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锁差速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128945 阅读:8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02 22:2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电磁铁通断电、利用磁力而锁止差速器的限滑系统。本系统包括电磁铁、止推轴承、差速器左壳、膜片弹簧、自锁环、自锁齿轮、行星齿轮、齿轮固定主轴、齿轮固定副轴、传动齿轮、差速器右壳。当需要差速器进行自锁时,电磁铁通电,吸附自锁环靠近差速器左壳,膜片弹簧被压缩,自锁环上的齿和壳上的槽啮合后,自锁齿轮就与差速器壳体形成为一整体,因此它们转动的速度相同,根据差速器两输出半轴转速与差速器中系杆(或转臂)之间的速度关系可知,此时左右半轴及差速器壳体成为一整体,因此它们的转速就变得一样。当不需要自锁时,电磁铁断电,自锁环由膜片弹簧复位到之前位置,解除自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自锁差速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限滑差速器(LSD),具体涉及一种基于电磁铁通断电、利用磁力而锁止差速器的系统,属于限滑差速器的

技术介绍
普通差速器存在差速不差扭的情况,汽车行驶过程中,当两侧车轮的附着系数相差较大时大部分甚至全部扭矩被传递至打滑车轮,将出现打滑一侧车轮急速空转而另一侧车轮不动的情况,此时汽车很难脱困。限滑差速器(LSD)在普通差速器的基础上合理分配扭矩,使车辆的通过性显著提高。根据结构特性的不同,LSD的型式包括扭力感应型、黏耦合型LSD、滚珠锁定LSD、螺旋齿轮式LSD、标准机械式LSD、伊顿限速差速器(EatonELocker)、电子控制式限滑差速器等。扭力感应式LSD采用螺旋齿轮组,利用左、右双组的摩擦力来限定滑差效应,如奥迪quattro上采用的托森式差速器,其优点在于实现了恒时、连续扭矩控制管理,持续工作,没有时间上的延迟,维护简单;其缺点在于结构相对复杂,重量大,造价也相对比较昂贵,摩擦力矩高,零件磨损大,对使用寿命不利。黏耦合型LSD由多个离合器片组合而成,透过硅油的喷入使左右轮胎产生回转差,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锁差速器系统,所述自锁系统包括:电磁铁、止推轴承、膜片弹簧、自锁环、自锁齿轮、行星齿轮、传动齿轮、差速器左壳、差速器右壳。/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锁差速器系统,所述自锁系统包括:电磁铁、止推轴承、膜片弹簧、自锁环、自锁齿轮、行星齿轮、传动齿轮、差速器左壳、差速器右壳。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锁系统,其特征在于,电磁铁与车架固定,不随差速器整体转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锁系统,其特征在于,该自锁系统的实现,无需改变差速器内部行星轮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锁系统,其特征在于,将差速器内部的一太阳轮改变为自锁齿轮,该自锁齿轮与自锁环相配合,右侧为传动齿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锁系统,其特征在于,电磁铁和差速器左壳之间增加了止推轴承,防止轴向窜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锁系统,其特征在于,膜片弹簧与差速器左壳固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青春姜富怀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林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