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下穿地下结构抗拔桩的隧道结构的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9128518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02 22:2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下穿地下结构抗拔桩的隧道结构的施工方法。它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标准段隧道开挖;步骤二:抗拔桩附近区段隧道开挖;凿出抗拔桩的抗拔桩主筋;在抗拔桩桩体左右两侧架设型钢钢拱架;静力破除抗拔桩混凝土,在抗拔桩桩体范围内密布型钢钢拱架并与抗拔桩的抗拔桩主筋焊接;喷射混凝土,封闭初期支护;步骤三:待初期支护达到设计强度且变形稳定后,浇筑二次衬砌,完成下穿地下结构抗拔桩的隧道结构的施工。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可顺利下穿既有地铁车站,并确保不影响既有地铁车站的抗浮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下穿地下结构抗拔桩的隧道结构的施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隧道工程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是一种下穿地下结构抗拔桩的隧道结构的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各大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建设的迅猛发展,线网规划在不断的更新,导致部分车站在前期建设过程中,未预留后期线路的工程建设条件,其直接制约新建工程的建设方案。为解决车站竖向抗浮问题,车站多采用桩基础作为结构措施,当桩基础的受力状态发生变化时,可能影响车站的抗浮。轨道交通的线路建设控制因素受周边环境影响,可选择的线路方案不多,因此新建的隧道工程在线路选择时,隧道建设范围内将会遇到围护桩、抗拔桩的情况,因此隧道的建设方案需要重点考虑在确保既有车站的结构安全前提下,隧道如何安全建设。为破除隧道建设范围内的围护桩、抗拔桩,新建隧道通常采用矿山法进行开挖,开挖之前需要根据地层情况适时进行加固,当地层条件较好时,可直接进行开挖。既有车站的抗拔桩因新建隧道工程的建设,其结构受力体系发生重大变化,因此直接影响到既有车站的抗浮。为解决既有车站的结构抗浮问题,可采取在地面增设抗拔桩、抗拔锚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下穿地下结构抗拔桩的隧道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n步骤一:标准段隧道开挖;/n标准段隧道开挖,具体包括如下步骤,/nS11:施作超前支护;/nS12:开挖上半断面;/nS13:第一次喷射混凝土;/nS14:施作上半断面的型钢钢拱架(5);/nS15:开挖下半断面;/nS16:施作下半断面的型钢钢拱架(5);/nS17:封闭上半断面的型钢钢拱架(5)和下半断面的型钢钢拱架(5)成环,形成初期支护(4-1);/nS18:在初期支护(4-1)背后注浆;/n步骤二:抗拔桩附近区段隧道开挖;/n抗拔桩附近区段隧道开挖,具体包括如下步骤,/nS21:凿出抗拔桩(3)的抗拔桩主筋...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下穿地下结构抗拔桩的隧道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标准段隧道开挖;
标准段隧道开挖,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S11:施作超前支护;
S12:开挖上半断面;
S13:第一次喷射混凝土;
S14:施作上半断面的型钢钢拱架(5);
S15:开挖下半断面;
S16:施作下半断面的型钢钢拱架(5);
S17:封闭上半断面的型钢钢拱架(5)和下半断面的型钢钢拱架(5)成环,形成初期支护(4-1);
S18:在初期支护(4-1)背后注浆;
步骤二:抗拔桩附近区段隧道开挖;
抗拔桩附近区段隧道开挖,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S21:凿出抗拔桩(3)的抗拔桩主筋(6);
S22:按现场抗拔桩桩体实际位置,依次开挖上半断面、下半断面,在临近抗拔桩两侧布置初期支护(4-1)的型钢钢拱架(5);
S23:静力破除抗拔桩(3)的桩体混凝土,在抗拔桩(3)桩体范围内密布型钢钢拱架(5)并与抗拔桩(3)的抗拔桩主筋(6)焊接;
S24:喷射混凝土,封闭初期支护(4-1);
步骤三:待初期支护(4-1)达到设计强度且变形稳定后,浇筑二次衬砌(4-2),完成下穿地下结构抗拔桩的隧道结构(4)的施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穿地下结构抗拔桩的隧道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下穿地下结构抗拔桩的隧道结构(4)下穿既有地铁站(1)、且穿过抗拔桩(3);抗拔桩(3)通过下穿地下结构抗拔桩的隧道结构(4)分隔截断;
围护桩(2)设置在既有地铁站(1)外周;抗拔桩(3)设置在既有地铁站(1)内;
下穿地下结构抗拔桩的隧道结构(4)包括初期支护(4-1)、二次衬砌(4-2)和钢筋搭接结构(7);
钢筋搭接结构(7)设置在截断后的抗拔桩(3)与初期支护(4-1)的连接处;
混凝土结构设置在钢筋搭接结构(7)处;
二次衬砌(4-2)设置在初期支护(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敏石湛张峥龙敏魏莱陈涛冯东阳夏磊唐建一
申请(专利权)人: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