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夹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128836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02 22:23
本发明专利技术为一种角夹,其包括:底座、滑动座、双向凸轮及压台;底座的一端在其两侧设有两块竖直的夹板,两块夹板对称设置且呈一个固定的角度;滑动座可滑动地安装在底座上;双向凸轮通过一旋转轴枢接于滑动座内,双向凸轮可随着滑动座移动,且可围绕旋转轴相对滑动座旋转;压台安装于滑动座靠近夹板的一端,压台可随着滑动座移动;压台为分体式设计,其包括固定压台及活动压台,活动压台可相对固定压台向两侧沿左右方向移动。分体式压台可增加压台的适用度,降低因为两个边框的尺寸厚度不一样造成的不适应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角夹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角夹。
技术介绍
中国专利技术专利第CN111503094A号公开了一种双向凸轮式角夹,底座的一侧具有对称设置的两块固定夹板,底座还具有底座锁紧部;滑动座与底座滑动连接,靠近和/或远离固定夹板移动;压台与滑动座连接,可随着滑动座移动,且位于固定夹板和滑动座之间;滑动座上具有长圆孔,长圆孔的方向与滑动座滑动方向垂直;双向凸轮的旋转轴设置在长圆孔内,双向凸轮的回转面在底座上转动;双向凸轮的回转面上具有锁紧端和解锁端;锁紧端到双向凸轮的旋转中心的距离大于解锁端;锁紧件与双向凸轮的旋转轴可旋转连接;双向凸轮旋转,驱动锁紧件与底座的底座锁紧部分离或锁合。其优点在于通过双向凸轮的回转面的长度变化,实现角夹的锁紧和解锁。其不足在于,压台与固定夹板之间完全固定化,无可调节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专利技术提出了更实用的角夹。本专利技术解决现有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角夹,其包括:底座、设于所述底座上的滑动座、压台及锁紧结构;所述底座的一端设有两夹板,所述夹板呈一个固定的角度垂直设置于所述底座顶侧;所述滑动座可滑动地安装在所述底座上,并沿靠近和/或远离所述夹板的滑动方向移动;所述压台安装于所述滑动座靠近所述夹板的一端,所述压台可随着所述滑动座沿所述滑动方向移动;所述锁紧结构设置于所述滑动座以使所述滑动座相对所述底座锁定或者解锁;所述压台为分体式设计,其包括固定压台及活动压台,所述固定压台与所述滑动座固定连接,所述活动压台可相对所述固定压台沿垂直于所述滑动方向且垂直于所述底座的左右方向滑动,所述活动压台包括两个压面,所述两个压面分别配合所述两块夹板进行夹持。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两个压面在靠近所述夹板的一端相互连接,所述活动压台还包括连接两个压面另一端的一斜面,所述两压面及一斜面均为平整的矩形面,进而共同围设形成呈三角结构的活动压台。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锁紧结构包括双向凸轮及压紧结构,所述双向凸轮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滑动座,所述双向凸轮提供回转面,所述回转面具有锁紧端和解锁端,所述回转面的锁紧端相较双向凸轮的回转中心的距离大于所述回转面的解锁端相较双向凸轮的回转中心的距离,所述双向凸轮的锁紧端与底座接触时,所述压紧结构同时与所述底座啮合锁紧,所述双向凸轮的解锁端与底座接触时,所述压紧结构与所述底座分离解锁。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活动压台上设置第一卡持部,所述固定压台上设有第二卡持部,所述第一卡持部与所述第二卡持部相互卡合以将所述活动压台定位于所述固定压台。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活动压台包括平行于所述底座的上表面,所述上表面设有凹槽,所述固定压台的一上边缘朝向所述凹槽延伸有第一卡持部,所述第一卡持部固定在所述凹槽内。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凹槽内设有台阶部,所述第一卡持部沿左右方向的宽度小于所述凹槽及台阶部,所述第一卡持部沿前后方向及上下方向卡持在所述台阶部,而沿左右方向所述第一卡持部可在所述凹槽内滑动。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固定压台朝向所述滑动座延伸有滑动凸台,所述滑动座的两个相对外侧壁设置限位槽,所述滑动凸台收容并限位于所述限位槽,所述滑动凸台于所述限位槽内沿所述滑动方向滑动以调整所述固定压台在滑动方向上的位置。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角夹包括一旋转轴,所述锁紧结构与所述滑动座枢接于所述旋转轴,所述锁紧结构可围绕所述旋转轴做旋转运动。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滑动座在其两侧壁分别开设长圆孔以供所述旋转轴穿过,所述滑动座的限位槽覆盖所述长圆孔,所述滑动凸台部分遮蔽所述长圆孔内的旋转轴。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压台的下方设有定位结构,所述滑动座对应所述定位结构处设有定位槽。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固定压台的下方设有圆柱体,所述滑动座对应所述圆柱体处设有圆柱槽。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压紧结构包括位于所述底座下方的水平座及位于所述双向凸轮内的竖直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角夹设有分体式压台,可增加压台的适用度;压台的滑动凸台可遮蔽滑动座的长圆孔,进而覆盖其内的旋转轴,防止其向两侧脱落;滑动座与双向凸轮配对设有引导结构与被引导凸点,以带动凸轮下沉,进而带动锁紧件下压,允许锁紧件前后滑动;锁紧件的前后面均对应设有限位结构,以防止其倾斜。