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新型尾水管的双向贯流式水轮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128114 阅读:8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02 22: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新型尾水管的双向贯流式水轮机,包括依次固接的进水流道、导叶段、转轮室和尾水管;导叶段内设置轮毂体,轮毂体本体依次设置有支墩、N个导叶和N个转轮叶片,轮毂体一端位于进水流道内,另一端位于转轮室内,支墩安装在进水流道内侧,导叶安装于导叶段内侧,转轮叶片安装于转轮室内侧;位于转轮室的轮毂体一端设置有空心圆台,空心圆台位于尾水管内,且沿其轴向的本体外侧均匀设置有至少4个支撑导板,支撑导板另一端安装在尾水管内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一种具有新型尾水管的双向贯流式水轮机,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正向工况下尾水管产生压力脉动引起机组振动、反向工况下叶轮叶片受损严重与进水无环量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新型尾水管的双向贯流式水轮机
本技术属于流体机械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具有新型尾水管的双向贯流式水轮机。
技术介绍
贯流式水轮机多应用于低水头、大流量的场景,其具有水流方向基本不变、过流能力强、比转速高、土建工作量小、便于做双向或可逆运行等诸多优点,在国内外得到了广泛应用,尤其是在平原地区中小型电站以及潮汐式电站中。对于双向贯流式水轮机而言,正向工况下水轮机尾水管出口动能约占水轮机利用水头的40%,同时尾水管中的偏心涡带是引起机组振动与产生噪声的重要原因,因此抑制偏心涡带形成,改善尾水管压力脉动是十分必要的;同时在反向工况下,来自海洋方向的水流直接冲击叶轮,并且因潮汐周期性波动,叶轮背面也会受到周期性冲击,从而大大降低使用寿命,而且反向工况进水无环量也使得水轮机反向工况效率低,因此,减少反向工况下水轮机叶轮受损、提高机组效率势在必行。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新型尾水管的双向贯流式水轮机,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正向工况下尾水管产生压力脉动引起机组振动、反向工况下叶轮叶片受损严重与进水无环量的问题。...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新型尾水管的双向贯流式水轮机,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固接的进水流道(1)、导叶段(11)、转轮室(5)和尾水管;/n所述导叶段(11)内设置轮毂体(10),所述轮毂体(10)本体依次设置有支墩(2)、N个导叶(3)和N个转轮叶片(4),所述轮毂体(10)一端位于进水流道(1)内,另一端位于转轮室(5)内,所述支墩(2)安装在进水流道(1)内侧,所述导叶(3)安装于导叶段(11)内侧,所述转轮叶片(4)安装于转轮室(5)内侧;/n位于转轮室(5)的所述轮毂体(10)一端设置有空心圆台(9),所述空心圆台(9)位于尾水管内,且沿其轴向的本体外侧均匀设置有至少4个支撑导板(8),所述支撑导...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新型尾水管的双向贯流式水轮机,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固接的进水流道(1)、导叶段(11)、转轮室(5)和尾水管;
所述导叶段(11)内设置轮毂体(10),所述轮毂体(10)本体依次设置有支墩(2)、N个导叶(3)和N个转轮叶片(4),所述轮毂体(10)一端位于进水流道(1)内,另一端位于转轮室(5)内,所述支墩(2)安装在进水流道(1)内侧,所述导叶(3)安装于导叶段(11)内侧,所述转轮叶片(4)安装于转轮室(5)内侧;
位于转轮室(5)的所述轮毂体(10)一端设置有空心圆台(9),所述空心圆台(9)位于尾水管内,且沿其轴向的本体外侧均匀设置有至少4个支撑导板(8),所述支撑导板(8)另一端安装在尾水管内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新型尾水管的双向贯流式水轮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流道(1)的轴向截面为梯形,且靠近轮毂体(10)一端的内径小于另一端内径。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新型尾水管的双向贯流式水轮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支墩(2)为椭圆形柱体。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新型尾水管的双向贯流式水轮机,其特征在于,所述4个支撑导板(8)呈十字形。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新型尾水管的双向贯流式水轮机,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樊丞冯建军朱国俊吴广宽罗兴锜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理工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