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大流量矿用隔膜泵,包括保护罩机构、隔膜泵,隔膜泵安装在保护罩机构的保护罩内,隔膜泵包括进水管、马达体、缺水保护机构、消音机构和控制机构,在马达体内装配有与集成在马达体上的数个通气孔配合实现切换气流的先导阀和控制阀机构,先导阀包括具有凹槽的换向杆、数个密封圈和镂空的轴隔,轴隔间隔设置在两个密封圈之间,换向杆两端分别通过一个尼龙套固定在马达体上,控制阀机构包括与活塞连接的滑阀,在装配滑阀的装配孔内设置有镂空的尼龙隔垫和数组密封机构,每两组密封机构均通过一个隔离支架隔开。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整机可靠性好,在水位不足的情况下自动停泵,避免隔膜疲劳损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大流量矿用隔膜泵
本专利技术涉及气动隔膜泵,具体的说是一种大流量矿用隔膜泵。
技术介绍
传统气动隔膜泵,如专利号CN203730263U公开的一种气动隔膜泵,其中,先导阀、控制阀分别由大滑块、小滑块及其导杆组成,可靠性差,会造成停泵现象。传统气动隔膜泵还存在,泥浆中砂石颗粒过大时,会造成换向杆换向不到位而停泵。公开号为CN108825477A公开了种新型气动隔膜泵,其中消音器是直接暴露在空气中的,消音器消音效果差。公开号CN108825477A、专利号CN203730263U均没有缺水保护功能,存在液体抽干后,负载减小,隔膜高速动作,容易出现疲劳损坏的情况,空载运行对于大流量气动隔膜泵尤其要避免。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具有缺水保护功能的大流量矿用自动启动隔膜泵。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本专利技术是一种大流量矿用隔膜泵,包括保护罩机构、隔膜泵,隔膜泵安装在保护罩机构的保护罩内,隔膜泵包括进水管、马达体、缺水保护机构、消音机构和控制机构,在马达体内装配有与集成在马达体上的数个通气孔配合实现切换气流的先导阀和控制阀机构,先导阀包括具有凹槽的换向杆、数个密封圈和镂空的轴隔,轴隔间隔设置在两个密封圈之间,换向杆两端分别通过一个尼龙套固定在马达体上,控制阀机构包括与活塞连接的滑阀,在装配滑阀的装配孔内设置有镂空的尼龙隔垫和数组密封机构,每两组密封机构均通过一个隔离支架隔开。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于:在换向杆处于尼龙套外侧的两端上设置有塑料挡圈。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于:密封机构包括数个凸缘垫圈和数个密封圈,隔离支架设置在每两个凸缘垫圈之间,数个密封圈安装在尼龙隔垫和隔离支架上的凸圈的内外两侧。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于:集成在马达体上的数个通气孔包括横管、数个竖管、上横管、左出气孔和右出气孔,与上横管靠近的两个竖管通过换向杆中间的凹槽连通,通过滑阀移动切换气流到左出气孔或右出气孔。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消音机构包括依次连接的出气接头、三通和连接管道组件,出气接头与隔膜泵的出气口连接,在连接管道组件上设置有单向阀,连接管道组件端部连接有消音管,消音管末端插入到与出水管连接的出水接头内,在消音管与出水管之间设置有防漏液机构。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于:设置在隔膜泵的进气口处的控制机构包括气动截止阀、进风接头座、进气接头和换向阀,气动截止阀与隔膜泵的进气口连接,进气接头通过进风接头座与气动截止阀连接,进风接头座与换向阀通过控制进气管连接,气动截止阀与换向阀之间设置有上气管和下气管。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于:缺水保护机构包括竖杆、浮鼓支架和浮鼓,浮鼓可转动安装在浮鼓支架上,并与竖杆可转动连接,竖杆与控制机构的换向阀的换向控制杆连接。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于:防漏液机构包括设置在消音管外侧的压板和密封圈,密封圈通过压板压在出水管外侧。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于:保护罩机构包括保护罩、脚罩和管罩壳,在保护罩上设置有供进气接头和出水管穿出的孔,管罩壳设置在消音管外侧,脚罩对称罩在隔膜泵的进水口处,脚罩的底板与保护罩的底板固定,且脚罩上开设有数个直径不超过6mm的滤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采用具有凹槽的换向杆与镂空的轴隔、集成在马达体上通气孔配合,组成先导阀;通过滑阀、活塞、密封机构、隔离支架和集成在马达体上的通气孔配合,组成隔膜左右移动控制阀,本专利技术的先导阀和控制阀组成零件少,刚性高,减少停泵的次数,提高隔膜泵的可靠性。本专利技术能够自动过滤6mm以上的杂物,避免泵入颗粒较大的砂石进入隔膜泵内而影响换向杆换向,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由于换向杆换向不到位而停泵的几率。本专利技术具有缺水保护机制和控制机构,在控制机构与缺水保护机制配合作用下,在水位不足时自动停泵,有效避免隔膜动作过速而疲劳损坏。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整机可靠性好,在水位不足的情况下自动停泵,避免隔膜疲劳损坏。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整机半剖主视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左视图。图3是图2中B-B处局部剖视图。图4是轴隔结构示意图。图5是隔离支架结构示意图。图6是马达体剖视图。