附图说明以上所述的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以及有益效果可以通过下面附图实现:图1是本专利技术角夹的立体图;图2是图1所示另一角度的立体图;图3是图1所示角夹的立体分解图;图4是图3所示另一角度的立体分解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实施例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如图1-2所示,本实施例中,双向凸轮式角夹1000包括:底座100、滑动座200、双向凸轮300、锁紧件400和压台500。本实施例中,滑动座200沿底座100的滑动方向为前后方向,活动压台510相对固定压台520的活动方向为左右方向。本实施例中,底座100、滑动座200、双向凸轮300及锁紧件400均为对称结构,对称轴重合在一条直线上,锁紧件400也称压紧结构,其与双向凸轮300共同构成锁紧结构,用以实现角夹1000的锁紧与解锁。继续参图3-4所示,底座100的前端在其两侧设有两块竖直的夹板110,夹板110可与底座一体成型也可单独成型再组装在一起。两块夹板110对称设置,两块夹板110的压面与底座100的上表面垂直。本实施例中的两块夹板110的压面两者呈90度,也就是说本实施例中的双向凸轮式角夹1000可用于90度的两个边框(未图示)的固定。两块夹板110的压面(未标号)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设置成其他的角度。底座100的中间位置具有沿滑动方向设置的中心槽120。在底座100上还具有设置于中心槽120的两相对侧且沿所述滑动方向设置的滑动导轨140。如图2所示,底座100的底面具有底座锁紧部130,本实施例中,底座锁紧部130为两条底座齿130,对称地设置在中心槽110的两侧。压台500位于底座100上,且可随着滑动座200在底座100上沿着滑动方向移动。本专利技术的重点在于:压台500为分体式设计,其包括固定压台520及活动压台510,活动压台510可相对固定压台520向两侧沿左右方向平移,进而调整压台500分别相对两块夹板110的间隙,从而增加压台500的适用度,降低因为左右两个边框的尺寸厚度不一样而造成的压紧力分布不适应问题。具体地,活动压台510包括两个压面511及一个斜面512,两个压面511在靠近所述夹板110的一端相互连接,一个斜面512连接两个压面511的另一端,两个压面511及一个斜面512为活动压台510的外侧面且为平整的矩形面,它们共同围设形成三角结构的活动压台510。两个压面511分别配合两块夹板110的压面以固定上述边框(未图示),而固定压台520则面对所述斜面512。活动压台510包括与压面511和斜面512垂直的上表面,上表面在与斜面512的交界处设有一侧开放的凹槽513,即为第二卡持部,固定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角夹,其包括:底座、设于所述底座上的滑动座、压台及锁紧结构;所述底座的一端设有两夹板,所述夹板呈一个固定的角度垂直设置于所述底座顶侧;所述滑动座可滑动地安装在所述底座上,并沿靠近和/或远离所述夹板的滑动方向移动;所述压台安装于所述滑动座靠近所述夹板的一端,所述压台可随着所述滑动座沿所述滑动方向移动;所述锁紧结构设置于所述滑动座以使所述滑动座相对所述底座锁定或者解锁;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台为分体式设计,其包括固定压台及活动压台,所述固定压台与所述滑动座固定连接,所述活动压台可相对所述固定压台沿垂直于所述滑动方向且垂直于所述底座的左右方向滑动,所述活动压台包括两个压面,所述两个压面分别配合所述两块夹板进行夹持。/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角夹,其包括:底座、设于所述底座上的滑动座、压台及锁紧结构;所述底座的一端设有两夹板,所述夹板呈一个固定的角度垂直设置于所述底座顶侧;所述滑动座可滑动地安装在所述底座上,并沿靠近和/或远离所述夹板的滑动方向移动;所述压台安装于所述滑动座靠近所述夹板的一端,所述压台可随着所述滑动座沿所述滑动方向移动;所述锁紧结构设置于所述滑动座以使所述滑动座相对所述底座锁定或者解锁;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台为分体式设计,其包括固定压台及活动压台,所述固定压台与所述滑动座固定连接,所述活动压台可相对所述固定压台沿垂直于所述滑动方向且垂直于所述底座的左右方向滑动,所述活动压台包括两个压面,所述两个压面分别配合所述两块夹板进行夹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角夹,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压面在靠近所述夹板的一端相互连接,所述活动压台还包括连接两个压面另一端的一斜面,所述两压面及一斜面均为平整的矩形面,进而共同围设形成呈三角结构的活动压台。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角夹,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结构包括双向凸轮及压紧结构,所述双向凸轮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滑动座,所述双向凸轮提供回转面,所述回转面具有锁紧端和解锁端,所述回转面的锁紧端相较双向凸轮的回转中心的距离大于所述回转面的解锁端相较双向凸轮的回转中心的距离,所述双向凸轮的锁紧端与底座接触时,所述压紧结构同时与所述底座啮合锁紧,所述双向凸轮的解锁端与底座接触时,所述压紧结构与所述底座分离解锁。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角夹,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压台上设置第一卡持部,所述固定压台上设有第二卡持部,所述第一卡持部与所述第二卡持部相互卡合以将所述活动压台定位于所述固定压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闵航刘少江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西美工具进出口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