气包(400);/n其中,所述供气端(100)通过第一管路(1110)与所述加湿气包(400)连通,所述供气端(100)通过第二管路(120)与所述加湿罐(200)连通,所述第二管路(120)深入所述液体,所述加湿罐(200)通过第三管路(130)与所述加湿气包(400)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加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供气端(100),所述供气端(100)用于提供干燥气体;
加湿罐(200),所述加湿罐(200)内装有用于加湿所述干燥气体的液体;以及,
加湿气包(400);
其中,所述供气端(100)通过第一管路(1110)与所述加湿气包(400)连通,所述供气端(100)通过第二管路(120)与所述加湿罐(200)连通,所述第二管路(120)深入所述液体,所述加湿罐(200)通过第三管路(130)与所述加湿气包(400)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气端(100)连接有三通阀(110),所述供气端(100)通过所述三通阀(110)分别与所述第一管路(1110)和所述第二管路(120)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加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管路(120)具有软管部(1210)与硬管部(1220),所述软管部(1210)与所述硬管部(1220)连通,所述加湿罐(200)内放置有漂浮物(230),所述硬管部(1220)与所述漂浮物(230)固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加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漂浮物(230)滑动连接有导杆(240),所述导杆(240)与所述加湿罐(200)固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湿罐(200)的侧壁连接有液位检测装置,所述液位检测装置与所述加湿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富明陈宏振陈景柏王浩臣王道金任伟超李冠雄孙康郑海燕胡硕谭谨峰曹长青
申请(专利权)人:首钢京唐钢铁联合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