其中:1-保护罩,2-进水管、3-马达体,3-1-左出气孔、3-2-右出气孔、3-3-横管、3-4-后竖管、3-5-上横管、4-脚罩、5-球阀座、6-球阀、7-流体盖、8-隔膜、9-外压板、10-内橡胶板、11-内压板、12-连杆、13-尼龙衬套、14-出水管、15-上气管、16-下气管、17-堵头、18-竖杆、19-浮鼓、20-浮鼓支架、21-滑阀、22-隔离支架、23-活塞、24-单向阀、25-管罩壳、26-压板、27-消音管、28-出水接头、29-出气接头、30-气动截止阀、31-进风接头座、32-进气接头、33-换向阀、34-换向杆、35-轴隔、36-尼龙套。具体实施方式为了加深对本专利技术的理解,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述,本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定。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6所示,本专利技术是一种大流量矿用隔膜泵,包括保护罩机构、隔膜泵,隔膜泵安装在保护罩机构的保护罩1内,隔膜泵包括进水管2、马达体3、缺水保护机构、消音机构和控制机构,在马达体3内装配有与集成在马达体3上的数个通气孔配合实现切换气流的先导阀和控制阀机构,先导阀包括具有凹槽的换向杆34、数个密封圈和镂空的轴隔,轴隔34间隔设置在两个密封圈之间,换向杆34两端分别通过一个尼龙套36固定在马达体3上,在换向杆34处于尼龙套36外侧的两端上设置有塑料挡圈,塑料挡圈能够限定换向杆34移动距离,同时起到密封作用,控制阀机构包括滑阀,在装配滑阀的装配孔内设置有镂空的尼龙隔垫和数组密封机构,每两组密封机构均通过一个隔离支架22隔开,密封机构包括数个凸缘垫圈和数个密封圈,隔离支架22设置在每两个凸缘垫圈之间,数个密封圈安装在尼龙隔垫和隔离支架22上的凸圈的内外两侧,隔离支架22下端设置有数个供气体穿过的支撑柱。集成在马达体3上的数个通气孔包括横管3-3、数个竖管、上横管3-5、左出气孔3-1和右出气孔3-2,靠近上横管3-5的两个竖管分别为前竖管和后竖管3-4,具有凹槽的换向杆34被隔膜8和内压板11撞击,会左右移动,通过镂空的轴隔35和换向杆34中间的凹槽的配合,将上横管3-5与前竖管或后竖管3-4连通,上横管3-5与前竖管连通,高压气体进入活塞23前端,将活塞23后推。尼龙衬套13外侧中间部位设置有深2mm,宽62mm的凹槽,通过该凹槽可连通横管3-3的前后两端。隔膜泵还包括球阀座5、球阀6、流体盖7、隔膜8、外压板9、内橡胶板10、内压板11,尼龙衬套13两端分别安装密封圈后,涂少量润滑脂,并压入马达体3上对应的装配孔内,连杆12涂少量润滑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大流量矿用隔膜泵,包括保护罩机构、隔膜泵,所述隔膜泵安装在所述保护罩机构的保护罩(1)内,所述隔膜泵包括进水管(2)、马达体(3)、缺水保护机构、消音机构和控制机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马达体(3)内装配有与集成在所述马达体(3)上的数个通气孔配合实现切换气流的先导阀和控制阀机构,所述先导阀包括具有凹槽的换向杆(34)、数个密封圈和镂空的轴隔,所述轴隔(34)间隔设置在两个所述密封圈之间,所述换向杆(34)两端分别通过一个尼龙套固定在所述马达体(3)上,所述控制阀机构包括与活塞连接的滑阀(21),在装配所述滑阀(21)的装配孔内设置有镂空的尼龙隔垫和数组密封机构,每两组密封机构均通过一个隔离支架(22)隔开。/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流量矿用隔膜泵,包括保护罩机构、隔膜泵,所述隔膜泵安装在所述保护罩机构的保护罩(1)内,所述隔膜泵包括进水管(2)、马达体(3)、缺水保护机构、消音机构和控制机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马达体(3)内装配有与集成在所述马达体(3)上的数个通气孔配合实现切换气流的先导阀和控制阀机构,所述先导阀包括具有凹槽的换向杆(34)、数个密封圈和镂空的轴隔,所述轴隔(34)间隔设置在两个所述密封圈之间,所述换向杆(34)两端分别通过一个尼龙套固定在所述马达体(3)上,所述控制阀机构包括与活塞连接的滑阀(21),在装配所述滑阀(21)的装配孔内设置有镂空的尼龙隔垫和数组密封机构,每两组密封机构均通过一个隔离支架(22)隔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大流量矿用隔膜泵,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换向杆(34)处于所述尼龙套(36)外侧的两端上设置有塑料挡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大流量矿用隔膜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机构包括数个凸缘垫圈和数个密封圈,所述隔离支架(22)设置在每两个所述凸缘垫圈之间,数个所述密封圈安装在所述尼龙隔垫和所述隔离支架(22)上的凸圈的内外两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大流量矿用隔膜泵,其特征在于:集成在所述马达体(3)上的数个通气孔包括所述横管(3-3)、数个竖管、上横管(3-5)、左出气孔(3-1)和右出气孔(3-2),与所述上横管(3-5)靠近的两个所述竖管通过所述换向杆(34)中间的凹槽连通,通过所述滑阀(21)移动切换气流到所述左出气孔(3-1)或右出气孔(3-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大流量矿用隔膜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消音机构包括依次连接的所述出气接头(29)、三通和连接管道组件,所述出气接头(29)与所述隔膜泵的出气口连接,在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正元,刘翔,安思亮,杨宇航,李洋,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